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負責任與受害
2008/09/04 20:36:30瀏覽443|回應0|推薦1
老陳跟老張兩位好朋友一起逛夜市,看到有人在賣西瓜,由於買整顆比較便宜,老陳就說:「我們合買一個吧」;於是各自掏了一半的錢付給老闆。
 
逛完夜市後,兩人先回到老張家泡茶打屁,眼看時候不早了,老陳就準備回去,老張切了西瓜拿了一半給老陳,「你是老花嗎?怎麼切給我的,比較大塊?」老陳笑笑地說。

老張說:「因為我知道你家人口比我多,而我家才兩個人。」但老陳說:「哪有這樣的,不是說好一人買一半嗎?你這樣不公平啦!」老張說:「最需要的人,讓給他就是公平」。

有朋友聽到這個故事,就問老張:「公平均分不是很好嗎?你怎麼不追求公平原則?」老張笑著說:「我覺得很公平啊!」這話讓朋友聽的一頭霧水。老張接著說:「到目前為止,我的經濟情況比老陳好,我覺得老天對我不錯,我把我多餘的分一些給更需要的人,這很公平啊!」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把西瓜切的平均些,這也是正常的人性;能夠像老張這樣想的不多,可是這世界上就是存在著各種思維的人,好比我們在做合夥生意一樣。 每個股東的想法不同,有時你覺得這樣是為公司好,但對於另一位夥伴卻有不同的察覺。

也許我們要學習懂得注意及尊重別人對「公平的定義」,在生活中留意對方的感受,自然就可以去理解別人的思維邏輯,尊重跟自己不同思維的人。

常常遇到一些客戶老是認為「主管對我不公平」,通常他們的能量摻雜著不滿、怨恨,所說的言語振振有詞,引經據典。 但是人之所以不同於其他動物是因為我們能自我察覺自身的體驗跟感受。 體驗是最真實的,如體驗是負面情緒也說明了在這一刻你有所"求"。 至於"求"的是什麼就因人而異,也間接的從體驗可以說明在面對這件事情時是一種抱怨以及受害的態度。 好比喝醉酒的人,你告訴他喝醉了,他通常回覆你我還能喝,沒醉!當你告訴客戶他們體驗是抱怨及受害時,同樣地客戶的反應也是抗拒。因為人性裡不這麼積極的「求」,就可能吃虧。而當在受害的情緒中所想到的解決方案大都也不是共贏的策略。
 
不知有多久了,我突然發現自己每天不斷的生活在「得」與「失」之間;因為這種感受,也讓自己領悟到「不要患得患失」這句話的真諦。

例如說,有次我的車子被某高科技公司的員工撞凹了,修了幾千元,以前我會說「真衰」;現在我會笑一笑,對自己說「今天我學到什麼呢?」接著我會想到「有什麼我可以負責任的」;這種思考模式是得還是失呢?我知道的是我的體驗是正面的是開心的 : )

只要還活著,每天就會「失」去某些,例如時間,但是你一旦把握「得」的心態,願意去負責任,面對這是老天跟每一個人進行的人生遊戲;也許在當下你會有所領悟。

我無法控制事情的發生,但我可以負責任的掌握發生事情時我的體驗,受害與操之在我只是一線之隔。遷善也是一念之間。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oachEric&aid=219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