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8/30 14:07:56瀏覽1813|回應5|推薦44 | |
我不是我的名字 我不是我的大腦 我不是我的思想 我不是我的感覺 我不是我的情緒 我不是我的身體 我不是我的意識 我不是我的經驗 我不是我 我不存在 我是誰 誰是我 何來有我 ? ? ? 每個人從一出生,似乎就開始被定位了。性別,血型,星座,生辰八字,姓名,身材,長相,膚色,族群。在命盤上,好像都先被註定了,還可以預知往後。 據說,我們就是這樣帶著輪迴的記憶,未完成的功課,將要學習的功課,前世與他人的關係連結,選擇這樣的父母,這樣的身體結構,在這特殊的日子跟時間,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裡。 在胚胎成長期,我們就可以聽聞外在的聲音,感受到母親的身心狀況跟意念。即便隔個肚皮,我們也能感受到外在環境的氛圍,感受到每個說話人的語氣。 出生後,這個家庭結構組織,父母親、手足、或其他親屬或照護者的身心狀況,家庭背景,往後每一個居住地點環境,學校學習環境,同儕團體,所參與的各種社團,到後來的各種工作環境,人際互動,工作性質與要求。一旦結婚,又踏入更多家庭結構組織的網。配偶的原生家庭,配偶各階段的成長經驗與調適,自己與配偶原生家庭親屬關係的調適,自己與配偶的夫妻關係調適,自己原生家庭與配偶的關係調適,自己原生家庭與配偶原生家庭的關係調適。。。當孩子出生時,自己的角色又再度轉換跟調整。。。。我們還可以繼續往下看,當父母,當祖父母,家庭裡有更多成員的進進出出,生生滅滅,不管是家裡,親朋好友,還是外面社會團體,我們都會面對各種新關係的組成,舊關係的重組或是離散,最後走到自己的終老。。。。。這還不包括一路走來,大眾媒體跟政治社會文化意識的傳播跟影響。 今天,來講講社會學吧。社會學是什麼?社會學談的就是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整個社會化的過程。這個社會化的過程,塑造了你與我,我們每個人。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成長學習經歷,有同質性,也有異質性。即使出生在同一家庭裡,性別,手足排行順序,年齡,親族長輩,父母的對待方式,也終會培養出不一樣的兒女。 除了個人調適之外,如果再牽涉到各種團體(group)利益互惠(cooperation)或是衝突(conflict),尤其涉及到家族利益,公司利益,政治立場,性別(sex)跟性取向(gender),種族(race)跟宗族(ethnicity)問題,那麼人與人的交流,就會變得更複雜了,社會也就更加分化。 常常,在錯綜複雜的角色扮演與調適之中,我們忘了自己是來完成未完的功課,學習新的功課的。我們完全忘了自己的功課是什麼了。是不是因為孟婆湯喝下了肚,前世記憶就擺一邊了?還是因為我們被各種角色扮演搞昏了頭,已經不知道如何幫自己定位,不知怎麼從困難與挑戰中站起來,從而成長茁壯? 一個社會的形成,除了人民,還需要有規範制度(norms, rules, regulations)跟教化(culture, education),如此才能有系統的管理,傳承,各階層也能彼此分工合作。 規範(norms)是社會上普遍共識的行為準則。例如要排隊上車,排隊買東西。現在疫情影響,人與人保持六呎距離,出門戴口罩,隨時清潔手。捷運扶梯上下,慢的站右邊,行動快的走左邊。嚴格的正式規範,就是法規,法律,憲法。 世俗規範也提供了每一個角色扮演(role and role performance)的範疇與認知。這就是為什麼男女不只是生理上有別,不同社會環境或是宗教信仰也給予不同的定義。為什麼說“郎才女貌”?為什麼高富帥?為什麼白富美?這裡面,有多少偏見?同樣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兒女?