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7/08/19 21:16:14瀏覽3086|回應26|推薦153 | |
◎《拔牙記》&牙齒保健相關資訊~ ~民國106年〈2017〉08.19: [未雨綢繆~預防重於治療] 八一五傍晚跳電,佛祖保佑電腦沒掛;臨用餐時,攜扇汗奔公園避暑,斯有感矣。 當下曾自忖:幸好今午牙疼沒逕去牙醫診所求治;否則萬一牙拔到一半突然停電,或於昏暗中拔錯了好牙豈不冤枉哉? 牙周病防治~「未雨綢繆,防患未然」~事前預防重於事後治療,也是一樣道理。 [土法煉鋼勝偏方] 話說民國五、六十年代,有照科班牙醫還不多,無照蒙古大夫倒如過江之鯽。當時學齡兒童蛀牙率很高。 牙疼難當時怎麼辦?有財的請正牌牙醫治,沒錢的找雜牌蒙古大夫施法。俺就是被大夫偏方整掉兩顆牙。 蒙古大夫拔牙後沒消毒乾淨,常常痛到徹夜輾轉反側。 嚇怕了,爾後有蛀牙就土法煉鋼~綁線拉門拔牙秘法。 好處是,無論好壞痛否,自受自受不怨人;壞處同蒙古大夫拔牙控,須留意術後消毒哦。 [少壯不護齒,老大徒傷悲] 中學時代全國推行防蛀作戰,校方不定期抽檢,沒過關的記點,課後留校勞動服務。 這段時間較少生蛀牙,只有一回因臼齒牙齦炎需根管治療;另一回馳騁籃球場撞歪了一顆上門牙〈沒斷裂〉~ 當年醫療落後,該牙醫師能把歪門牙固定〈類似凝膠?〉,居然還能撕咬食物。不得不驚嘆早年小手術神奇。 五十年後這顆上門牙終於撐不住,搖曳生姿下還隱隱作痛,估計得找個黃道吉日〈沒停電〉再一了百了。 [忍痛負重肇後禍~沒齒難忘] 退伍後,上班時常加班忙碌,最怕突發性牙疼影響工作效率。 從役畢起到屆齡退休三十餘年間,欣慰只看了三趟牙醫。不是俺牙齒有多壯,而是太懶太會忍~忍痛負重枵腹從公。 這一忍呀~忍出了晚年「沒齒難忘」的牙周病! 嗟乎「何昔日之芳草〈美齒〉兮,今直為此蕭艾〈爛牙〉也。豈其有他故兮,莫好脩〈維護〉之害也。」 [水刀輕搖,談笑風生是老醫] 退休後精神一懈怠,新舊毛病發爐~牙周病趨重了。 老來牙齒幾乎一例〈年〉一休〈掉〉~此時開始常跑牙醫診所,老牙一顆一顆地拔,不免望殘牙而觸景生情。 最近愛上某家老醫診所,因它不用排隊痴痴等,痛牙隨診隨拔不耽擱。 它是銀髮族的神匠~醫師雖同俺上了年紀,但見「水刀輕搖,談笑風生」,瞬間老牙已齒肉分離,俺愣了半晌才「喔」一聲回過神來。 看倌的,甭太相信年輕的俊男美女牙醫師,拔牙會比資深老醫生溫柔~眼見為憑! 〈註:關於拔牙經歷,拙文平鋪直敘、暮氣沉沉;欲見精采過程,請諸君網搜「拔牙記」眾家好文參考。〉 牙醫真的有兩種!〈或三種?〉 一種是苦口婆心,勸說忍辱負重,以勤洗牙改善牙口。 〈曾有下顎一顆搖擺臼齒,遵醫吩咐掛了年餘才處理。〉 一種是聞聲救苦,堅持除惡務盡~聞患者喊疼,立馬拔掉。 〈耗損頻率漸增,幾乎每看診一次就少一顆寶牙。〉 第三種介於兩者之間,還沒遇著。孰優,孰劣?難說。 一、通霄客格主《經驗分享~牙齦炎自療痊癒記》: http://blog.udn.com/mrlee123/107551003 二、舊作《來自月牙床的火山》八行詩: ~雁南飛/2012.05 http://classic-blog.udn.com/Axeman/6503813 烈燄低吼 蕭瑟的愁滾滾奔流 是刻骨銘心的痛 那一生一世煎熬的 餵以淡定④ 而苦難依然 註①月牙床:此處借喻嘴部上、下兩排,形如彎月的牙床。 按古有月牙泉,即以其狀如彎月牙形而名;漢朝以迄為敦煌八景之一。舊稱渥窪池、沙井、藥泉等,清代以後定名為月牙泉。 註②火山:牙齦醞釀炎腫,如活火山之蠢蠢欲動。 夏威夷火山〈網路分享〉 註③翻騰:喻牙痛上火,輾轉難眠。 註④淡定:借喻止痛藥+鎮定淡然。 註⑤搖落:有多義,此處為雙關語。 其一指牙齒鬆動,搖搖欲墜。猶言「齒牙動搖」。 其二,引譬人生際遇之坎坷與蕭瑟落寞。 ~引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二》:「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註⑥稼軒: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之字號。 按稼軒晚年寄情園林,嘗在上饒建園林式莊園,阡陌廣袤而犬牙相錯也。 此處借喻牙齒齊全時,如阡陌之犬牙相錯。 牙周組織圖〈網路分享〉 = = = = = = = = = = = = 1.據中醫所述: 牙痛一般可以分為齲齒牙痛、風熱牙痛〈實火牙痛〉、虛火牙痛三種。自我檢查,大概犯了齲齒和實火兩類牙痛。 《怎樣區別實火牙痛與虛火牙痛》~資訊來源: http://001996.com/zhongyizhenduan/yateng1101021.html 2.牙痛如何分辨? 老雁妄論:「痛在齒根是齲齒,齒根腫;痛在牙床是實火,牙肉腫;痛在牙邊是虛火,不太腫。」 ~不知華佗會不會猛然從仙界降凡,拊鬚斥喝:「豎子胡言亂語,莫此為甚!」 3.西醫怎麼分?又是一堆專有名詞。 一般區分四階段:一是牙齦炎(Gingivitis);二是輕度牙周炎(Mild periodontitis);三是中度牙周炎(Moderate periodontitis);四是重度牙周炎(Severe periodontitis)。 4.牙周病的兩大禍首: 牙菌斑及牙結石。下述是形成原因與預防之道。 牙菌斑是由食物殘渣、口腔細胞上皮及細菌結合而成,緊附在牙床上或牙肉縫內部。 =>吃過飲食後立即漱口,兩小時內再予刷牙除垢。 牙結石是由 75%的磷酸鈣,15-25%的水、有機物、磷酸鹽、礦酸鈣... 等所構成。 =>最好勤刷牙;早、午飯後及晚睡前,溫柔刷洗按摩〈尤其牙齦部位〉各一次。 1.受印度影響,宋朝已有類似牙膏: 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9-05/11/content_17756942.htm 2.刷牙小史~中國篇:〈網路資訊分享〉 ①「惟口啟羞,亦復含垢。積垢毀齒,大開狗竇。有物拭之,晨興之候。短小精悍,誓殲群醜。」這段話,可以當作一個謎語,打一物。謎底亦不難猜——牙刷。 古代牙刷子像今日木柄毛刷。 4月20日《齒木留香》一文談了印度僧人刷牙的工具和規矩,現在該說說咱們中國古人怎麼刷牙了,這也得從印度的影響談起。 佛教是在漢朝時傳到中國的,然後在魏晉和唐朝分別掀起了兩次譯經高潮,其中記載了刷牙戒律的《四分律》、《五分律》、《摩訶僧祗律》等律部經典,都是在魏晉時譯成了漢語,這些經典裡羅列的戒殺、戒淫、做臘、結夏等等戒律,或者被中土僧人完整履行,或者被他們有變通地履行,與刷牙有關的律條即使沒有在魏晉和唐朝成為中國僧眾的生活習慣,也會在廣大譯經人士心中留下或深或淺的印象。 印度刷牙習俗對中土僧人的影響,其實遠不只留下印象那麼簡單。唐朝時僧人百丈懷海制訂了一部《百丈清規》,裡面仿照印度僧團的十八種隨身物品為中土僧人列舉了十八樣法器,其中就有齒木一項。齒木是用來刷牙的樹枝〈也有佛教辭典把齒木解釋為「剔牙和刮舌頭用的木片」,我鄙視這種解釋,因為齒木的功能不只是剔牙和刮舌頭,其外觀也絕非片狀〉,百丈懷海把齒木列為隨身法器之一,自然是讓徒眾像印度僧人那樣刷牙。 ②據說《百丈清規》制訂以後,「天下叢林無不奉行」,影響之廣可想而知。推而論之,中土僧人刷牙應該也已形成風氣。當然,我這樣「推而論之」缺乏實例做支援,並不足以服人。 實例在哪兒呢?我們且從寺廟裡跳出來,放眼紅塵世界。 紅塵世界似乎是個斷層。唐朝是譯經高峰期,武周時期佛教尤其昌盛,假如當時的中土僧人也像印度僧人那樣養成了刷牙習慣,那麼肯定會有一批達官顯貴和升鬥小民跟著用齒木刷起牙來。