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27 00:03:36瀏覽3868|回應21|推薦115 | |
11月的南台灣絲豪感覺不出秋冬的蕭瑟氣息,嬌豔的九重葛燦爛的綻放著,太陽依舊高高掛,典型的秋老虎氣候。我們一行人從台北舟車勞頓沿著二高來到了高雄大樹,過了美麗的斜張橋,高度近七十公尺的「佛光」地標,巍然聳立著。 佛陀紀念館自去年12月25日落成以來,已成為南台灣的熱門旅遊景點,車子進入宏偉的山門,兩邊停車場早已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車輛,工作人員在太陽下忙著指揮車輛和行人的進進出出,川流不息的遊客魚貫進入參觀、禮佛。 佛陀紀念館興建緣起1998年星雲大師至印度傳傳授國際三壇大戒,當時西藏喇嘛貢噶多傑仁波切(Kunga Dorje Rinpoche),感念佛光山長期為促進世界佛教漢藏文化交流,創設中華漢藏文化協會,並舉辦世界佛教顯密會議,乃至創立國際佛光會等,是弘揚人間佛教的正派道場,遂表達贈送護藏近三十年的佛牙舍利心願,盼能在台灣建館供奉,讓正法永存,舍利重光。 佛牙舍利於1998年來台,暫時安置於佛光山,幾經覓地波折,終於在2003年選定佛光山東側址,舉行安基典禮,2011年12月25日竣工。 佛陀紀念館坐西朝東,佔地總面積約100公頃,自安基至竣工歷經9年。主建築位於中軸線上,從東至西依序有禮敬大廳、八塔、萬人照相台、菩提廣場、本館及佛光大佛等,另外南有靈山,北有祇園。
穿越山門,大家眼睛為之一亮,一座雄偉開闊的禮敬大廳就矗立在我們面前。 禮敬大廳門前有兩座雕像群,分別由1隻大獅、4隻小獅及1隻大象、4隻小象組成,大型獅、象高約5公尺,寬約6公尺。說明佛陀乘白象入胎降誕,左為獅子,代表佛陀的般若法音,用以闡揚佛陀法義。 禮敬大廳,意為「禮敬諸佛」,信徒先在此安頓身心,再走「成佛大道」,抵達佛陀紀念館本館進行禮佛。 禮敬大廳內部設有滴水坊、客堂(接待、詢問處)、育嬰室、無障礙廁所、攝影、展示區、簡報區、美食區、佛教藝文流通處、寄物區等多功能服務設施。 一進到大廳,充足的冷氣讓人頓感清涼許多,可是卻是人聲鼎沸像極了百貨公司週年慶,一點都不像莊嚴的佛門淨地(阿彌陀佛,請恕竹子不敬!),這裡也有星巴克和7-11,不過都是販售素食產品,很想買一杯咖啡喝,但因為是團體行動,停留時間有限,只能加快腳步、走馬看花的邊走邊拍了。 步出了禮敬大廳,不知是大佛的熠熠金光、還是高雄的嬌陽太熱情了,讓人睜不開眼呢?連接著筆直平坦的成佛大道,莊嚴宏偉的佛陀紀念館呈現在我們眼前。 成佛大道兩旁有八座不同功能的塔,象徵佛教基本教義「八正道」 八座塔外形及工法相同,皆為方形七層樓閣式,高37公尺。八座塔名稱分別為一教、二眾、三好、四給、五和、六度、七誡及八道。 每一座塔內都有不一樣的主題,如星雲法師的一生介紹、陳列文物及書籍、有關佛陀的紀念品等,只是礙於時間短促,無法一一入內參觀。 南北廊道~高雄天氣炎熱,館方為了體恤參佛者日曬雨淋之苦,在成佛大道兩旁另蓋了遮風避雨的南北廊道直通本館,所以又稱「風雨走廊」。 當信徒走過風雨走廊,映入眼簾的是廿二幅由藝術家施金輝創作的巨型浮雕作品「佛陀行化圖」,介紹佛陀覺悟成佛後,以身示現的慈悲與智慧,協助眾生離苦得樂的行化過程及度化的故事。
