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10 00:05:48瀏覽10118|回應21|推薦122 | |
茂林國家風景區範圍廣闊,橫跨高雄市桃源區、六龜區、茂林區,及屏東縣三地門鄉、霧台鄉、瑪家鄉等六個鄉鎮之部份行政區域,面積約59,800公頃,形成南北向之狹長地形,為東高西低的斜面山麓地形,分屬於阿里山山脈、玉山山脈、中央山脈,東面為秀麗的山巒起伏綿延,西面則是較為平坦的山地,點綴著果園和田園景緻;而荖濃溪、濁口溪、隘寮溪三大溪流穿梭其間,形成曲流、環流丘、飛瀑、縱谷等自然景觀。 離開了多雨的北部,竹子與一群老朋友舟車勞頓來到了高雄,夜宿六龜荖濃溪畔的扇平山莊,享受遠離城市的悠閒。一早在晨曦微露、蟲鳴鳥叫聲中醒來,枯水期的荖濃溪蜿蜒緩緩流過,很難想像每逢颱風來時,它又像個暴君似的大肆摧毀與破壞!對岸的十八羅漢山與荖濃溪相偎相依,在晨光中顯得那麼寂靜安詳。 早餐後我們分乘兩部小巴士離開了扇平山莊往茂林駛去,沿途的台27公路歷經八八風災的蹂躪後變得柔腸寸斷,大部份路段還在修復中只能維持單向通車,因此無法行駛大客車,路面也頗為顛簸。 「新威景觀大橋」位在台28線45Km處,橫跨荖濃溪兩岸,位於六龜大橋與大津橋之間,連結了台28線及台27線和高雄市美濃、六龜、茂林,以及屏東縣高樹、大津的交通,縮短了茂林風景區與高雄各地區的交通時間。 新威橋採外傾式鋼拱設計結構,並特別設計為紫斑蝶造型,還設置有夜間照明, 讓它兼具交通與觀光的功能。當晚上藍色燈光閃耀時,遠遠望去,整座橋就宛如蝴蝶的翅膀一開一合,非常美麗。 以下兩張照片為行進中的遊覽車上所拍攝,玻璃上有髒污所造成的瑕疵無法除去,不過仍看得出來鋼拱為外傾式設計,像蝴蝶的翅膀非常別緻。 但就在新威大橋完工通車前不久,卻面臨了莫拉克風災的肆虐,荖濃溪沿線橋樑一一倒下,就只剩下這座新建但尚未通車的新威大橋在滾滾洪水中屹立不搖,在救災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大津橋,連接屏東縣高樹鄉,橋的這端通往茂林 車子進入茂林國家風景區,行駛在崇山峻嶺的溪谷間,路旁偶而見到風災時破壞的景象,而原先的「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也在莫拉克風災時整個被沖毀,現在的茂管處已暫時搬到三地門掛牌營業,當我們的車子經過遊客中心遺址時,不禁要感嘆大自然力量之偉大,而人,是無法勝天的!(請見管理處圖片:http://www.maolin-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4002441) 藍天白雲一路追隨我們在蜿蜒的山間迤邐,叫人身心舒暢無比,群山時而壯麗巍峨、時而柔美秀逸,讓人不得不讚嘆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山路兩旁九重葛和豔紫荊夾道開放,似乎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蛇頭山位於鄉道高132 線12km附近,在往多納里必經之路上,與龍頭山的距離很近,也是一個典型的環流丘地形。這裡與龍頭山不同,因滑走地的土石堆積與蛇頭後方的山丘形成癒合相連接,而形成今日的酷似百步蛇頭之地貌,與龍頭山分置兩旁相互輝映,是國內少數僅有較完整之珍貴曲流、環流丘地形、地質景觀。 一行人終於來到位在青山翠谷間的多納部落,迎接我們的除了是湛藍的天空和濃得化不開的山林氣息,一株花開滿樹的粉紅風鈴木遠遠向我們招手,有點納悶,11月的粉紅風鈴木竟然開得如此燦爛? 茂林區的原住民以魯凱族為主,根據霧台鄉公所出版的資料記載:「據先祖口傳,魯凱族自古發跡於高雄、屏東、台東三縣交界山區,歷經遷徙流離而分為三大支族,一支族西遷高雄茂林區,一支族南遷北隘寮溪上游,另一支族東遷台東大南舊社」。 多納為魯凱族村落,是茂林區唯一沒有遷村的部落,因此居民大多世居於此,而保留了魯凱族多樣性的文化。 今天為我們導覽的是一位部落青年,帶領我們漫步在初冬悠閒的多納部落裡,解說著魯凱族的歷史文化和風俗民情。