我們應該怎麼做父母?怎麼做老師?怎麼做銷售服務員?怎麼做醫生?怎麼做員工?當我們看到老師,銷售服務員,醫生時,我們對他們既定的認知跟期待是什麼?這些認知與期待是從何而來?當對方的表現與自己的期待認知不符合的時候,我們是什麼反應?當我們自己的表現與互動的對方的期待與認知不同的時候,對方是如何反應的? 所以規範除了對角色定位之外,其實包括了世俗的成見,教條,包括了道德跟傳統文化的約束,也包括了家庭的期待。即便每個社會每個文化都隨科技的更新地域的拓展交流不斷地在被衝擊,調適,進化,改變,但是一些基本的原則取捨評估,還是大同小異。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就進入了不同的角色扮演。每一個角色,都需要有另一個人來扮演相對應角色。父母--子女,手足--手足,夫--妻,戀人--戀人,老師--學生,醫生--病人,朋友--朋友,警察--人民/犯人。。。沒有對應角色,一個人是扮演不了這個角色的。這些角色連結互動,有的是平等的(互動的雙方,地位平等),有的是有高低差別的(知識經驗年齡身份地位權力的差別),有的是自主的隨時可以離開的,有的是不自主的或是不能輕易離開的(依存關係或是權力關係)。 怎麼知道如何去演一個角色?這是從人際互動中學來的,從人際互動中觀察來的,從社會文化中教導來的,從大眾傳播媒體報章雜誌書本裡看來的。演得好不好,在於自己是不是相信(belief)這些角色規範模式,是不是尊重(value)這些規範,尊重這個角色扮演。更大存在的,是相對互動者給予這角色的回饋,是鼓勵,是懲罰,還是無動於衷。如果回饋是負面的,也許下次我們會調整,以免再受到懲罰。如果是無動於衷,也許代表我們還可以繼續。如果是正面的,是鼓勵,我們喜歡這種鼓勵,就會重複去做。如此,兩個人的角色對應互動模式便形成了。 我們從一開始嗷嗷待哺的嬰兒,到能坐能爬能站能跑。從一開始只能用聲音跟身體反射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到學會用字眼用行為來表達。從認識環境認識人,跟別人的互動中知道自己是不是安全,是不是被愛,是不是能信任。從你我,到你們我們,到你們我們大家全部。從個人到團體。每一個階段,都代表著不同智力,行為能力,認知,情感與人格的發展。 很多心理學者強調早期兒時經驗會影響未來成年發展。每一個未被照顧好,未被滿足的孩子,每一個受到驚嚇創傷的孩子,都終將成為我們內在小孩,我們的陰影。因為失望,創傷,驚嚇,恐懼,懲罰,讓我們不能養成健全的人格。 然而,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照顧者。如何當父母親?父母親的角色是什麼?先看看自己父母親,祖父母,外祖父母,親戚長輩,朋友的父親母親,電視電影裡的父親母親角色,報章書本裡描寫的父親母親。而自己的父母親祖父母外祖父母又怎麼學會做父母親的?就往家族跟人際關係排列組合繼續往前看唄! 常常,我們就如此輕易接收了父母親的“定義”,父母親的角色扮演模式,去學著扮演我們相對應該扮演的兒女角色。但是當我們不聽話時,做不到父母的期望時,父母是怎麼對待我們的?當發現自己的父母跟別人的父母表現出的角色模式怎麼不一樣時,自己是用什麼心態去面對,去調適? 若自己身為父母,當孩子不吃自己以為的這套時,我們是不是就跳腳了?是不是就開始懷疑了?是不是歸罪於孩子了?當一個孩子凡事聽話另一個孩子完全不聽話時,我們是不是會對孩子開始有差別待遇?還是會耐著性子跟每個孩子建立獨特的互動?當配偶或是父母不支持,或是根本放任不管或是沒空管時,自己是不是會跟配偶或父母陷入對立模式? 在一個大教室裡,一個小學老師要同時面對這麼多小朋友,要在有限的時間裡教小朋友該教的東西,有的小朋友學得快,有的學得慢,有的乖乖聽話,有的不專心,有的動來動去坐不住,有的老想說話。。。老師要如何建立自己跟每一個孩子的關係?