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6/07 16:50:47瀏覽114|回應0|推薦0 | |
<自警錄>這是當年學現代禪的聞思筆記,其中的思想觀念未必如法如理;聊為壯年學禪的紀錄,或供大德參考,看過就忘,無須認真。
視上師(身、語、意)如佛:完全的[恭敬]心、最大的[加持]力。於 [師門]有情有義,乃有[傳承]的威神力。 菩薩乃[性情]中人:於無常變化中,排除一切[修行]的障礙。 禪[狂]密[癡]:隨性發揮、任運迷執;敢[拼命]、起[貪嗔]。酒入 愁腸,化作相思淚--[藝]高[膽]大,宇宙第一。 如(盡)所有性:如實的[展現]自我:其實也不難,沒什麼大不了。 樂暢、風趣、不慌亂、不緊張。外:悠閒、散漫;內‧莊嚴、深沈。 於[打坐]讀經、[享受]悠閒之前,自問是否做到:善待[眷屬]、照 顧[同修]、承事[上師]、利樂[有情]? [悟]修:輕鬆、自在,只聽受、不修改;經得起[打罵]的平常心。 豪情千萬丈:[心量]廣、[悲願]深,果敢[受]苦、堪[任]難事。 人生如夢幻,諸法畢竟空,但願我是個[有情有義]的人。 上師[說]了,去[做]就是,不必多[慮];上師沒[教],則[等]而 已,不可多[事]。 [修、證]一如:依循[道次第]而修,所到之處皆圓滿;承認[差別] 相,安住[平等]心--因[在學]而心安:雖自知[離]道仍遠,但每踏出 一步,即是邁向成佛之道。 有淚(苦)往[肚裡]吞!永遠[活力]充沛、[笑臉]迎人--智、仁、勇 兼備,男兒當自強。 凶神惡煞:肆無忌憚、直言不諱--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被 縱容的[無賴]漢! 我若有什麼(佛法的)見解,都得自於上師;此[恩德]永遠也回報不 了,但可[傳遞]給他人。 悟道[前、後]之五項鐵則:遠離[勉強、躁進]之習性/不[壓抑]已 有的情欲/進三步、退兩步之[休息]力/轉進(更高層次)之前,先 回顧(踏實)現在的基礎/隨時洗心[歸]零、從[零]出發。 做[錯]了,被喝斥:糾正其[缺德]與[劣習];無過失,也挨罵:破 除其[理障]與[我執]。 事理(是非曲直)須分明、於[人]無貪嗔:觀[功]不觀[過]。 外物--身--心:以執事(義工)的心情,善盡(家庭、事業)的職責, 死而後已。世俗的[責任]安排好了,則與[我]無關;[一無所有],亦 坦然無礙。得過且過,當下滿足(解脫)。 以[悲憫、同情]之心[評判]人事,勇於喝斥、糾正之。 一念單提、萬緣放下,活在眼前、靜中思維。一切憂悲苦惱、真善 美樂,都是我自己[想]的。 (信解)諸法如幻、業報不失:行善止惡,一心向佛。以[法]為師、 以[道]為親、以[賢]為尊--自成主人。 弟子之格:意願(道心)強、誠悅的(不增減)依教奉行、受得了嚴厲 的[扞捶]、順其[自然]不造作。 聆聽、漫談,提供他多種[選擇];不輕易向他[建議]什麼。 肯定(允許)一切差別相,[心行]平等、不堅持己見--道、義、情、 理、法,每個[層次]皆可安身立命:森羅萬象許崢嶸。 置之死地而後生:隨時可死、再活現成--有[退路],則軟弱;介乎 [得、失]之間,則猶豫不決。 [獨處]時,默用功夫;於[師、友]之前,自暴其短(習氣)。於自我 肯定之中,與修行人[道義]相交,[深度]切磋。 出離心:於[無常、苦]的感觸;唯求[解脫],不求餘物。 打坐,乃為了堅固[只管]的悟見。 傳法老師應[切實]負起[呵護、指導]密一會同修之責:有效的具足 [道基、法器];於[情義]的來往中,加深[傳承]因緣,並培養[出離] 心。 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好人]難為、[善門]難開:我非善類,少惹我! 眼前皆[幻境],此刻即[中陰]--放下、輕安,念[死]無常。 若無[出離]心,所學皆技巧:人生的意願(方向)是什麼?我能為了 [道]犧牲什麼?到什麼程度?[心]真-[事]實、[願]廣-[行]深:發大 誓願,以[激發]潛力--來日無多:[生命]短暫、[輪迴]永續。 量力而為,順其自然:隨順[不可思議]的法界(因果業報)。 最近[道業]如何?有無進一步的[消息]? 