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8/06 15:23:34瀏覽1840|回應0|推薦1 | |
一、前言 在史記中的論述,將吳起和孫子放在一起,雖然皆為軍事家,但兩者之間似乎有所不同,孫子名傳於世,然而吳起卻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且世人對吳起的評價普遍不太好,難道僅僅是因為吳起殺妻求將?從史記的原文中可看見吳起也有正面的性格,如:愛護下屬、懂得自省等等。為何這樣一個人留給後世的卻是一個不太好聽的名聲?除了普遍的負面評價,吳起是否也有其他的正面評價,或可推翻負面的觀點? 二、正文 (一)吳起的負面形象 在《史記》中,吳起的負面形象有三:1.「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黨笑之,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餘人。」2. 「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3. 「起乃之魯,學兵法以事魯君。魯君疑之,起殺妻以求將。」然在《資治通鑑》中,司馬光並未採用司馬遷「殺鄉里謗己者三十餘人」這個說法,或可推測這個說法不可信,故不加以討論。 吳起母死不歸,乃是因為他離家之前,曾跟母親發誓「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在那個時代背景,重視的是一個人的名與信,母死不歸出於吳起對母親的「信」,為了信守他對母親的誓言;對吳起而言,所謂的名不是孝名,而是國士之名,男兒志在四方,吳起清楚明白自己有能力為國家貢獻,比起成名於一鄉的孝名,聞名於諸侯的國士之名自然更有吸引力。吳起當時從學於曾子,曾子以為不孝,逐出師門,但若單以這點說吳起不孝,似乎有失公允。在《孝經‧開宗明義》中有「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事,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之語,由此看來,吳起選擇用立身揚名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孝。 吳起殺妻求將向來是為人所詬病的一件事情,不論以當時對於家庭和睦關係的看法,或者今日的人道主義,這確實都是吳起人生中的汙點。我認為之所以當時以及後世的人們對殺妻求將這件事頗有微詞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於當時吳起雖被曾子逐出師門,但依舊仍在魯國學兵法、求官,而魯國恰恰是儒學的發源地,故而即便魯國國君起用吳起,在國事上也得到相當的利益,卻也不敢繼續任用吳起。可若是殺妻求將這件事不是在魯國發生呢?後人對吳起是否又會有不一樣的評價?在歷史上,因為國事大局殺妻的人不只吳起一人,唐朝安史亂時,張巡堅守雎陽,糧食短缺,後無援軍,他殺了愛妾讓士兵分食,最後城破,城內所有將士戰死,張巡成為人們口中的英雄,殺妾分食之事從未為人詬病;近代蔣介石身邊的將軍張靈甫也殺了其妻子,後來在國共內戰中屢立戰功,成為一代名將,殺妻之事卻鮮少為人提及。由這兩個例子來看,人們慣於將功抵過,且功勞無限放大,掩蓋住一個人原本應是十惡不赦的過錯,可吳起殺妻求將偏偏發生在儒學興盛的魯國,再加以之前母死不歸的不孝之名,吳起在為人方面的名聲自此一落千丈。 在《史記》中,對於吳起有這麼一個評價:「起之為人,猜忍人也。」說明了吳起堅忍、殘忍的性格,為了國家大局以及自己追求的名聲,母死不歸,此為堅忍;而殺妻求將,這則是吳起性格中的殘忍少恩。