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1/28 11:34:38瀏覽26|回應0|推薦0 | |
功德迴向與自他因果(象山慶’24.11.21) 有人說「迴向、讓與、轉施、分享」,詞異而義同[1]。佛教的迴向有二: 自利:迴向於自修成就的二乘涅槃與大乘菩提,如「迴因向果、回事向理、迴生死向涅槃」;這是自業自受,合乎「因果三柱」的通則,較無爭議。 利他:迴向於救濟眾生或淨佛國土,如「回自向他,回少向多,迴娑婆向極樂」,有「自作他受」及「他作我受」的反常[2],其可行性須另說明,尤其末法五濁之造惡眾生「乘佛本願力」而念佛往生的淨土門。 曇鸞師《往生論註》: 云何迴向?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迴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迴向」有二種相:……「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眾生,作願共往生彼阿彌陀如來安樂淨土。「還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眾生,共向佛道。若往若還,皆為拔眾生,渡生死海。……菩薩巧方便迴向者:謂說禮拜等五種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3]…… 道綽師《安樂集》卷下: 一切眾生造業不同,有其三種,謂上中下,莫不皆詣閻羅取判。若能信佛因緣, 願生淨土,所修行業,並皆迴向,命欲終時,佛自來迎,不干死王也。 但以一切眾生既有佛性,人人皆有願成佛心。然依所修行業,未滿一萬劫已來,猶未出火界,不免輪迴。是故聖者愍斯長苦,勸迴向西,為成大益。然迴向之功,不越於六。……一者將所修諸業迴向彌陀。既至彼國,還得六通,濟運眾生。此即不住道也[4]。二迴因向果。三迴下向上。四迴遲向速,此即不住世間也。五迴施眾生,悲念向善。六迴入去卻分別之心。 善導師《觀經疏》: 我等愚癡身,曠劫來流轉,今逢釋迦佛,末法之遺跡。彌陀本誓願,極樂之要門,定散等迴向,速證無生身。 言「迴向發願心」者:過去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隨喜他一切凡聖,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迴向願生彼國,故名「迴向發願心」也。又,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 又,言「迴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迴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迴向」也。 又《往生禮讚》: 至心迴向:流浪三界內,癡愛入胎獄,生已歸老死,沉沒於苦海。我今修此福,迴生安樂土。 所謂專心----若自作善根,及一切三乘.五道,一一聖凡等所作善根,深生隨喜,如諸佛菩薩所作隨喜;我亦如是隨喜;以此隨喜善根,及己所作善根,皆悉與眾生共之,迴向彼國:故名迴向門。 又,到彼國已,得六神通,迴入生死,教化眾生,徹窮後際,心無厭足,乃至成佛,亦名迴向門。 三位祖師所說類似,皆由不捨眾生(未出火界,不免輪迴--流浪三界內,沉沒於苦海。)而將自作所集及他作隨喜之一切功德,作願迴向於一切眾生,以此成就大悲心,同生安樂國。所謂「不求自身樂,為拔眾生苦」,是迴向之本義。雖暫分「迴因向果、迴下向上、迴遲向速、迴施眾生、迴去分別」,而歸於「迴向彌陀」(迴所修業,向所求處)六種,總不外乎「往、還」二相的巧方便[5]迴向,皆為了拔救眾生,渡生死海(愍斯長苦,勸迴向西),成就往生極樂之大益。 總括而言,淨土門的「回自向他」有兩種: 1.迴佛向生--阿彌陀佛久劫修行的功德以「六字名號」迴施於眾生,稱念佛名即得往生極樂;此事此理,在法藏菩薩因地發願修行--若不生者,不成正覺--終於成就阿彌陀佛果地功德,即已實現。 2.迴己向眾--弘願門人以念佛而感應彌陀之功德,迴向於親友,同蒙佛光攝受而得現當二益。就是將我「念佛順佛願」所得一切功德,回施法界一切眾生,以表示念佛之功德,是彌陀所賜、眾生共有,若非眾生配合,互為增上緣,一切事不得成,何有功德 ? 就是說,淨土念佛人的往/還二種迴向,全藉彌陀迴施之弘誓本願力乃得成辦,不可有一毫自力之錯覺(居功伐善)也。如此,亦可展開其心胸,熏習「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的菩薩心。