連接八塔長廊的圍牆壁面,有72幅以畫說法的《護生畫集》浮雕及14幅《佛光菜根譚》偈語,總計86幅護生圖浮雕。 菩提廣場外牆有四十幅「禪畫禪話」彩繪浮雕,圖文並茂的述說著禪門故事,每一則都富含禪機與哲理,可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成佛大道與八塔之間的中央區,庭園規劃整齊、綠草如茵,草坪上種植了成排的菩提樹,傳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所以在印度又有「聖樹」之稱。 「菩提廣場」可供萬人以上集會。廣場兩側分別種植小葉欖仁樹,樹下有「十八羅漢」尊像,分別是佛陀十大弟子,加上迦留陀夷、賓頭盧、周利槃陀伽三位尊者,以及降龍、伏虎羅漢。另有三尊女性羅漢——大愛道、妙賢和蓮花色比丘尼,象徵佛教倡導「男女平等」的精神。 佛光大佛設於主館後方,為佛陀紀念館的地標,通高108公尺,像高50公尺,採用1,872公噸銅鐵建造而成,為世界最高銅鑄的青銅座佛。 星雲法師並發起「百萬心經入法身」活動,集百萬人抄寫好的心經,永久奉納在佛光大佛的佛身內。 而「本館」是佛陀紀念館的主體建築,也是供奉佛陀真身舍利之所在,代表「本師釋迦牟尼佛」。 本館高度約50公尺,佔地4000坪,塔身設計為覆鉢式,以黃砂岩為基座外飾,塔身則為鏽石。本館內部地下兩層,地上五層,除供奉佛牙舍利外,另設有可容二千餘人集會的大覺堂及多功能的展示空間。 基座四隅有四聖塔:觀音塔、文殊塔、地藏塔、普賢塔,而四聖塔不僅代表著四聖諦,塔內各設有四大菩薩聖者的造像,讓世人了解悲、智、願、行的精神宗風。
「本館」是佛陀紀念館的主體建築,主要殿堂有:金佛殿、玉佛殿、舍利殿、觀音殿、四常設展等,二樓除了大覺堂,還有四個美術館。 四常設展:佛教節慶、佛陀的一生、佛光山宗史館、佛教地宮還原。 「普陀洛伽山觀音殿」~主要供奉一尊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由琉璃藝術家楊惠姍所創作。大眾於觀音殿除了禮拜觀音,亦可祈求大悲咒水,觀音兩側的善財與龍女會緩緩行至觀音身旁取過大悲咒水注入瓶中。殿內四周壁面光潔明鏡線刻三十三尊觀音,觀音姿態各一,或坐或立,以多層光影示現重重無盡的「華嚴世界」。一尊觀音,萬千慈悲身影。(觀音殿內禁止攝影) 「佛教地宮還原」展區~地下設有地宮48間,裡面收藏各種與佛陀有關的聖物。 此區模擬中國大陸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地宮,特定複製整套地宮文物,還原現場情形,並展出集自世界各地的地宮文物珍寶。 「佛光山宗史館」 此區以了解星雲法師成長背景為架構,透過沙畫藝術、歷史照片、影像與文物,加上模擬具有代表性的實景,並讓參觀者了解星雲法師如何將佛教帶往現代化的新里程碑。 佛光山自一九六七年開創以來,星雲大師始終依佛光山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為目標,將人間佛教及淨化人心的佛教事業弘揚於五大洲,將佛說的、人要的、善美的、淨化的佛法,深入每個人的生活中。 星雲法師的蠟像,做的超逼真的。 還有,全球第一部佛教4D電影的「佛陀的一生」,因為我們參訪時間太短,所以無緣觀賞。 誠如星雲大師所說「佛陀紀念館的建築,可以說是從「有我」到「無我」,從「有相」到「無相」,這其實也是佛陀對我們最好的教化!尤其佛陀一生倡導眾生平等,在平等的精神之下,人類追求和平的目標才能達成。佛光山興建「佛陀紀念館」,正是希望透過供奉代表佛陀威德、智慧的法身舍利,讓人們在禮敬佛牙的同時,能夠開發自己清淨的佛性,並為人間注入善美與真心,帶來社會的安定與和諧。」 由於此次是參加同學會活動,因此停留時間不多,無法仔細參觀,只能拿著相機拍了一些照片,而佛陀紀念館為莊嚴聖明之佛教淨地,竹子不敢胡言亂語,為了怕出錯因此本文內容大多出自於官方網站,如有不妥或冒犯之處,還請留言指正是祈! 資料來源:佛陀紀念館
~~~~~~~~~~~~~~~~~~~~~~~~~~~~~~~~~~~~~~~~ 後記: 竹子衷心的感謝朋友們這一年來的加油與鼓勵!最近發文速度雖然較慢,但對部落格的熱忱依然不減,值此歲暮年終,謹祝各位朋友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