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淺談企業教練 part 1
2008/09/05 01:00:50瀏覽1243|回應0|推薦0
在最近坊間的報章雜誌中都可以發現許多管理領域的新標題,不管在任何一個行業,都開始不約而同的面臨到新經濟環境競爭的壓力。過去的經理被公司賦予最主要
的任務是肩負起管理的責任及義務,開始要求績效管理及評核。期待藉由系統性的制度美其名將員工激勵起來,實質上藉由系統性管理汰換不適任的員工。

不知道從何時起,主管需要成為領導,學習激勵人心,不只談管理技術,也要談觀念,更要談星光大道。與其談自己心目中的遠景,團隊成員更關心彼此工作的氛圍。如何將公司策略有效化成團隊行動的挑戰越來越嚴峻。最近的管理資料不斷提出,空有遠景、使命還不足夠,因為如果沒有執行力,那麼一切都是空談。究竟
我們的主管人物面對現在的情形要轉型成為怎樣的角色呢?

對於我來說我想分享近來全球許多知名企業推動中的一種組職團隊氛圍,那就是教練文化氛圍。在體育界我們可以留意到越來越多時候,我們將球隊的勝敗由總教練
承擔。比如前一陣子洋基剛換掉他們的總教練托瑞。同樣地。企業教練如同我們的經理人一般,要接觸的內容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廣。在企業中,許多的傑出領導人如
傑克·威爾許、史蒂芬·科維及彼得·聖吉皆不約而同的介紹教練這個角色於營利組織中,以協助組織創造更高的績效。

過去五年中我協助的對象大都是Executive level的高階領導者。這些客戶他們面對的挑戰不是行業專業。更多的是在於如何在看到更大的商機時有足夠的人才庫協助將商業規模再往上邁進。或是因為團隊內部的溝通,造成內部的不合,尤其是在保險及直銷行業特別容易在組織發展中因為溝通不良而付出代價。

談到教練,可能要先釐清一些迷失。首先是不是每位講師都可以說自己是教練呢?這個問題可能與是不是每位學會計的都能說自己是會計師呢?我想會計師是需要接受訓練及嚴格的考試鑑定,確保你有相當的職能才認證你是會計師。企業教練也是如此。其次企業教練如同專案管理師一般,企業教練也有在國際上認證及評鑑的機構,在國外越來越多的企業主要求企業教練是有執照執業,ICF 國際教練聯合會 www.coachfederation.org 即是目前管理教練規範的首席機構。一位15年前及踏入電腦領域的高級工程師擁有深厚的經驗,但卻未必能有效運用現今的軟硬體進行創新設計。原因何在?因為科技的進步,過去的經驗未必等同於現在的經驗。同樣地,一位資深的管理者未必是一位專業的教練。

究竟企業教練與一般的管理者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呢?
企業教練所扮演角色簡單的比喻是燈塔,鏡子以及催化劑。

燈塔的作用是告知你方向,但由你自行前往。

鏡子的作用是幫你找到盲點,協助你調整的更快。

催化劑的作用是讓結果更快產生。

描述的看起來很簡單,但是企業教練有幾項職能是必須具備:

Setting the Foundation
Co-creating the Relationship
Communication Effecively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Result

這四個大項中在細部拆解會變成11項職能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oachEric&aid=219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