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31 11:05:40瀏覽808|回應1|推薦11 | |
告別了台東的好山好水,在慈濟醫院買完需要的藥品,我們開往花蓮。 一路上,傷口讓我痛到麻痺痛到無法好好欣賞窗外風景,雖然今天是四月天裡難得的好天氣,也喚不醒陣陣刺痛所產生的昏眴。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聽到「六十石山到嚕!」的細語,然後就開始了一段蜿蜒而漫長的上坡。 我不時向窗,一開始,外面的景色小小窄窄,先是片片農田,再不時看見路旁荒草、山壁;漸漸,綠油油的方塊地毯,慢慢在眼前開展,越行越高,越來越寬...。不知道過了多久,我們遇到茄苳爺爺。 250歲的他,用粗大的板根,輕鬆的攀在斜坡上,仔細一看,老爺爺手中還抱了個榕樹奶奶。爺爺說他雖然已經250歲了,可是體力可是非常好,而且沒有禿頭唷!走下路旁的階梯,可以看見爺爺下半身的樹洞,他跟我說,有人曾經再這個洞裡住了一個多月,我有點懷疑,他聳聳肩:「不相信就算嚕!」掉了幾片葉子,睡覺去。 瞌睡蟲是會傳染的,我上車後又開始進入昏睡,睜開眼,到了宣草亭。 六十石山共有六亭三步道,六亭六處觀景台分別以金花的別名「宣草」、「黃花、「鹿蔥」、「丹棘」、「療愁」、「忘憂」,其中最高的是「忘憂」;我們試著各個觀景亭的各種姿色。 據說六十石山原是一座荒山,後因居民辛苦開墾,別處一甲地大多只能收成三十石,此處可達六十石,因而得名「六十石山」。 春天的六十石山,少了金針花,少了人潮,滿山滿谷的蒼綠別有一番滋味;這裡的地形起起伏伏,才見一山頭,又見一山頭的驚奇比比皆是;山巒起伏,配著亭外的花東縱谷,不知道是否強說愁了些,激起了大為何物,小為何物,我為何物的感慨。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