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通百通?
2009/12/07 09:36:43瀏覽375|回應3|推薦4

引用文章直言集/馬對了 花蓮人錯了?

----------------------------------------------------

一通百通? 

民主政治就是「數人頭」政治,更是「自作自受」的政治。因為如此,讓阿扁有恃無恐、振振有詞地高呼『阿扁錯了嗎?!阿扁錯了嗎?!』;也正因為如此,才有許多人悔不當初投了阿扁一票,甚至自摑耳光以示懲罰謝罪!

傅崐萁之所以贏,原因不會只有一個,但其中極重的成份是贏在「蘇花高」。若單就數點人頭自決其地方首長,一翻兩瞪眼、無話可說,只能尊重其結果;但若針對蘇花高議題,其重要性則遠遠高於花蓮縣長席位。有鑒於此,我要大聲向那八萬多花蓮鄉親說:「您們真的錯了!」。

 

 

許多花蓮人對於「蘇花高」有一個盲點,誤以為一通則百通、完工後一了則百了,這正是傅崐萁多年來自我宣傳的主打議題,選舉的結果可以說是他的宣傳奏效。殊不知,蘇花高若倉促開通,正是花東災難的開始,屆時不是自我摑耳光就能挽回一切

多年來,每每以台鐵、高鐵往返西部南北,目睹灰蒙蒙的天空始終揮之不去;沿途電塔林立,煙囪、燒稻草從未停止;超抽地下水、山坡地盜伐濫墾等過度開發,使西部人民累累深受其害。還記得「戴奧辛鴨」事件嗎?那絕非單一偶發的工業污染,無論是蔬果、稻米、禽畜遭受重金屬與化學廢棄物污染幾乎無一倖免。以臺灣政治利益掛帥工業資本主義領頭的生態而言,蘇花高速公路一旦開通,花東「西部化」絕對是遲早的事!

 

再則,以個人近身瞭解,地方利益團體覬覦蘇花高的工程利益與土地開發利益已久,從砂石、鋼筋、混凝土、瀝青柏油等供應商早已糾結,沿線土地開發佈局更是按捺多時;唯一所缺的就是「以地方包圍中央」,以政治力迫使中央屈服。

「安全回家的路」是花東人民基本的需求,但蘇花高不是「唯一解」(if and only if)。「無煙囪工業」是花東地區可長可久的「幸福經濟」,而低污染與便利的大眾運輸是「最佳化」的配套;杜絕利益壟斷與行政效率不彰(例如:花蓮市直通太魯閣的台九線道歷經5任包商、耗時3年才完工)則是必要的前提,這些都是執政黨責無旁貸的。花蓮縣長席位事小,國土保育則事關臺灣長遠的未來,不容小覷!

---------------------------------------

直言集/馬對了 花蓮人錯了?

花蓮是以往選舉最能「貫徹」國民黨黨意的縣市之一,這次選舉,黨意在眷村鐵票區卻出現難以下達的情形,藍營選票掉到基本盤下。

馬英九總統面對國民黨在花蓮縣長選舉失利仍強調,不提名傅崐萁,即使要付出代價「我們覺得做對了。」言下之意,好像票投傅崐萁的八萬五千五百卅二名花蓮人,都錯了!

馬總統一直認為,清廉是唯一的價值,只要形象清廉就會獲得選民支持。至於身為縣長該要有的能力或者民意支持度,排在後面。如此二分法式是否正確,這次花蓮選舉可以驗證。

馬英九有時間應該去傾聽花蓮人這次為什麼要把傅崐萁超高票送上縣長寶座?或許才會了解他堅持「對的事」,可會傷了花蓮人的心。

【聯合報╱記者洪肇君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atitudes&aid=3565081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原來如此
2010/04/13 16:15

這一下在花蓮的選舉紛爭一下搞清楚了.

類似澎湖博奕的開發議題,在土地上生存的人對"開發"有所需求,但面臨與自然爭地之際,人們的思考模式仍然是非常自我中心的.

舉環保為例,人間陷入兩難的局面,只能在人和自然中做出選項,但如果主事單位掌握得宜,地方和政府擁有同樣的共識,在此原則下尋求最佳方案,才能為大地做出最妥善策,目前台灣欠缺的是大共識.