可是很奇怪,我查《太平廣記》,查唐人詩集,查白居易、柳宗元等人的信劄,並沒有發現刷牙的跡象。倒是在一個世紀後的宋朝,牙刷和牙粉開始橫空出世。 古印度僧人刷牙只用齒木,也就是一些特定的樹枝,而沒有正規的牙刷和牙粉。宋朝人就先進多了,都城商店裡有牙刷出售,士大夫們也開始配製著兼具藥物和香料兩種性質的原始牙粉。 ③南宋。吳自牧描寫杭州生活的筆記體專著《夢粱錄》第十三卷寫道:“諸色雜貨中有刷牙子。”這“刷牙子”就是牙刷。另一位南宋人周守忠編寫養生書籍《類纂諸家養生至寶》,提出了早上不刷牙的說法:“早起不可用刷牙子,恐根浮兼牙疏易搖,久之患牙痛,蓋刷牙子皆是馬尾為之,極有所損。”他說的“刷牙子”也是牙刷,而且是用馬尾巴加工的,很硬,不小心能刷出滿嘴血來。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配製過牙粉,他用松脂和茯苓做原料,曬乾搗末,拿小篩子篩一下,然後裝起來。但是這種牙粉並不結合牙刷一起使用,蘇軾刷牙的時候,用小勺子舀一勺配好的牙粉,倒嘴裡,喝一口水,咕嘟嘟,咕嘟嘟,然後吐出來。這與其說是刷牙,不如說是漱口。 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也配製過牙粉,他用的原料很單一,只有苦參,同樣是曬乾搗末,拿篩子篩細。跟蘇軾不一樣的是,沈括刷牙是要用牙刷的,馬尾巴牙刷蘸清水,灑上牙粉,左刷刷,右刷刷……打住,沈括用的不是高露潔,是苦參末。 轉載《控制牙周病唯有勤刷牙》: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08.07.11 在台灣,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三人有牙周病,尤其是老人幾乎很少逃得過。 醫師說這種牙菌斑侵蝕的疾病可說是「牙齒的癌症」,慢慢將牙齒侵蝕、傷害,嚴重者還可能引發其他器官發炎、惡化。 為了往後大半輩子不要當個「無齒」之徒,不可不瞭解預防之道。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牙科部主治醫師鄭偉立說明,年長者往往因唾液線退化或是降血壓、抗憂鬱藥物影響,容易缺少口水潤滑,或戴假牙、口腔清潔不易等,皆容易沾附牙菌斑,讓牙周病更嚴重。 牙周病初期會產生口臭、牙齦浮腫、易流血,後期出現腫脹疼痛、牙齒鬆動,細菌可能透過血液循環,造成心血管疾病、腦膜炎等,糖尿病與牙周病會交互作用、更加嚴重,而孕婦甚至可能會因嚴重的牙周病造成早產。 台大北護分院牙科部主治醫師林顯書表示,初期牙周病在經過定期治療、正確潔牙後,還可以恢復到輕微症狀,而後期牙周病就相當難控制,若未治療牙周病、裝假牙,牙齒還是會惡化。 要預防、控制牙周病,沒有仙丹妙藥,唯有正確的勤刷牙,牙縫較大還要配合牙線或牙尖刷。 鄭偉立強調,刷得多、用力不如刷得徹底、乾淨,舌上的白苔也是牙菌斑,要記得順便清潔。 正確潔牙方法〈衛生署提供〉
http://health.osa.ncku.edu.tw/ezfiles/67/1067/img/553/91_1.pdf 參閱《牙周病的預防與治療》:國泰。牙科 https://www.cgh.org.tw/tw/content/article/healthy/079.pdf 參閱《牙結石與洗牙》:Dr. Tony http://www.dr-tony.com.tw/index/health_sub03-502.htm 參閱《牙周病訓練》:王振穎。牙醫師教案
八二三砲戰勝利紀念01〈網路新聞分享〉
八二三砲戰勝利紀念02〈網路新聞分享〉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