起初是為己: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然後是兼他: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讓彌陀所迴施之功德,平等轉施於一切眾生,分享同樂,既有見證,亦可擴大,所謂「眾燈普照,波光互漾」;如普賢菩薩的普皆迴向: 所有功德,皆悉迴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 與彼眾生,同生西方,同證菩提。這樣的回向乃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體現,一念回向心,為菩薩一切行之上首。在淨土門,迴向者(人)是助緣,加持者(佛)是正因,可說是念佛願生人「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的菩提心;亦可喻為功德放大器,增長功德至無盡。《菩提道次地廣論》: 悉與一切有情,共同以猛利欲樂迴向,令成大菩提因,永無罄盡。……其迴向者,是使 積集.淨治.長養諸善,雖極微少,令增廣多。 將功德回轉向外,與法界眾生同享,有歸向而不散失。《大乘義章》: 回己善法有所趣向。……回己所修一切善法趣求菩提一切種德,……回己所修一切善法願以與他(眾生),……為滅有為趣求實際,以己善根回求平等如實法性 。 有人說,迴向有「自力.他力」兩類,此乃世間的方便/分別說,實際上,是唯一佛(真如)力所成的自/他(機/法)一體、(本覺/究竟覺)不二--佛力不思議[6]。 有問:「念佛功德可迴向其他眾生」,我認為這是假設「眾生的願力,與阿彌陀佛一樣大」?雖然「因阿彌陀佛的迴向,眾生稱念佛名,即得彌陀所修功德」,能否進一步說:「眾生稱名的功德,可迴向其他未稱名的眾生,也得同樣或較少的功德?」 慶答:個己的心力通過諸佛菩薩的願力而轉達於迴向的對方;如天空的陽光通過反射物(鏡)的折射,可照到室內暗處,雖未直曬,卻間接受光。且,功德迴向,於己無損,於人有益,等於加乘(synergy)的擴大:一盞燈,可燃許多燈,卻不減自身光明。因此,正信佛教徒,每做一樁功德,或念一句佛號,就發願迴向一切眾生,這也是悲心、助人;人若有心(願),諸佛菩薩就有感應。 念佛的迴向,常為了「其他未稱名的眾生」也能得「同樣或較少」的功德;這不是假設「未成佛眾生的願力,與阿彌陀佛一樣大」,是經由迴向, 託對方於阿彌陀佛的大悲本願去攝受、護念,我只是介紹人;我念佛所得的功德,及迴向他人的功德,全是阿彌陀佛多劫修行及超世發願(四十八願)所成就,我是被告知(聽聞)而信受而稱名生而受益(現世平安,命終往生),「信願行」三資糧,在我是被動的領受(阿彌陀佛的還相迴向),再轉給他人,這一切是現成的(阿彌陀佛超前布署,久已完成),我隨順佛願而稱名,就自然領受「名號」所含的內外功德;受惠之餘,以迴向某某的形式,讓阿彌陀佛也去照顧他,平等無別的蒙受佛光加披。我雖不了知「迴向」的原理與過程,但相信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智慧與感應,必能滿足我之願、他之利。「迴向」的因與果,皆是佛力的運作,我與他是置身於「迴向」兩端,同等獲得阿彌陀佛的功德冥加之利。 日.良忠《觀經疏傳通記》提及,菩薩慈悲,以己之善根布施他人,成了「熏發」之緣,因為眾生無始已來,多曾結緣,互相繫屬,彼此所修的善根,用以迴向,就建立了恩義相助之緣,於未來世,常能「不捨」眾生,而助令修善得益;且眾生見我,也能敬順受法。迴向的事理,在於「法性平等,自他不二」,「起慈悲心,殷重迴向」「久劫以來,互為恩眷」。日.顯意《觀經疏楷定記》也說「迴向」的作意(意樂),能成就「大悲」之方便[7],其次,可從二門來討論「迴向」的可能性: 常差別門:自業自得,無「他受」之理。 常平等門:諸菩薩常依此門,隨喜他善,即為自善;回施自善,還作他善。若不如此,「佛力、願力」就成了有名無實。 當知我等一念信心,皆由諸佛菩薩回願之力。故今偈中,先請所歸三寶加力,自有隨喜功德之意。……自他萬善,彌陀萬德,同一性故,回向義成。 同以諸佛為師,以法為母,………乃至自/他身口意相應善,即起上上隨喜心。如諸佛菩薩所作隨喜,我亦如是隨喜,以此善根迴生淨土,故名為正因也。如是隨喜,如是回願,方可成滿自利/利他行願故也。……《大品經》云:菩薩摩訶薩,隨喜福德,與一切眾生共之,迴向阿耨菩提。以無所得故,其福德最上第一,最妙等義。 迴向乃從自力至利他的橋樑或昇華。大乘佛教的自利乃為了利他,自他一體而有先後或並行。淨土門看似先自利(往生淨土)後利他(回入娑婆),但,念佛而迴向,即是自他兼利,一起往生,一起成佛。 `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此偈從佛邊說,是佛之功德等施於眾生,加持眾生同等發心而一起往生極樂。四句全是阿彌陀佛對眾生的迴向與勸請。