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2/19 21:22:16瀏覽688|回應0|推薦0 | |
陳思緯老師的提醒: 因應《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去年修法實施,IWIN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下架網路平台的成人遊戲圖片,引發 ACG 愛好者擔憂,立委呼籲,IWIN 和衛福部需重新檢視處理流程。對此,IWIN 表示,目前依該條例處理的圖像案件不到 5 件,3 月將邀集各方開會,重新檢視圖像認定的標準。 對此,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強調,包括兒少性交易防制條例、以及之後修正的兒少性剝削條例,都明文禁止 2D、3D 等兒少裸露色情影像,法已行之多年,不是今天才有。衛福部 3 月底會召集專家會議,由政府代表,業者、兒少專家團體代表約各二分之一,討論出認定標準,以利後續創作者可循。 至於標準怎麼定?張秀鴛說,劇情文字、外觀等皆可討論,例如師生戀漫畫,學生以腳觸碰教師性器官,就是明顯違法。衛福部將透過會議取得認定共識,避免後續又有業者或創作者「踩雷」。 事件起因於知名網路平台 PTT 上月接獲 IWIN 聯繫,指稱版上討論成人遊戲的文章疑似違規,因此配合下架,由於依兒少性剝削條例可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徒刑,罪行不輕,加上衛福部指稱「虛擬性影像」是禁止的項目,因此引起二次元創作者恐慌。 立委范雲說,兒少性剝削條例修法目的,是為了保護真實世界的直接被害者,但 IWIN 的執行是在缺乏事前與事後的溝通與明確行政規範下,擴大包含沒有直接受害者的二次元創作,她認為不妥,呼籲衛福部協助 IWIN 回歸創設時的分級輔導。 立委林月琴指出,IWIN 較有爭議的是執行過程,2023 年兒少性剝削條例修正時,沒有想到 AI、虛擬問題,建議 IWIN 應邀請各類型創作者討論,不要讓原創被消滅。 IWIN 執行祕書劉昱均指出,IWIN 是接獲民眾申訴才會處理,去年 12 月至今累積近 2000 件圖像申訴案,不到 5 件是被依兒少性剝削條例處理,這些案例主要是涉及兒童性相關行為的圖像,目前已擱置有爭議案件。 報導原文網址:https://reurl.cc/rroN6Z 虛擬兒少色情問題 標準不清 法界質疑擴張解釋 繪師憂創作自由 兒少性剝削條例修正後,衛福部認為,兒少影像無論是真人或人工智慧製作,只要會讓人聯想到性就不應散播。法界則認為,該條例法規看不出有處理虛擬問題,衛福部稱涵蓋虛擬或二創範圍,恐有擴張解釋疑慮;業界繪師也擔憂,虛擬角色定義太困難,若標準不清,恐導致台灣 ACG 產業市值蒸發。 承萬法律事務所律師蔡尚謙指出,刑法基於謙抑性、明確性原則,應從嚴解釋構成要件,不能浮濫籠統加以處罰,兒少性剝削條例雖然有加上「引起性慾」的規定,也僅是比照大法官釋字 407、617號對於「猥褻」定義的用語,並非在處理虛擬兒少色情問題。 蔡尚謙強調,虛擬影像沒有受害人,現實中並無兒少受到傷害的情況下,主管機關逕自認定並擴張解釋,對言論與思想、創作自由會產生箝制效果,而言論自由本應最小程度限制,兒少固然不應該作為性的客體,但政府不能因涉及兒少權益就無限上綱。 知名繪師仙界大濕認為,定義虛擬角色是否能被劃分為兒童色情範圍太困難,繪畫風格千百萬種,若將兒童定義為「4 頭身以下、大眼睛、身體矮小」,Q 版圖片或大頭玩偶也有違規之虞。 「最好的作法就是不要去定義,創作是主觀自由的」,仙界大濕說明,藝術表達與主觀認定無法公式化,兒童與青少年、成年的界定難以在創作上實行,同一個作品在台灣人、日本或歐美民眾眼裡的年齡本就有所不同,不同種族、思想、環境等等都會影響主觀美感,政府不應把兒少保護的責任丟給創作者。 創作者陳先生說,只因衛福部主觀認定,作者還沒論述作品角色是否已成年,就有遭到刑罰之虞,他擔心,平常創作的圖畫除會受檢舉、歧視,原本在創作自由上對執政黨相對有信心,但這次事件後卻令人感到相當恐慌、失望。 報導原文網址:https://reurl.cc/M49nyK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