|
|
|
|
聯合報民調/珍免入監 近半接受 |
|
2011/02/23 09:53 |
前總統夫人吳淑珍被拒絕收監,本報民意調查發現,僅二成五民眾無法接受這項結果;五成相信台中監獄拒絕吳入監服刑是基於健康評估的專業考量,僅二成一質疑其中有政治考量。
吳淑珍因涉貪汙弊案前天發監,經台中監獄進行入監評估後,認為吳淑珍無自理生活能力拒絕收監。對於培德醫院的醫療評估結果,調查發現,四成八民眾對此表示能夠接受,僅二成五的人不能接受,二成六無意見。
分析顯示,雖有四成七藍營支持者難以接受吳淑珍不須入監服刑,但也有四成二藍軍民眾能接受;至於綠營支持者,近八成樂見此發展,無政黨傾向的中立民眾也以能接受者居多。
對於吳淑珍無法入監服刑的決策過程,五成民眾相信純粹是基於健康評估,但也有二成一的人質疑其中有政治因素考量,二成八無意見。
無論是泛藍或泛綠支持者,雖然多數都相信吳淑珍未能入監服刑是基於健康因素,不過,質疑決策過程有政治力介入的藍營支持者高於綠營支持者,比率各為三成七和一成一。
至於吳淑珍因身體健康因素無法入監服刑是否享有司法特權?民眾對此看法分歧,認為吳不能入監服刑屬司法特權者占三成四,三成七反對這樣的看法。
此外,對於政府在處理吳淑珍發監執行過程的表現,民眾評價不一,滿意和不滿意比率各占三成四和三成三,三成一無意見。
分析顯示,藍營支持者有五成六認為吳無法入監服刑享有特權,綠營支持者則有五成五不認同這樣的看法;至於政府處理吳淑珍發監執行過程表現,則以藍營支持者的負面評價居多,四成六不滿意,四成二滿意。
這次調查於二月十九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九百七十九位成年人,另二百九十三人拒訪;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三點一個百分點以內。調查是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 (聯合報2011.02.20)
|
|
|
|
|
|
|
吳淑珍若逛百貨、站台,曾勇夫:歡迎檢舉 |
|
2011/02/23 09:03 |
台中監獄拒收前總統夫人吳淑珍,引發外界爭議,法務部長曾勇夫今(21)日強調,此一個案培德完全依法執行,法務部從頭到尾尊重司法,不介入、不指導、不干涉;曾勇夫說,日後若有民眾發現吳淑珍到百貨公司逛街、為人站台,歡迎向檢方檢舉。
台中監獄培德醫院上週五評估後吳淑珍不適合入監服刑,台中監獄據此拒絕收監,高雄地檢署將她責付家屬並限制住居、禁止出境;部分人士批評為「照劇本演出」、「虛晃一招」,當天法務部除發出聲明稿澄清外,隔了一個週末,曾勇夫特地召開記者會重申立場。
曾勇夫表示,吳淑珍雖遭拒收,並非代表刑罰消滅,只是暫時無法執行,這段期間不能算入刑期,且日後若身體情況改善,甚至有到百貨公司逛街、為人站台等情形,歡迎民眾通知高雄地檢署執行科,檢方將依法處理。
至於有媒體報導,珍遭培德醫院拒收,是因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與法務部「喬人事」,將曾經表示「收吳淑珍完全沒問題」的前台中監獄典獄長方子傑換成鄭榮豪,就是為了替吳淑珍「護航」;曾勇夫解釋,這項人事異動早在去年12月發布,調動都是正常程序,且方子傑也澄清沒講過那句話。
曾勇夫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團隊從培德醫院成立後,就與台中監獄簽約進駐培德醫院,雙方合作至今已6年多,此次經醫療團隊派出的14名醫師也本於專業,一致認為吳淑珍無法自理生活,評估未受他人影響。
此外,外界認為培德醫院醫療團隊醫護人員充沛,豈會無能力執行吳淑珍徒刑?曾勇夫表示,監獄執行徒刑有別於醫療機構醫療行為,在監獄執行徒刑有懲罰與教化功能,無法由龐大醫護人員為醫療作為。監獄行刑法第11條立法理由明白表示:衰老、殘廢不能自理生活者,在監內難達到行刑教化之目的。
法務部統計,依監獄行刑法第11條定,經矯正署調查94年至98年間其拒絕收監類型及人數如下:「心神喪失或現罹疾病因執行而有喪生之虞」408 人、「懷胎五月以上或分娩未滿二月者」104人、「罹急性傳染病」17人及「衰老、身心障礙,不能自理生活者」231人等四種類型,總人數共有760人;至99年間,因「衰老、身心障礙,不能自理生活者」而拒收監者亦有49人。
類似吳淑珍半身癱瘓、具姿態性低血壓、易引發急重症併發症及不能自理生活而而拒絕收監者,94至98年間共有280人。不過,法務部強調,拒絕收監只是暫時之處置,若其病況好轉符合收監條件,則會再發監執行,經統計94年至98年間,於病情穩定後再發監執行者計有29人。(今日新聞網 2011/02/21)
|
|
|
|
|
|
|
駁南方朔 府指總統不干預司法 |
|
2011/02/23 01:51 |
政論家南方朔引用壹週刊報導指稱,去年十一月十五日府院黨五人小組確定「扁嫂不用關」,總統府澄清指出,當天根本沒有開五人小組會議,哪來討論扁案?