魯凱族的基本信仰為祖靈崇拜,其中以百步蛇最受魯凱族人尊崇,在傳說中,魯凱族的祖先為百步蛇所生,所以是祖靈的象徵。這種觀念,處處表現在魯凱族人的生活器物裡,不管是家屋的裝飾、身體的刺青、衣服上的圖騰,或是陶壺紋飾,都隨處可見。 在傳統的社會中,魯凱族有階級之分,分為頭目、貴族、世家和平民四級。在這樣的階級制度下,所有土地歸頭目所有,所以頭目可以向平民徵稅或指派勞役。而貴族僅具有階級地位的象徵意義,平日仍需耕種,但不需納稅。平民若想提昇地位,可透過增加農產及通婚等方式。 ↓這是「貴族」的家,門口才可以張貼著獵物的圖像 ↓一般平民的家 豐年祭是魯凱族最重要的祭典,於每年的八月十五日舉行,每當這個時候,整個魯凱族部落總是非常熱鬧,籠罩在一片歡愉的氣氛中。祭典主要在祈求小米等農作物的豐收,但也同時是祭祖和男子成年禮舉辦的時間。 在豐年祭裡,最受矚目的為盪鞦韆的活動,過去,盪鞦韆僅於大頭目女性的婚禮舉行,但後來,大頭目讓全族人共同參與這個活動,是青年男女接觸的好時機。 豐年祭裡,最受矚目的盪鞦韆的活動會場 射日英雄雕像 多納附近一帶盛產粘板岩,村民於是就地取材,堆砌成石板屋,由於石板屋防風防雨,且十分涼爽又耐用,一直是魯凱族人建築居家的材料,也因而成為多納最具特色的文化表徵,來此不僅可體會魯凱族文化風情,也可欣賞秀麗的風光。 石板屋所用的石材,是以黑灰板岩及頁岩為主,採集回來後,需經過簡易的處理才能製成片狀的石板,而搭建成風味獨具的石板屋。由於現在原料較不易取得,傳統的石板屋又不易搭建,因此現在魯凱族人大多居住在改良的石板屋裡。
"用石板 堆砌童年美學 以石雕 刻琢學習歲月" 多納有著最美的魯凱風情,堪稱是最幸福的小學 部落最裡面是一條野溪,以前是「多納溫泉」的所在地,深受歡迎 現已遭受損害,禁止遊人進入。 魯凱族部落老婦人,在自家開設小吃店,看我們大批遊客走過,仍不忘大力兜售自己種的農作物~佛手瓜和芋頭地瓜等。 坐在家門口的魯凱族美少女輪廓深隧、皮膚黝黑,我徵得她的同意將她拍攝入鏡,而這位不知是她女兒還是妹妹的小女孩,比出2隻指頭似乎在向我抗議,真是不好意思呢。
今天的陽光非常耀眼,廣場的一隅見到有族人在晒著農作物,上前去問個明白,原來是咖啡豆,就種在附近山坡上。 這家人靠著自種的咖啡在部落裡開起了咖啡店,聽說口味不錯,還吸引了平地人千里迢迢上山來喝咖啡,店裡還售販著農作物和族人的手工編織藝品等。 ↓魯凱族人的主食~小米 在手工藝品方面,魯凱族也有很傑出的表現 尤其是女性的刺繡、編織 魯凱族傳統服飾(女性) 百合花是魯凱族的另一標誌 難得來此一遊,為了幫助部落的經濟 我們一行36人買了30杯咖啡,讓年輕的老板夫妻忙得不可開交 離開了部落,我們驅車前往台灣最高且最長的「多納吊橋」。 多納吊橋~位於進入美雅谷入口前約200公尺,位在萬山和多納之間的kubia龍頭山,往多納上方一座很高的吊橋。 從日治時代這座橋就是茂林區的人尤其多納族人必經的路徑,全長232公尺、高103公尺,它是多納人起步發展很重要的橋樑,有著數不清的情侶與親友在這裡灑下淚珠,期望外出人能平安歸鄉,所以這座吊橋充滿了許多轟轟烈烈的故事。 從1,20層樓高的吊橋上俯瞰環流丘地形和龍頭山 吊橋上竟然還可以騎摩托車,可嚇壞了我們這群台北來的「都市聳」 台灣有二十處紫蝶幽谷,最大型有四處,而茂林是其中之一。「紫蝶幽谷」並非地名,而是研究蝴蝶者用來指稱越冬型的紫斑蝶冬天飛往溫暖的地區群聚避寒的生物現象。每逢冬季在長滿著茂密枝葉蔓藤糾結的避風山谷內,懸垂的枝條掛著滿滿的紫斑蝶,群體蝴蝶隨著陽光的游移造訪,紛紛展翅翩翩,形成遮天蔽日的漫天飛舞,蔚為奇觀。 自97年以來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每年12月至翌年3月,每星期六日都會受理遊客網路預約賞蝶活動,透過生態解說員的解說,讓遊客瞭解並觀賞到世界級的蝴蝶景觀,獲得廣大好評與迴響。 很可惜今年由於暖冬的關係,我們在11月上旬到訪時,尚未出現大批紫斑蝶回來過冬的訊息,茂管處今年賞蝶活動自12月8日開跑,至明年3月31日止,有興趣的朋友請洽茂管處官網:http://www.maolin-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3000786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關於魯凱族:http://www.tacp.gov.tw/home02_3.aspx?ID=$3021&IDK=2&EXEC=L
交通路線: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