如何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老師是一對一,還是一對多,還是老師與學生本就是一個完整的團體關係。這,都是考驗。差別在於,看的是眼前的一個孩子,看的是眼前一堆應該是一樣的孩子,看的是眼前不同程度但大家需要彼此分工合作才能好好上課學習的一整個班級? 記得自己在大學修課時,看到自己這麼辛苦的考上的名校,卻碰到幾位老師上課時如此的浪費時間,不教該教的東西,花大部分時間在點名,或是花大部分時間講廢話,批評國事,表揚自己,然後剩下時間真正教的,並沒有多少。也有一個讓我記憶深刻的老師,他上課講的每一個字我都聽得懂,但是我實在不懂他整體上到底在講什麼?他寫的論文也是如此,堆砌了很多深奧的文字,但是重點是什麼?坐在台下的我曾想,他們憑什麼站在講台上?就因為學術研究有成就,還是社會上有名望?他們有沒有真正學過怎樣教書?我們那個年代,學生是被動的,沒有什麼抗議遊行,老師給多少分,就拿多少分。有時老師給分,不是因為自己考卷或是報告寫得有多好,而是跟老師的交情有多深。 他們珍惜自己當老師/教授的角色嗎?還是濫用老師/教授的社會地位(status)來謀取個人名利?當學生的,扮演學生角色,是跟著老師一起混?還是秉持著自我良心,真要讀懂本科呢? 教育為國之本。不管是人本教育,專業教育,還是文化教育,生態教育,世界體系廣角視野,當教育這個環節垮了的時候,剩下來的,會是什麼? 每個角色,連結著其他角色扮演。例如一個大學教授角色,每天要面對的,不只是教學生,還有應對系主任,學院,校長,同事,同時要在專業領域取得成就,有時在學校裡參與不同小組會議,每一小組都有成員角色的分配,有時也要參與校外學術團體連結。對外,有些人還頂著教授頭銜參與政府決策,企業發展,或是在媒體上發言。這就是從一個角色演發出來的其他角色扮演。這每一個延伸的角色,都涉及到利益跟權力。 這樣就不難看出來,要在教室裡授課教學盡善職守的同時,還要兼顧行政學術專業領域與政策方案媒體曝光,若想在每個層面都做得面面俱到,一定會有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那麽用來做取捨的原則是什麼?是否可以用學術研究地位來取代教學成效?是否可以用政治運作來壓制同儕升遷或是影響系裡的發展取向跟自己的職位待遇? 同理在公司行號職場裡也是一樣。一個職位,延伸出各種人際應對。即使是自己當老闆也一樣。 回到家裡,面對的是自己在家裡的各種角色扮演。身為女人,受限更多。是母親,是女兒,是妻子,是媳婦,是長媳,是照護者,是管家,是保姆,是精算師,再加上過年過節親朋好友,要扮演而且扮好這麼多角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當面對家庭與事業發展不能同時兼顧的困境時,很多人會選擇成全,以家為重。 而有時當自己不能滿足角色的要求,或是受限於角色的揮發時,就會有挫折感。因應時勢有的人選擇堅守崗位繼續忍耐,有的人則選擇離開,不玩不演了,可以吧?! 有時這不是自己喜不喜歡的問題,而是現實問題,或是遵循傳統制約。故而有很多女人,在孩子長大離巢後,在父母或是伴侶離開後,會有很長一段時期,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因為自己習慣扮演的角色突然消失了。而這是自己一生中最引以為重的角色,甚至是唯一的角色。 同理,很多人從職場退休後,發現自己無法適應居家生活,以前面對的那麼多角色扮演突然清空了。有的在辦公室裡官大位大,有多少人奉承,一旦退下,這些阿諛的人都不見了。在家只能習慣性的指揮配偶,讓做配偶的情何以堪? ~ ~ ~ 只要有人與人的接觸,就註定會有互動交流。互動的好壞,決定了下次角色互動的模式,也決定了未來在不同環境與不同人做類似交流的互動模式。在職場有職場的規範與互動模式,在家有家裡的規範與互動模式,跟同學朋友跟陌生人的互動模式又不一樣。 