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8/13 21:42:02瀏覽1439|回應0|推薦0 | |
恩師謝昭隆先生之松沉柔靈要訣領悟分享 鄭子太極拳第四代傳人:謝云濤
前言 筆者在跟隨恩師練拳時,有幸聆聽恩師總結自己練拳三十年來對“松沉柔靈”的感悟和理解。此乃習拳之精髓所在,實不敢獨享,謹遵師囑執筆陳述如下,以饗眾同門。
一、松 太極拳諺雲:松松松,太極功,太極頭條要放鬆;學太極,先學松,不松難得太極功。由此可見,身松是練好太極拳的基礎也是關鍵所在。 太師爺曼青公曾在“太極拳與體育”演講時提到:這個“松”字,我學太極拳五十年了,到了前年才悟到其中道理。為什麼松有這麼大的好處?當時只曉得講松、松、松,但究竟什麼叫松?怎麼松得很乾淨,這句話很難講明白。前年悟通這個道理(系指曼青公曾一夜夢見自己兩手臂連肩斷去,乃得此法,從此悟出“松”之真諦,功夫一日千里,終得大成。),我才想到我的老師澄甫先生所講的。他不大會講話,一天到晚坐在那兒,可以不發一言,不問他他絕不講話;但這個“松”字,每天總要講個幾百回,我甚至連耳朵都灌滿了。他還講一句話,更是奇怪,就是“不跟你講這句話,你連三輩子學不到的”,我就懷疑,難道講一個“松”字,我就三輩子學不到嗎?現在想起來不但三輩子,也許六輩子還學不到。 曼青公作為一代太極宗師,對“松”的感悟如此深刻和執著,並創作《證松歌》兩首,以遺吾輩,實為鄭門中人之大幸也。 那麼何謂松? 從字面上解釋,其與“緊”對應,松即指精神上不緊張,身形上不僵硬,不緊繃。 但太極拳要求的松應有一定的度,不松或不夠松都不行,但松過頭了,即精神上鬆散,鬆懈,而身形上軟塌,都不對。 怎樣才能做到松?曼青公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之“述口訣第十三附序及按語”中闡述:松,要全身筋絡鬆開,不可有絲毫緊張,所謂柔腰百折若無骨。若無骨,只有筋耳,其餘尚有不松之理乎。 恩師謝昭隆先生在授拳時,也是口必言“松”,每每強調“松”的重要性,總是以贊許的語氣表揚某位同門師兄弟姐妹有了“松”的體悟和身形表現。 首先,意念上要松,要摒棄所有的雜念,松應該貫穿於練拳的始終,可以說在精神上放鬆是練習太極拳時都要刻刻在心的。且不管在任何時候練拳,心中始終都要有一個“松”字。其次,身體中的每一個部位特別是各個關節處都要力求鬆開,恩師在親自授拳時,經常以口令的形式強調要“松肩,松胸,松背,松胯,松小腹”。只有胯松時,才能使小腹下沉,進而氣沉丹田。拳論云:“腰部不松,上下不通”;“腹松淨,氣斂入骨”。同時,虛領頂勁,從而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 ,氣達四肢,氣貫百會,全身充滿鼓蕩之氣,百骸四體,無不舒暢。其三,身體各部位之松,以松肩最難,太師爺曼青公因夜夢斷肩而證松,曆五十年之久而得,足見其實屬不易。恩師每言於此,亦多有感慨,印證太極拳之松,可謂長途漫漫,練太極拳者,數以萬計,有人終其一生,難入“松”境,徒歎奈何!恩師為使眾同門皆能達到松的效果,不僅在每次授拳時言行身教,不厭其煩地反復指導和強調,更獨創“松肩蕩臂法”,使得眾同門能更有針對性地練習松肩之法,以期達到快速松肩之效果。 松是練習太極拳過程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松是太極拳修煉的前提條件,不松,則太極拳難有所成。那麼要松到什麼程度呢?松到全身通透柔若無骨,松到兩條手臂形同垂掛在兩肩之上,全身上下不著哪怕一絲的濁力,猶如三尺輕紗掛樹梢,隨風招展任逍遙。太極拳的松不是鬆懈、鬆散,而是以內氣貫注的,神氣引領的一種松,通過丹田之內氣和意念相結合,以意念引導內氣,打通全身關節,直達四梢。 在佛殿中但凡供應彌勒佛,大都題著四言詩:“坐也布袋,行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此布袋之說,既是特指也是泛指。人之所好,不過功名利祿,人之所困,不過愛恨情仇。於己而言,其無一不是布袋,若每一樣都難以放下,此生多煩擾。所謂鬱結于心,困頓於情矣。學好太極拳不容易,其最難之處在于自己有意擋住了自己,不能放下所固有的某些觀念或習慣。既要有所得,又不捨得放下該放下的,如此,則數年之功,亦難有所成。故“松”為太極拳之要,是太極拳之功用所在,當引起足夠重視。
二、沉 松是練好太極拳的基礎,是首要因素。不松,則不能沉。可見松是沉的前提,所以一般用“松沉”並提。曼青公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之“述口訣第十三附序及按語”中述及:如能松透,即是沉。筋絡鬆開,則軀幹所系,皆得從下沉也。按:沉與松,原是一事。沉即不浮,浮是病,體能沉已善矣,尤須加以氣沉。氣沉,則神凝,其用大矣。松沉為連貫性動作,松得幾分,沉亦得幾分,松沉絕非柔弱,而內含有彈性之勁。松亦非塌、軟,亦非僅是肉體一面,乃包括精神面。 恩師在授拳時曾一再提及:鄭子太極拳的風格特點是“拳式緊湊而架小,立身中正而偏隨;上松下沉脊為軸,內外相合意為先。”不管是練習功架還是拳架,甚至於推手、散手,均要曲膝坐胯,湧泉著地,氣沉丹田,能松透則能沉,能沉,則湧泉更能接地,立地生根,穩如松柏。所謂“湧泉無根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之論也。 武學上講“能守方能言攻”,要想守得住,守得好,除了要具備一些太極拳招式技巧之外,其要點在於能接地;欲能接地,則必湧泉有根;欲使湧泉有根,則必達至松沉。