然而吳起除了被後世詬病的作為之外,他對當時世局又有什麼貢獻,以至於後人談起他時譽毀參半? (二)吳起對於當時世局的貢獻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在那個時代,這一番話或可解釋成:法家殘忍少恩,卻有益於政策推行;而儒家重仁推義,卻過於理想,無力改變世局。是故國主以儒為表,以法為裡,這樣的例子不光是在戰國,縱橫整個中國歷史也不在少有。 吳起曾學於曾子,後來從學兵家,他的作為雖然看似以法家為依據,其中卻也巧妙地融合了儒家的思想。在魏國任官的時候,巡遊西河,面對山河之險,魏武侯大為讚嘆,吳起卻諫言曰:「河山之險,信不足保也。」認為治國在德不再險,並以夏桀、商紂舉例輔證,說明執政者必須以德治國,才能保國安民。 他又呼籲國君以及將帥「內修文德」,認為文武兼備、剛柔並濟,才能有效管理一支軍隊,才能安民,而這個「文德」的最根本意涵就是儒家的「仁」。以治軍為例,在吳起的戰爭觀內,他認為「不和於軍,不可以出陳;不和於陳,不可以出戰;不和於戰,不可以決勝」,如果軍隊內不和睦,那就不能出兵列陣;兩陣之間有分歧,那就不能開戰;在戰爭中若有不同的看法,那麼就不能冒昧與敵方決一勝負。是故若要在戰爭中取得勝利,那就必須先使軍隊的每個將士和睦相處,因此將軍需要具備文德,以仁德服人,需要以自身的德行來獲取人心。吳起的內修文德並非空口白話,他也從自身做起。在《史記》中記載了:「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吳起便是透過這些作為,親力親為,敬重士卒,在無形中贏得了人心,讓士卒樂死。 但只是在行軍中,與士卒共甘苦是不夠的,吳起在魏國擔任西河守的時候,「與諸侯大戰七十六次,獲全勝六十四次,其餘打成平手。」打了勝仗,必然會有軍功,因此吳啟指出治軍還得「嚴明刑賞」。他向魏武侯提出「舉有功而進饗之,無功而勵之」,賞賜功臣家屬、每年慰問陣亡將士家屬,在如此賞法分明的制度下,給予將士的不僅僅是物質獎勵,更是精神榮譽,進而加強他們繼續為國家奮戰的動力,同時也進一步鞏固軍心。 吳起兵法乍看之下只是兵家一言,但同時也能看見儒家的影子。「天下戰國,五勝者禍,四勝者弊,三勝者霸,二勝者王,一勝者帝。是以數勝得天下者稀,以亡者眾。」吳起清楚地認識到不論贏輸,戰爭所帶給人民的利益總是弊多於利,所以極力反對擴大戰爭。由此可知,吳起雖然作為一個兵家,但早年從學於曾子的經歷也影響了他後來在官場上的思想做為。 吳起在楚國的變法使得楚國的國力上升,使得楚國「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強」。吳起變法有幾個重點:1.「廢除貴族特權,選賢任能。」2.「明法申令,裁汰冗員。」3.「禁游客之民,精耕戰之士。」他認為要使國力上升,必須軍政相輔,從最底層的百姓開始灌輸教育儒家的仁,以及為國而戰的思想,但變法勢必會危害到既得利益者的權利,吳起卻不因此暫停變法的推行,使得自己落得「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吳起走之王屍而伏之,擊起之徒因射殺吳起,並中悼王」的下場。但吳起變法的成功,不單單只能從楚國國力上升一點見得,在《韓非子‧和氏》中也可以看到相關的記載:「楚不用吳起而削亂,秦行商君而富強。」這些例子都再三印證了吳起並非只有一般觀念中殘忍少恩的負面形象。 (三)後世對吳起的看法 在《史記》的記載中,吳起有一段和田文論功的問答,他認為自己比田文更具有優勢的地方在於「使士卒樂死」、「治百官,親萬民,實府庫」、「守西河」三方面,自己的功勞這麼大,為何自己還不比田文?田文僅僅用簡單的一段話,讓吳起明白自己的缺失。文曰:「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之於子乎?