在簡單的社會或是強調同質性的團體(例如學校,軍隊,特殊會員組織)中,規範常是固定的,既定的,不易改變,大家都遵守的,大家也都願意持續下去的。這樣的團體關係是緊密的,向心力強,懲罰也強,但個人自主性就低。反之,當社會越複雜,團體組織規模越大會員來自不同社會層面時,規範的力量就越小,人際關係也就越疏離,個人常常可以決定自己要不要遵從規範,遵從到什麼程度,或是就退出,不需理會。在每個人擴展自我獨立性的同時,人與人的連結逐漸從親密忠誠,退化到工具利益性關係,多以利弊得失為考量,道德情感退為其次。 在我們扮演的各種角色中,我們常會特別珍惜某些角色。因為那些角色扮演的回饋,讓我們開心,高興,有成就感,有自信,或是讓我們覺得自己地位不凡,受到別人尊重。有時候我們也許並不喜歡這角色,但是這角色有社會賦予的既定地位,榮譽,跟回報。在位一天,就演一天唄。反正離開人群的眼光,下了班,放了學,回到自己的空間時,自已可以丟掉這角色,過自己想要過的,做自己想要做的。 一個在學校學習成績老是在及格邊緣,但是體育運動競賽卻特別出色的學生,會用什麼來自豪?一個出身在破碎沒有溫暖的家庭的人,卻是職場裡人人羨慕的能幹經理人,這個人會用什麼來定位自己?一位家庭主婦,全心照顧家庭,配偶,孩子,父母,這位主婦,又用什麼來定位自己?碰到同學會,很多同學光鮮亮麗,事業有成,自己除了管家,沒有其他成就,拿配偶或是孩子出來炫耀,好像又不及其他人,當自己回家後,心態會不會受到影響?還是,乾脆不要參加同學會,免得難堪? 而當一向被捧高高慣於呵斥人的自己,走到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自己是什麼感覺?想要重新拾起自己的角色地位嗎?還是覺得最好沒人認識自己就可以做真正的自己?而真正的自己是什麼? 同理可以想像,為什麼很多人認為衣服是身份的象徵。就算我什麼都不是,但是一身品牌打扮去辦事去逛街,別人還是會對我好一點。應該說,別人對應的,是我外表刻意展現出來的模樣。骨子裡是什麼就不管了,但是,外表的虛榮,別人的另眼相待,會讓自己爽些。 都知道人比人氣死人,但是絕大多數人的自我的認知,是建立在自己的角色扮演上,是建立在角色扮演的互動回饋上。自己到底好不好,有時自己不知道,而是從每一個人際互動,別人的反應來認知,來決定。在每個互動上,牽起了各種情緒反應,我好,我不好,我能,我不能,我高興,我不高興,我羨慕我嫉妒我怨恨,我被傷害被誤解,我委屈難過,我感恩我滿足,我抱歉我失望,我很有安全感我能信任人,。。。。這些情緒是從每一次互動中產生出來的身心反應。 我是誰?誰是我?我怎麼看我自己定位我自己?是依據別人眼中的我,我以為的別人眼中的我,我以為的我,我想我是的我,還是我認為我應該是的我?是我情緒好的時候的我?還是我情緒低落時那個從潛意識裡跳出來的面目可憎的我?我的種種情緒起心動念,是我本就有的,還是種種重複互動經驗累積產生的? 我們一生中人際互動關係越多,扮演應對的角色越多,接觸的社會層面生活文化越多,就越容易有不同的體驗跟認知感覺,也越能有自由意志來彈性調適自己的心態。喜歡的角色,就會演得好些。不喜歡但必須演的角色,做到基本要求就好了。我不犯人,人不犯我。但也有人因為脫離不了角色的要求而過勞死,或是抑鬱生病。 相反的,如果生活就是單一性,沒有什麼多重選擇,角色要求扮演都是固定的,自己就很難覺察自己,因為思想行為都成了既定模式,如此思,如此行,如此反應,如此被反應。甚至心裡合理化,“大家不都這樣過過來的?忍忍就是了。” 有的人走著走著,就走到了困境,即便努力脫離困境,不知不覺中又走到另一個類似困境。好像一直在打轉,走不出方向。有的人走了大半輩子,卻發現,原來自己一無所有,什麼都不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只是一味的做別人眼中的自己。也有的人走到最後,才發現原來自己錯過了很多東西,錯過了生活,錯過了生命。