如果保護自然環境是最大共識,那麼所有的地方建設,將應遵守這樣的大原則設計開發提案,或空中或海上、地下,議案是主事者的責任,主事者不可悖逆天理與民意,所以對於非贊成或反對可以解決的事時,應該要積極站在民意的方向提出可順應自然的提案,這才是人定勝天的意義所在,粗糙的反民意或逆天理總會遇上阻滯,台灣太過疏懶,疏懶於開發新的建設工法,有這麼多人材,卻不知要提出適合台灣地貌的建設工程,這對台灣是很困難的事嗎?

如果台灣政府還處於是與否的思維模式,那麼可預見的未來不會有大進展,因為技術總是要仰賴外援,當我們還在以粗糙的方式對待人或自然時,別人早以跳脫這樣制式的思考格局,為人和自然的和諧找出對處的方案了.



寧靜(身體欠安,請見諒!)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花蓮人的心聲
2010/01/06 22:19

晚安!我的朋友:

          我也是花蓮人,我先生也是花蓮人,因為工作因素離開花蓮,我嫁給他,只好從他,來到北部討生活,結婚後,我幾乎很少回家,以前要走北宜公路,我嫌路太彎,要我先生走濱海公路,北宜高速公路開通後,快多了,北部的人,只要聽說我是花蓮人,他們都很想去花蓮玩,可是想到要走蘇花公路,大家都打退堂鼓,他們寧可出國,也不想開車走蘇花公路,您覺得呢?您知道嗎?大家喜歡走北宜高速公路,是因為大卡車不能走,蘇花公路大家怕開車有二個原因:一路彎.二與大卡車爭道,讓很多人打退堂鼓.我寧可帶著孩子在西部玩,也不想回花蓮去玩,因為我不喜歡坐火車.這就是為什麼我支持開蘇花高速公路的理由!

祝您~

       今晚有個美夢

       美夢成真

請記得常來珮潔的blog逛逛喔!

Beatitudes(Beatitudes) 於 2010-01-21 15:47 回覆:

My Dear Friend, 感謝您的留言!

花蓮能夠繁榮富足,鄉民安居樂業,這是我衷心企盼的。正因如此,本人沒有任何理由反對興建蘇花高速公路,畢竟便捷的交通是繁榮發展的前提。

住在花蓮、瞭解花蓮、珍愛花蓮,所以不希望利益團體 (政商勾結) 壟斷地方利益,否則山河會變色、弱勢將更弱勢。『不患寡而患不均』,建立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比興建蘇花高更迫切。

蘇花高確有其必要,卻非當前首要。在地內部的建設還大有可為。每一次從歐洲回來,我總慶幸我們還有花蓮與台東;有沒有可能,讓花蓮與台東成為高素質的人文環境、高品質的天然旅遊美地 - 花東有這樣的條件與競爭力。

I have a dream - 杜絕短視政客的蹂躪、防制重商主義者的經濟攫取、棄絕粗製濫造的團進團出。讓所有的景點擁有悉心的規劃與維護、讓乾淨便利的交通串起所有的景致、讓完整配套的無煙囪產業成為花東人的驕傲,讓這裡的人民有如住在歐洲,讓來到這裡的旅客真心愛上這裡。

如果這個夢能夠成真,短暫的不便我們可以忍;若當局能給我們這樣的保證,花東的鄉親會願意再等。否則,粗糙的政策、盲目的建設,帶給花東居民的將會是無盡的夢魘!

朋友,讓我們一同為花東的人民與土地祝禱祈福,讓福地上的福人,子子孫孫皆能保有最秀麗的山河、最恬靜的生活氣質!


shoumin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問一個問題
2009/12/07 20:22

如果你住在那種必須靠自用車代步的地方,卻沒有便捷的道路可對外聯絡,但別的地方都有,你會做如何感想?

蘇花高之所以會吸引花蓮人,便捷的交通需求才是關鍵。至於國土保育跟環境汙染,是另一層面的問題,扯在一起,只能說是便捷交通帶來的後遺症。並非主要原因。




Beatitudes(Beatitudes) 於 2009-12-08 15:53 回覆:

我就住在那裡 - 花蓮縣境內的蘇花公路沿線上!人們總以為,蘇花高通了,所有問題就解決了,really?

興建蘇花高,少說要10年才能通車,這10年間原有的蘇花公路仍然必須保持暢通,否則我等沿線居民出入無以維繼。也就是說,無論蘇花高是否興建,蘇花公路都必須well-maintained

事實上,以現代的工程技術而言,要確保蘇花公路不坍方,完全不是問題!我親自到施工現場去瞭解,包商私下坦誠:若一次就作好,那他們往後還要賺什麼?若蘇花公路不再坍了,那蘇花高速公路興建的訴求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