南方朔投書平面報紙投書,引用今年二月七日出版壹週刊報導「去年十一月十五日府院黨五人小組開會,確定了扁嫂不用關」,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陳永豐予以駁斥,強調絕無此事。【2011/02/22 聯合報】
|
|
|
|
|
|
|
馬總統有沒有介入吳淑珍拒收案? |
|
2011/02/23 01:49 |
古人常說,如果對重大問題欠缺了宏觀周詳的思考,而只是泄泄沓沓矇混過日子,就難免出現捉襟見肘,窘態畢露的結果。連日來,馬總統到底有沒有介入扁嫂吳淑珍的免入監案,鬧翻了半個天,藍營人士有四七%表示不能接受,並揚言「二○一二票投不下去」,馬總統則表示他沒有介入這種個案。他到底是在說真話或說謊,已成了大家共同的疑問。
馬總統到底有沒有介入吳淑珍的免入監案,今年二月七日的台灣《壹週刊》第五○二期即做了獨家報導,稱「府院高層定調,馬英九指示吳淑珍免入監」。該報導稱,去年十一月十五日府院黨五人小組開會,確定了「扁嫂不用關」,但要法務部做好「技術處理」。該報導並稱,法務部後來的動作,「不過是在舖排一齣已寫好劇本的戲碼」而已。府院黨的這項決定,後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知悉,她在十二月七日黨內「中國小組」會議時也向與會學者透露:「馬英九說吳淑珍不會關。」
對《壹週刊》的這項報導,我曾做了查證,發現該刊所說大體屬實,它並沒有杜撰新聞。意思就是說,馬總統宣稱他沒有介入扁嫂這起個案,乃是在說謊。而且是很嚴重的大謊。由於台中監獄的培德醫院拒收吳淑珍,造成藍營群眾大反彈,揚言「二○一二不投票」,國民黨十八日晚間得悉後已嚇壞了,漏夜急忙召開緊急應變會議,遂有了十九日馬總統參加退休將領春節餐會的說謊撇清。由此已可看出吳淑珍案已對國民黨發揮了多大的殺傷力。而這種殺傷力對馬總統而言,實在可說是咎由自取。
任何國家,當過領導人這種層級的重要人物涉及的任內犯罪,後任者為免被人認為是在搞清算,他當然不能對案子本身下任何指導棋,但不下指導棋卻不意謂著對這種案件完全無所作為。做過國家領導人這種等級的人物,他們的起訴審判和入獄,每項決定都動見觀瞻,而且會使他那邊的群眾出現各種不可測的反應,因此對這種案子均宜特別組成司法委員會來處理,其成員由該社會裡具有真正公信力的法政人士擔任,並由特別法庭來審理。只有透過這種特別及具有公信力的安排,一個社會才可避免因為這種人審判及判決執行而讓社會更加分裂與對立。這是種特別的制度性安排,只有透過這種制度的安排,始可免於社會撕裂的擴大。
但在台灣,我們的領導人卻用一句似是而非的「不干預司法」就撇開了他對司法制度改革的責任。整個陳水扁案,我們從不特別的特偵組檢察官,到一點也不特別的普通等級的法官,他們怎麼有足夠的智慧與公信力來受理如此影響重大且深遠的案件。從扁案偵辦、起訴、審判到判決執行,我們司法體系裡這些一點也不特別的司法人員,他們必須面對各種立場群眾的批評與威脅,任何處理不是這邊不高興,就是那邊罵成一片。整個台灣社會的藍綠對立,其實已因扁案而更加惡化,甚至整個司法體系的尊嚴與信心也都因此而被嚴重損傷。應該由司法特別制度來處理的扁案由普通一般法庭來處理,等於是他們已承擔了他們根本承受不起的重量。為了扁案,我們事實上已折損了好多位假以時日應該大有前途的檢察官和法官。
