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10 10:53:08瀏覽659|回應2|推薦14 | |
看完樂活地球(Live Earth)演唱會,再看看貢寮海洋音樂祭,都是以環保為主題的活動。但Live Earth在活動舉辨前,就被質疑這活動本身就不環保。為舉辨這個活動可能製造的環境污染,預估可能高達1,025萬公噸的垃圾、31,500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這活動後來實際造成的污染,我找不到相關數據,但台灣主辨的貢寮海洋音樂祭,確實實在在的產生了45公噸重的垃圾,讓清潔人員去收拾。 我非常懷疑有多少人,是真正因應環保訴求,來參加這次活動?有多少人知道全球暖化的嚴重性,和隨手做回收的重要?難道真的要像電影「明天過後」一樣,大浪淹到你家中,才悔不當初嗎?以演唱會方式辨活動,宣傳固然夠力,聲勢當然也不可小覻,但當「演唱會」本身的效果蓋過原本想傳達的主題時,這樣的宣導方式本身就是種失敗! 現在不管看那一家新聞,甚至連談話節目、綜藝節目,或多或少都會提到全球暖化的問題和影響。但很多人看到新聞,或相關報導後,就像是在看火星的新聞一樣,壓根沒想到這是自己身邊的問題,自己也應該為全球暖化出點力氣。 隨便舉個例子來說好了,府上會不會24小時開冷氣?開冷氣有沒有配合一台電扇做空氣環循節能?半夜不熱了,會不會關機休息?家中是否都採用省電燈炮?沒人的房間有沒有順手關燈?家中裝潢是否華而不實,又遮光又不通風,造成照明和空調的用電浪費?你現在在用的這台電腦,有沒有設定省電? 如果以上問題您都有注意,我實在感謝您為了我們居住的地球這麼盡心盡力。但我也相信有許多人,都不能在這些小細節上注意,在環境保護上多用點心。當這些人吹著冷氣坐在客廳,看著新聞,指責貢寮海洋音樂祭破壞環境時,有沒有發現另外四根指頭正指著自己。而我覺得最糟糕的,是會支持環保的人是本來就會支持的那些,你不需要去說服他們支持;而不理會環保的人,則是你去說服他們也沒用。這樣一來,所有抗暖化的宣導都等於是廢話,還不如再拍一部像「明天過後」的電影,請他們自己花錢去看。 再來談談「暖化」議題的正反面。 「暖化」現在變成一個神聖的字眼,任何人都不可以質疑他,只要暖化問題所到之處,所有人都要謙恭的退讓。但是,退讓和支持是一回事,有沒有做到是另一回事。我們已經看到太多政客喊著抗暖化,但自己又在浪費能源;我們也看到一堆人參加環演唱會但是又在亂丟垃圾。還有更多的人,對暖化問題朗朗上口,但自己什麼都沒做。 而有另一票科學家,敢冒大不韙,質疑現在支持全球暖化的數據取得有問題。這樣相對的論點,在著名科幻小說家「麥克。克萊頓(Micheal Crichton)」的小說「恐懼之邦(State of Fear)」中,有著簡潔清楚的說明。此外,也有許多科學家很認真的在挑戰全球暖化的真實性。在看過正反兩方的數據後,我不得不承認,全球暖化一事到底有沒有現在宣傳說的那麼嚴重,並沒有一個非常可靠的科學支持,現在已經淪為科學家之間的口水戰。而在環保的義旗之下,現在這些質疑全球暖化的科學家們,沒有太大的發聲空間。 你想著:「奇怪!?我不是為了支持環保和抗暖化而作此文嗎?怎麼我又在打自己的嘴巴,說也許並沒有全球暖化這回事。」是的,我曾為此問題苦惱不已,我很煩惱我支持的事情,是否只是受了煽動或是被人欺騙了。但我把這個問題向內人提出後,她一句話點醒了我:「何必管他全科學證據真的假的,環保是正確的事,就應該要做。」 這句話對我來說實在是暮鼓晨鐘!是啊,我管他科學家的口水戰做啥?我又何必在意新聞用一些恐嚇性的口吻,報導甚至誇張的渲染全球暖化的事。如果我保護環境是正確的事,那我就應該要做下去。這無關新聞議題,也無關什麼政治口號,而是正確的事,我們就應該持續的做下去,讓這樣的動作,納入我們習慣的一部份。 順便再題一點細節:如果一些大地方做不到,至少在自助式的速食餐廳用完餐,記得花點時間把垃圾分類丟進去!有些人習慣實在太差,在室內用餐的地方如麥當勞,丟垃圾時根本不分類就亂塞一通;在一些戶外用餐的地方,如露天咖啡座,連垃圾都懶得收!直接放在桌上讓服務人員收拾,有時根本來不及收拾,就被風吹得滿街都是。這樣的人別說環保了,連公德心都沒有!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