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08 09:59:43瀏覽2749|回應23|推薦48 | |
Golfnut前幾天發表了一篇大作,「台灣人出了什麼問題」?http://blog.udn.com/GolfNut/8604120拜讀之後,幾度陷入沉思,有不能已於言者,特此不揣冒昧,純粹求教於Golfnut以及讀者諸君. Golfnut大作一氣呵成,言之成理,但是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以觀,卻似乎有「拉抬」王金平、柯建銘之嫌,也把赤裸裸的權力鬥爭,拉高到了理論的層次. 彭明敏、李登輝、辜寬敏也許還有一些殘餘的歷史情懷,許信良、施明德、朱高正容或也曾經持有政治理想,但是對於「偽立法院長」王金平的倒行逆施,以及民進黨人奮不顧身的跟進,只是因為王金平以及「民進黨那一票人嘗過權利的滋味以後,跟抽鴉片一樣,戒不掉了,所以男盜女娼,為的只想再吸一口」. 《台灣通史》作者連橫、連雅堂(1878-1936),就是「連爺爺」連戰的親爺爺,連戰這個名字就是他當年根據「今寇燄迫人,中日終必一戰」而取的.後來,連戰兩度鎩羽於競逐總統大位,正好應了連戰連敗的俗話,也算巧合. 《台灣通史》不是一部嚴謹的正史,連橫幼承庭訓,「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故自1908年起仿司馬遷《史記》體例撰寫《台灣通史》,1918年成書,歷時十年,都六十萬字,斷代起自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終於台灣割讓給日本(1895年). 連橫在《台灣通史》序中開宗明義指出:「臺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開物成務,以立我丕基,至於今三百有餘年矣」. 「荷人啟之」,始自1624年,終於1661年,前後三十七年.其實,同一時期,西班牙人在1626年至1642年,也曾經殖民台灣北部達十六年之久,只是一山不容二虎,終為荷蘭人所乘. 「鄭氏作之」,始自1661年,一度號稱「東寧王國」,鄭成功之子鄭經並有「台灣王the King of Taiwan」之稱,到1683年鄭克爽投降清朝,前後二十二年. 隨後「清代營之」二百一十二年,「續以建省之議,開山撫番,析疆增吏,正經界,籌軍防,興土宜,勵教育,綱舉目張,百事俱作,而臺灣氣象一新矣」. 直到1895年,清廷在甲午戰爭一戰而潰,台灣割讓給日本,是為期五十年「日據時期」之始. 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台灣回歸祖國的懷抱」,1949年大陸淪陷,「祖國投入台灣的懷抱」,於是,「中華民國在台灣」迄今. 中國是個大陸國家,明朝以前對台灣的政策,基本上就是將「寸板不得入海」懸為嚴禁,甚至不把台灣視為中國領土. 根據以上紀錄,如果從1624年荷蘭人入主台灣起算,台灣有「史」以來,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一共三百七十九年,再分五個階段.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日人據之,乃至於中華民國治之. 從歷史角度觀察,台灣無疑是中國的一部分.荷人啟之、日人據之,都是外來政權入主,所以都曾遭遇長期、而且激烈的反抗.而鄭氏作之,清代營之,乃至於中華民國治之,則都是順理成章之事. 根據維基百科,荷、西統治時期,台灣漢人約近萬人上下.鄭成功1661年共攜來官兵及眷口計三萬多人來台,1664年鄭經來台時又帶來六、七千人.其後清廷實施海禁,鄭氏在閩粵沿海,招漳、泉、潮、惠等地流民數萬移入台灣.在十七世紀末台灣漢民族的人口,已達二十萬以上.台灣進入清領早期,長期海禁,清朝後期才增加閩粵移民將及三百萬人. 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人口自1895年到1945年之間,人口增加到了五百多萬,加上遷居台灣的日本官民,約有六百多萬人口.台灣光復,遣返了約六十萬的日本人,加上來台的國民政府官、軍,人口也還在七百萬左右.等到政府遷台,大量新移民湧入,人口更是暴增二百萬以上. 台灣族群對立,始於三十多年以後李登輝之對抗國民黨內外省籍大老,到了總統直選,更是完全表面化. 省籍對立,到了陳水扁時代被發揮到了極致,所以當蔡英文喃喃自語:「我是蔡英文,我是台灣人」的時候,邊際效應遞減,只為民進黨留下了永遠走不完的「最後一哩路」. 民進黨為了奪取政權,從政黨對立出發,除了省籍對立,已經玩過、以及現在還在玩的有:南北地域對立,資本家與勞動者對立,軍民對立,公務員與非公務員對立.這些,都跟所謂威權統治、外來政權沒有直接關係. 台灣人沒有問題,民進黨黨的問題在於顢頇無能,私心自用,外加數典忘祖,開的是歷史的倒車. 連橫在《台灣通史》序中說的好:「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代之興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是以郢書燕說,猶存其名;晉乘楚杌,語多可採;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