三、柔 拳諺云:“關節不松,柔勁不來”;“柔中有剛攻不破,剛中有柔力無邊”;“太極拳以柔為貴”等。而拳論也提到:“極柔軟,然後極堅剛”,“以柔克剛”,“柔弱勝剛強”等。 而柔也以松為前提,合稱松柔。曼青公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之“專氣致柔第三”中述及:太極拳之特長者,乃氣沉丹田也。氣沉丹田,水在上,火在下,是以水濟火,不致炎上為害,反得溫養之化工,謂之坎離既濟。坎離既濟,則專氣致柔之功成矣,即老氏所謂專氣致柔之著手功夫。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氣遍周身之類,無一非氣沉丹田,而後可以言運氣行氣之功也,久之則氣旺,氣旺則血足,氣旺血足,則筋柔。 根據以上所述可知,欲柔則先筋松,筋欲松則須血足,血能足則必氣旺,欲氣旺則須專氣,即氣沉丹田。恩師教導我們: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按規律冷暖交替變化,太極之道,陰陽之週期交替,故而太極拳需要注重韻律,虛實變化。曼髯三寶為“呑天之氣,接地之力,壽人以柔”,“壽人以柔”意味著要長壽則須柔,女性比男性身體較柔,則平均壽命長。恩師認為“‘壽’亦可理解為‘受’與‘授’”,接受力後以柔化之,只有柔方能達成沾黏連隨,才能做到“無過不及,隨曲就伸”,果能若此,接敵時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太極拳是充滿哲理的拳種,講究陰陽之道,是內家拳。松是產生太極拳內勁的前提條件,太極拳在練拳中不再強求對肌肉的練習,使全身上下處於放鬆狀態,目的就是要變僵為柔,把全身上下的分散的僵力,轉化為整體的柔勁。形成的柔勁隨筋入骨,故而武學界有“寧可筋長一寸,也不肉厚三分”之說。柔勁來源於內勁,是在全身完全松的狀態下,不斷積累而產生的勁。譬如和麵,初始麵團是柔軟和鬆散的,但是和久之後,便能產生一種柔韌之感,松的柔的散的麵粉和成了整體的有韌性的麵團。 拳諺云:“有心求柔,無意成剛”。剛勁是在日積月累的松柔基礎上,自然而然產生的,久而久之才能達到棉裡存鋼,剛柔相濟。
四、靈 太極拳之松沉柔靈,松是基礎,松透則能沉,松而氣沉丹田,氣運全身,則能筋柔,松而沉而柔及至松靈之境界,功則成矣。靈指靈活,能應變,善變通。拳論說“立各平准,活似車輪”,“身似行雲”,“通在單輕”,“氣如車輪,腰如車軸”及楊氏太極秘傳之“專尚松靈”,“拔不倒”等等,皆言太極拳之松靈。 恩師在解釋太極拳之“靈”時,認為“靈”分三個層次,首先,要感覺靈(即聽勁),只要與對方身體肌膚接觸.就能感知對方力量的大小和方向,知人;其次,是轉得靈,根據對方的來勁而靈活變換自身之勁(即走化勁),能及時走化掉對方加于自己身上的力點;其三,是發勁靈(即發勁),在與對方肢體接觸過程中,找准發力點,一擊而中。恩師一再強調,練太極拳要達到“靈”的程度,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苦練,並用心體悟,非一日一年之功可得。要持之以恆,不怕失敗,不斷磨練,並經常能得到恩師的指點,則能達到“周身輕靈“的境界。
結束語 眾所周知,太極拳是一種哲理拳、文化拳、養心養身拳,也是品德拳。太極拳理論浸透著深刻的哲理性和思想性。拳品即人品,古之能謂之“俠”者,為國盡忠為民分憂,而非以武功高下為標準,譚嗣同一介文人,一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捨生取義,千古留名,俠也。習練太極拳者,“松沉柔靈”細細品,個中哲理有幾許?要松,人生短暫,“乾坤容我靜,名利任人亡”,看破名利之累,可得樂觀長壽。所謂“眼裡有塵天下窄,胸中無事一床寬”,常懷感恩之心,放鬆身心,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要沉,為人正直,堅守做人的原則和底限, “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不受外界是是非非的干擾,“放開肚皮吃飯,立定足跟做人”,目標堅定,努力向前。要柔,此乃處事之道,雖然說“人剛易折,柔者長存”,但也並非是苟且偷生,卑躬屈膝,委曲求全,一副奴才相,毫無尊嚴可言。而是要注重做人的方法,常言道“骨宜剛,氣宜柔”,“挺起腰桿做事,放下身段做人”,“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等等,不計較一時得失,高調做事,低調做人。要靈,敏捷而不呆板,《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善於因時因地而變化,不拘泥,不固化,“事不凝滯,理貴變通”,靈活地應對各種事態。 十三勢歌云:“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我等拜入師門多年,蒙恩師不辭辛勞,兩岸奔波,言傳口授,諄諄教誨。眾同門因各有前程,忙於生計,學多學少,各憑努力。感念師恩綿長,令吾輩學拳悟道,強身健體,身心俱松,深有所得。筆者限於資質愚鈍,不能將恩師所總結練拳之精要闡述之一二,不勝赧愧,還望眾同門見諒,並多提寶貴意見,以期在拳藝上共同進步! |
|
( 興趣嗜好|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