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我就是我,我才不管你怎麼看我!” 對,這些話是沒錯,但是自己不可以做傷天害理之事,自己不可以因為自己的權利與自由而妨礙了他人的權利與自由。自己一定要對自己說的話,做的事負完全責任。沒有承擔責任的能力,就是個魯蛇。 我們真的可以堅持做自己嗎?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到底什麼是自由意志呢? 人為什麼會失智? 當自己放棄自己時,也許遺忘,就成為最好的選擇。 ~ ~ ~ 去年看了凱瑟琳丹尼芙跟茱麗葉畢諾許兩大天后主演的"The Truth"(真實)電影。非常有感。演了一輩子戲的法比安,是個戲精,連自傳都可以造假。她對女兒說:「我情願當一個不好的母親,一個不好的朋友,和一個出色的演員。就算妳不能原諒我,但是觀眾會原諒我!」而劇中呈現的另一個主題是,“記憶”也是虛妄的,所有都是角色扮演。不要相信自己眼見耳聞,不要相信自己以為的! 那麼什麼是真實?什麼是實相? 我們真的知道自己是誰嗎?還是在一次次證明自己“不是”,“這不是我要的”的過程中, 知道自己至少“不是誰”,“不想要成為什麼”? 尋找自己(by Portia Nelson) You say you love me for who I am....(你說你愛我是因為我就是我....) But...who you think I am is not who I am.(但是....你以為的我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我。) Therefore, it is hard for me to be who I am when we are together.... because.... I think I have to be who you think I am.(因此,當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很難做我自己....因為,我想我必須變成你以為的我。) Of course, I do not know exactly who it is you think I am....(當然,我並不能完全知道你到底以為我是個什麼樣的人....) I just know it is not who I am.(我只知道那個人不是我。) Who am I?(我是誰?) Well....(嗯....) Who I am is something I recognize when someone tells me who I am not. (我確認我是誰其實是當別人告訴我他認為我是個什麼樣子的人但我自己並不以為然的時候。) At least, I think that is not who I am.(至少,我認為別人以為的我並不是真正的我。) Maybe who I am not is who I am ! (也許那個不是我的我其實就是真正的我!) If that is who I am.....MY GAWD....you really love me. (如果這樣的我(不是我的我)真的就是我....老天爺....那你真的是愛我囉。) 來做一個練習吧。這是我以前給學生的作業。題目叫做「我是誰?」 在心理分析裡 "twenty statements test" 是很常用的。但是我出的作業比原來的心理測試要來得深入。 請在白紙上劃一條線在中間,區分答案。一邊寫下角色扮演(role identity),一邊寫下感覺情緒(dispositional identity)。根據你現在的狀態,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不要思考,馬上寫下20個答案。答案可以是「字詞」(single word)或是「片語」(short phrase)。