屬之於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屬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吳起乃自知弗如田文。從一段問答可以看出吳起兩個性格,驕傲自負、具有自知之明,同時也懂得反省。 這麼一個擁有矛盾性格的人,吳起在私德上確實有所缺失,但以大的角度來看,他的公德又值得為人稱頌,同時期的范雎、李克等人對於吳起都有所評價,各有褒貶。 范雎對吳起推行變法的作為有幾個評價:「私家不得害公,讒言不得蔽忠」、「不為危易行,行義不避難」、「是故君子以義死難,視死如歸;生辱不如死而榮。士固有殺身以成名,唯義之所在,雖死而無恨。」他為了國家大局推行變法,甚至連自己的性命安危都顧不上,這都再三說明了吳起為了追求名聲而不顧一切的性格。 作為吳起的同窗,李克曾經對吳起這個人進行評論,他說「吳起貪而好色,然用司馬穰苴不能過也」,他認為吳起的在軍事方面的天賦超過了司馬穰苴,卻有個缺點貪而好色。而司馬貞在《史記索隱》內認為:「李克言起貪者,起本家累千金,破產求仕,非實貪也;蓋言貪者,是貪榮名耳,故母死不赴,殺妻將魯是也。或者起未委質于魏,猶有貪跡,及其見用,則盡廉能,亦何異乎陳平之為人也。」以及宋朝時,呂喬年也對李克的這一番評論提出見解:「起為人貪財好色,及為將則與士卒同甘苦。非起前貪而後廉也,前之貪,貪財也;後之廉,貪功名也。漁人以餌致魚,非能舍餌也,欲得魚耳。」吳起之所以汲汲於求官,他的動機可能或為名或為財,但在史記及其他正史上並無記載吳起貪財的事蹟,故李克和呂喬年在這裡說吳起貪財暫不討論。但從吳起母喪不歸、殺妻求將、為卒吮疽等等一系列的做為,不僅僅是為了國家大局,更是為了吳起自己對於名聲的貪謀。 三、總結 人無完人,有所長必有所短,吳起長於軍事謀略,卻也短於私德。我認為單以母死不歸、殺妻求將這兩點,將吳起對當時世局的貢獻全盤打翻,似乎有點偏頗。因其個性使然,吳起想到什麼對於大局有利的事情,他就去做了,沒有想過別人對於自己的觀點會有什麼改變,所以他母死不歸、殺妻求將,偏偏這兩件事發生在重視禮教的魯國,導致他的一生因這兩件事蒙上汙點。母死不歸、殺妻求將這兩件事固然不對,可長遠來看,卻能讓無數百姓免於戰火。 一如明朝王守仁在《陳言邊務疏》所講:「何謂舍短以用長?臣惟人之才能,自非聖賢,有所長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蔽。而人之常情,亦必有所懲於前而後有所警於後。吳起殺妻,忍人也,而稱名將。……夫求才於倉卒艱難之際,而必欲拘於規矩繩墨之中,吾知其必不克矣。臣嘗聞諸道路之言,曩者邊關將士以驍勇強悍稱者,多以過失罪名擯棄於閒散之地。夫有過失罪名,其在平居無事誠不可使處於人上。至於今日之多事,則彼之驍勇強悍亦誠有足用也。」世人對吳起譽毀參半,母死不歸、殺妻求將固然泯滅人性,可由於戰國正是用人之際,吳起也得以見用,以一人之才影響了整個世局,自也有值得後人讚頌的地方。 四、參考資料 1.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2. 司馬光《資治通鑑》胡三省注 3. 馮立鼇《歷史的心智:亂世中的人性與命運》 4. 余邵魚《東周列國志》 5. 王式金《吳子導讀》 6. 李天道《吳起兵法》 7. 張金泉《尉繚子》 8. 孫煒<「楚不用吳起而削亂」質疑> 9. 陳恒新<《史記》中「吳起」形象探析> 10. 康清蓮<從吳起的性格缺陷看其悲劇命運的必然> 11. 田照軍<吳起兵學思想探略> 12. 楊婓<吳起「先和而造大事」思想> 13. 衛雲亮<吳起入楚與其學術思想之變化> 14. 王子今<吳起殺妻論> 15. 徐士友<吳起變法別析> 16. 楊斐、李瑩<試析吳起「勵士」思想> 17. 劉海晴、耿雪<淺論吳起> 18. 王磊<難以道德論英雄──吳起的是與非>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