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人的競爭力
2008/03/17 05:00:30瀏覽486|回應0|推薦8
  到底開放一中市場,對台灣人來說是洪水猛獸還是機會?按照謝營的說法,台灣人只要碰上大陸,就處處完蛋。所以我們要繼續封鎖大陸,減少和對岸交流。這種未戰先降的說法,恕我引用「莊前主秘」的名句之一質疑:「到底誰是小孬孬」?

  三件事實是我們不能乎略的:
  1. 大陸經濟的實力一日比一日強大,就算台灣不和他交流,他也能快速成長。
  2. 台灣的競爭力正一年不如一年。
  3. 有能力的台商,能出去的早就跑了,政治根本沒能管制。這也是為什麼一直有人在提大赦台商,因為你根本抓不回來。
  這不是你拒絕和對岸往來就能解決的問題。繼續鎖國,又拿不出改善國家經濟的政策的後果,以後就換台灣的大學生到國外去當台傭。

  我在一年多前曾寫過一篇「還有誰留下來愛台灣?」即談過這件事,回去檢視我當時談的事情,現在仍然適用。
  台灣在這八年的空轉下,實在是需要痛定思痛的大幅轉型,不能再執著於固守現有的情況。否則此消彼長,那才是把台灣真正的推入末日。

  就我所了解,台灣對大陸仍具有一定優勢,現在強化雖然有一段相當的陣痛期,但還不算太晚。

台灣產品在世界市場,仍較大陸產品具口碑。
  嚴格講起來,不是台灣人太厲害,主要還是要感謝大陸自己把自己的名聲搞爛了。但是,大陸人並不是不會改進,我們要強化Made In Taiwan的招牌,而不是嘲笑Made In China,而後坐視他強大。

  台灣在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人材,仍有實力和大陸一較長短。
  大陸每年求職人口,和人力素質,不可否認的都相當驚人。但若沒有杜先生幫中共的忙,弄爛台灣教育的話,台灣高科技工程師在「質」方面,並不會輸給大陸工程師。在品格和負責任的態度上,台灣工程師更有過之。大陸別的產品能夠低價傾銷,但人材這種問題,水準差就是不行!那不是可以拿價格論斤稱兩去比的。

  事情當然不會只有好的一面,現在的執政黨是在南部起家,主要倚靠的是農工等傳統產業階層。若開放一中市場,這些人確實是主要的被傷害者,因為大陸勞力、原料確實比台灣更有競爭力。而台灣傳產階級,並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轉型到精緻農業或改經營其他高科技、高人力素質的產業。所以不管將來誰執政,都不能忽視一中市場對這些人的影響,設法以輔助轉型或其他社會福利方案,救助這些可能的失業人口。

  中共是個可怕的威脅,這點是沒有錯的。但面對威脅,我們要拿出實力對峙,而不是頭一縮鑽回桌子底下,放任對方把桌子以外的地盤全給佔走了。我不敢說開放一中市場後,台灣馬上就能飛躍進步,那還需要很多的努力才能達成。但比起現在的固步自封,明知接下來死路一條,我們不是更應該放手一搏嗎?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exLee&aid=170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