因為此偈是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所作,等於彌陀親說。等施(平等施一切)、稱名(南無亦是發願迴向)即「迴向」--本願念佛門,乘佛願力而直往,不須另迴向也。 我輩只能學佛大悲心,代傳佛所回施之功德以化有緣—自信教人信,大悲傳普化。菩提心、一心、金剛志,皆是他力信,以念佛心感應佛心而成三心。也就是依如來心,聞信而稱名,不知不覺而成大迴向,願往生-願作佛-度眾生之心自然運轉,任運惠施於有緣,此乃他力之法德所然,不可有一毫自力之想。佛以正覺萬德為眾生之往生法體。造罪眾生要對此信樂受持,是難中之難,若非佛力迴施護念,其誰能得信。法藏菩薩因地所發所修的就是「生佛同體,自他不二」之願,成佛所作一切無漏業皆是眾生之物,因為乘眾生之佛性而成就。乘(生佛)不二性,立(機法)一體願,以此功德,平等迴施於一切眾生;念佛眾生之若行若信,無一非彌陀清淨願心之迴向而成就;如是同體不二之果德,共為彌陀名;眾生性德即佛修德,故云「正覺華化生」,同入一法句,曰:南無阿彌陀佛。 而「南無」,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前者含攝後者;也有說「發願」是利己(往相),「迴向」是利他(還相)。因為,依本願而稱名,就個人往生乃自然之所遷,不須回向;若勸人信,則可代為回向。茲引顯意《觀經疏楷定記》作結: 凡夫隨喜回向,亦有隨分自利利他功德勝益。況今三心,功在佛願,學佛大悲,回向發願,即以佛德施眾生故。有緣眾生,必蒙勝益。故知隨喜,回向實義,正在念佛,他力門也。 [1] 澄觀《華嚴經疏》卷二十三,列舉十種迴向,可總括為三:1.菩提:迴因向果、迴劣向勝、迴此向證、迴世間向出世。2.實際:迴事向理、迴差別行向圓融行、迴順理事行向理所成事。3.眾生:迴自向他、迴少向多、迴小向大。慧遠《大乘義章》卷九,迴向三種,與澄觀同。菩薩五十二階位之十迴向位:1.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2.不壞。3.等一切佛。4.至一切處。5.無盡功德藏。6.隨順一切堅固善根。7.等心隨順一切眾生。8.真如相。9.無縛無著解脫。10.法界等無量。見 釋天悅,<《華嚴經》迴向行法之研究以〈十迴向品〉為中心> [2]各家說法不同,龍樹菩薩主張「福德」不可迴向,須「果報」成熟,才能給眾生;但就「共業」的可能性,若彼此因緣具足,於善法有共鳴,則迴向者的善行,能令對方得益。見:釋印融<迴向之初探> ,釋慧通<迴向之研究 ─以《大智度論》為主>,賴賢宗<淨土信仰論之研究:世親、曇鸞與親鸞之迴向思想> [3]又,下文云:菩薩如是善知迴向成就,即能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何等三種: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知進守退曰「智」,知空無我曰「慧」。依智故,不求自樂;依慧故,遠離我心貪著自身。)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拔苦曰「慈」,與樂曰「悲」。依慈故,拔一切眾生苦;依悲故,遠離無安眾生心。)三者依方便門,憐湣一切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故。(正直曰「方」,外己曰「便」。依正直故,生憐湣一切眾生心;依外己故,離供養恭敬自身心。) [4] 《十地經論》卷十所立三道:1.證道,證悟實性之理。心冥實性,無有分別,契會平等。2.助道,六度等資助之行。扶助諸度等行,而資順菩提。3.不住道,方便、智慧並立,不偏不倚。巧慧雙修,不凝滯於任何一處,而遊行自在。 [5] 《往生論註》:「巧方便」者,謂菩薩願以己智慧火,燒一切眾生煩惱草木。若有一眾生不成佛,我不作佛。而眾 生未盡成佛,菩薩已自成佛。譬如火栝,欲摘一切草木,燒令使盡。草木未盡,火栝已盡。以後其身而身先,故名巧方便。此中言方便者,謂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彼佛國即是畢竟成佛道路,無上方便也。………「般若」者,達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權之智稱。達如則心行寂滅,通權則備省眾機。省機之智,備應而無知;寂滅之慧,亦無知而備省。然則,智慧方便,相緣而動,相緣而靜。動不失靜,智慧之功也;靜不廢動,方便之力也。……若無智慧,為眾生時,則墮顛倒;若無方便,觀法性時,則證實際。 [6] 「五不思議」可分兩類:1.佛力--真如力(佛智)+方便力(本願)—何有思議(無作);2.業力--共業互補相成—不可思議(無智)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