而當政者以「不干預司法個案」這似是而非的空話,拋棄了自己對制度改革責任,它所造成的幾是藍綠基本教義派的日益蔓延茁壯,最後是這種力量反打回他自己的身上。他那種嘴巴上說「不干預司法個案」,其實卻暗中操作一切的手段在曝光後,整個藍營群眾有四七%的人大反彈。雖說這些人只是一時憤怒,選舉時還是會回籠,但四七%反彈,只要有五%不回籠,二○一二就已相當危險。
國民黨十八日晚間即召開緊急應變會議,以及接下來又說謊撇清,但真的撇得清嗎?由這場風波對當政者的警告是:對任何事都要有全套理想與改革做法,泄沓講空話混日子的美好時光真的已過去了!【中國時報 / 2011-02-22 / 南方朔】
|
|
|
|
|
|
|
樹立典範 難道不應該給馬掌聲? |
|
2011/02/23 01:46 |
扁嫂吳淑珍被培德醫療團隊宣布不適合入監服刑這件事,我相信,馬總統事前多少評估過,此事一旦發生,必然對他的領導威信產生衝擊。然而,對一向「很政治潔癖的」他,又能怎樣呢?
扁嫂暫不入監,扁家陳致中似乎認為理所當然(深綠陣營應該亦如是),深藍方面則砲聲隆隆,喊票投不下去。深藍深綠態度迥異,卻似乎都忽略了司法專業判斷該有的空間。
若依政治精算的角度看,吳淑珍暫不入監,最大苦主竟是馬英九,實在很不划算。馬若心機夠重,至少在言詞上是可以滿足深藍。不過,以一位真正有高度的總統而言,馬總統事後流露的,即便不被藍營選民認同,亦堅持不干預司法個案的政治宣示,難道不值得一個法治社會,給予鼓勵,給予掌聲嗎?
正因為,馬總統一定了解,吳淑珍不入監服刑,藍營選民的怨氣,多少會出到他身上,所以我才覺得,馬總統在這件個案上顯現的道德勇氣,適足以展現他的領導風格。要知道,討好自己支持者,是容易的事;堅持原則,把國家領導者拉高到大是大非的位階上,就真是說容易、做很難了。
藍營支持者該回想一下,當年還在威權轉型之際,國民黨祕書長許水德那句名言:「法院是國民黨開的」,還能還該在今時今日發生嗎?難道藍營人士真樂見馬總統也跟昔日陳水扁一樣,於公開場合竟預告了日後要關哪個大尾的囂張模樣嗎?
我不敢奢望綠營人士都能對司法就事論事的判斷給予肯定,但至少該想想,馬英九比起陳水扁,同樣是學法,同樣是台大法律系畢業高材生,但出手卻無論如何立見高下,綠營即便嘴上不說,心底難道不該對馬英九的堅持,暗暗叫好嗎?
民主法治,場面話人人支持。可是民主法治最易淪為口號的考驗,就在政黨政治一旦不上軌道的話,就必定變成「你講你的民主法治」,「我講我的法治民主」,政黨政治不僅等同幫派政治,甚且亦迫使國家體制,如司法等,永遠活在政治陰影下,難以走出中立的可能。
馬總統執政迄今,在治理上,容或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可議,不過,在堅持基本原則的定位上,他的政治潔癖,卻極有機會為台灣的政黨政治樹立典範,確立國家體制長治久安的基礎。但關鍵仍在,民眾願不願意肯定他,而且是超黨派的肯定他?
我很希望馬總統在大是大非原則上,永不退卻。面對自己人的噓聲,或許會有無奈感;面對非自己選民的不願買帳,或許會感寂寞,但堅持大方向,不都是政治家該做的事?民眾不妨放寬心,看待扁嫂的暫不入監,綠營包括陳致中在內,要記住這回尊重專業的事實,不要下次答案不一樣時,又恢復了對司法專業的誣衊。
【聯合報╱蔡詩萍/資深媒體人(台北市)2011.02.2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