請一定要誠實!! 若跟角色扮演有關的(例如我是女生,我40歲,我已婚,我是人事主管。。。),把答案寫在角色扮演欄下面。若跟感覺情緒有關的(例如我很開心,我有自信,我覺得自己糟透了。。。),把答案寫在感覺情緒欄下面。把你對每一個答案的喜惡感,用*和X在答案旁邊標示出來。*代表你喜歡,X代表其實你並不喜歡。用別色的筆,把所有答案中,你覺得最重要,最能代表你(不管是好還是不好)的答案圈出來,這是你的顯性認同(salient identity),可以複選。 看著自己的答案,如果角色扮演的答案多於感覺情緒的答案,這代表自己用社會角色來定位自己,自己是個容易受外在影響的人。若是感覺情緒的答案多於角色扮演的答案,就代表自己比較關注於自己的內在感受。如果正面的感覺多,代表自己比較是獨立自主的人。如果負面的感覺多,代表自己對自己的批判,自己也容易受別人影響。 而自己的顯性認同答案,如果是角色扮演,這就是我們的身份認同。如果是感覺情緒,這就是我們內在的想法。但是如果別人不認同自己的身份或是感覺,自己會是什麼心情?會有什麼反應? 接下來,看著你的每一個感覺情緒答案。哪一個角色扮演答案是跟此感覺情緒答案有關,用第三枝顏色筆把他們連起來,可以複選。 現在把你的20個回答「我是誰」的答案寫在下面20張紙上。在每張紙的頭上寫下你的一個答案,然後開始回想。回想從小到大你所遇見的每一個人,誰影響你的每一個答案,不管是深還是淺。簡述為什麼,他們是善知識(正面鼓勵你),還是逆增上緣(讓你跌倒受傷,還是讓你受挫,反而因此激發你向上)?我們從家人開始,回想你每一個家人,寫下來,再想每一個親戚,朋友,同學,老師,同事…. 舉例來說,如果自己的一個答案是“我很無用”。為什麼這樣覺得的?因為我媽老這樣說我,我老師同學也都這樣看我。那麼,他們為什麼這樣說自己看自己?自己做了什麼?自己能做什麼?以前不能做的,現在能做嗎? 或是,“我很憤怒”,因為我老被同事或同學欺壓,在家哥哥老欺負我爸媽都不管。那麼,他們為什麼欺壓自己?自己做了什麼?自己能為自己做什麼?以前不能做的,現在能做嗎? 這樣一層層看下去,從小到大在每一個年齡階段,是誰影響到我的自我認知?每個人都如此對待我,認為我就是如此?還是有些人對我很好,有些人對我不好。為什麼對我好?我做了什麼才對我好?或是我什麼都沒做但他們就是對我好,他們也一直對我好。反過來,為什麼對我不好?我做了什麼讓人對我不好?他們是一直對我不好,還是只有某些事情上對我不好跟我過不去?他們是只有對我如此?還是對其他人都如此? 再往下去,如果每個經歷每個角色身份可以重來,我會怎麼做?我還會做同樣的行為?還是我會換種方法去改變?我會選擇同樣的角色身份,還是我想換不同的角色? 這個練習需要花一些時間去想去做,這樣才能慢慢看出來,一路走來自己是受了多少人事物的影響,而塑造成為今天的自己。 不全是別人的問題,不全是環境的問題,也不全是自己的問題。這都是因時因地因緣而生因緣而滅。只是在每一個互動中,我們學到了什麼?認知到了什麼?對我們日後的其他互動,有什麼正面的幫助?對我們自己,提供了多少的自我了解? 如果我想要改變自己,我必須先瞭解自己,我是,我要,我想,我能,自己的起心動念,必須先知道自己為什麼走到這個地步?自己哪裡需要改變,要怎麼做才能改變,要怎麼切割才能不讓自己再受到外境的影響? 半杯水。自己看到的是空的一半?還是滿的一半?是只剩一半?還是還好還有一半? 認知視野的不同,決定了人生的高低取向。決定了自己的人生,也影響到別人的人生。 這篇只從社會心理角度來談我是誰。下篇會從意識能量角度來深入。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但,總得先搞清楚山跟水在哪裡,再談見與不見,對吧?! 一切祝福!一切感恩!一切原諒!一切釋懷! 🙏🙏🙏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