烈火[焚身]亦宛然:於行事作務之中[攝心、護念]而無所住--多言 戲論[亂]禪定。 上師[說話]算話,弟子不可有[疑]。只做上師[所教]的功課,而無 [得失]心--修行[成敗]乃上師的事,不必妄自[承擔]、自討苦吃;上 師永遠在頂上,很放心;被打罵,也安心。 能[隨眾]參學,也能[獨處]而安。 如實的[面對]自己,而後以真 實的[自己]面對他人。 通身放下(業習、情緒):十五分內[懺悔、跳出],[久]則[成]業。 大開大合的氣勢:一無所有,白手起家。外在的條件(夠用)適可而 止,其餘的[心力]應用於[化解]內在的苦悶、疑惑;且於[法爾如是] 的無聊中,安然自在。 看得分明(觀),不再思維(止)。 為任何事而[憂怖、煩惱],皆是顛倒夢想;迅速的[察覺、脫出]。 善自護念,不起[負面]情緒。 無[得]無[求]則自然:一切皆是[無生]顯現之遊戲;心無(實在感) 起滅。[執著]少,則[心]清明:蕭然無寄,孑然一身。 [皈依]三寶,乃為了[實踐]佛法;若有[出離]心,一切皆可修正。 做一個[平常、老實]的修行人:進三、退二,休息、再走:退步乃為 了[償還]業力,以退為進--作意的[攝心、用功],又全然的[放下].. ..如此[循環]轉進。 人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自信己意]而不證得。 惡(善)莫大於[造作]、違逆師教(無為、依教奉行);改不了,是業 障;受[棒、喝],業自消。 學上師的[心]:無微不至的[善待]身旁周遭的人。 [依]此[故]彼:我所[看到]的外境,乃[視覺]之幻象:存在的,不 離[主觀]的認識--因[愛]故生[怖],起[貪]則無[明]。由於[渴愛]而 自我保護,不見(感觸)世間之真相--緣起無我。 菩薩是永遠的[學習]者--遍學一切法。 人只是在追求自己的[妄見]與[情執]。苦,是我認定的;若不動念 (起見),則只是些平常事--帶三分醉意,安於無[依]、無[知]之境。 刻意的維持某種[常態]的形象(生存、健康、快樂、青春、擁有..) 乃違背了[無常]的事實。 若志在修行,則躍入紅塵(情慾)的糾纏中,更能透視[世間]五蘊之 過患(殘缺、無常、不究竟、不牢靠)而生[出離]心。 人只是被[知見]與[意志]所操縱的傀儡。人生如戲:演得[逼真]而 心無[執著]。 [外表]敢於放肆、作怪者,[內心]必有所肯定、無礙。 樂、定、 安、明、愛--任性而為,滿己所願。 人生最難的是[選擇],其實也不必:曙色[未明]人皆望,及至天曉 也平常。休息:作意、思慮、計謀、動機的[歇]。 菩薩[悲]深而[願]廣,有教而無類(累):娑婆往來三千度,[學]不 厭、[教]不倦;無法可說,扣其兩端而[竭]焉。 聖默然(持重不語),或法談(呈心所見);為人說法,全力以赴,不 怕[耗氣]傷身。 妄執[身心]五蘊是[我],故眼光[短淺],到處有[礙]--修行人的心 無所住,如[磁浮]之飄空,久旋不止。 學道:於無作意中緩進;從[生活]中學到的,才可深刻入骨。以無 所得之心相處,純是[師生]之情;禪者之境界,超越了人間的情義, 乃共同來自[佛陀]的因緣深切--所到之處皆-隨-便。 自廢武功,信賴上師:以柔軟、空虛、無所見之心,任人調教;上 師替我修行。 修行乃[性情]的陶冶、[感情]的淨化、[心情]的安詳;是柔美、含 蓄、雲淡風輕、談情說愛之藝術,表現於一切生活細節。 [智慧]從關心、探索中成長--真心的疼愛、細心的了解;於[護持] 大眾中[成就]自己的道業。 解脫的條件:任性(情感豐富、自我滿足)-關心(人生的眼光、社會 的歷練) -於[生命之意義]有多層次、辨證性的內省。 感受(體會)上師的心情:[解脫]只是其中一部份。上師如[雪山]之 獅,孑然一身、獨來獨往;越是順(逆)境,捨心(豪情)越強。 依教奉行,乃為了體會[師心]、培養[默契];吟詠上師之<語錄>及 <序文集>,經常[浸泡]在上師的心情裡。 三分[理性]、七分[感性],乃人格成熟的善學者。有[出離]心,才 敢於[批判]世間的人事。以[感性]的語氣,表達[理性]的內容--抑揚 頓挫,令人聽之無厭。 不能[原諒]他人(於人之過惡,起實在感)者,死後於[流光輪迴鏡] 前,亦不能原諒自己。激發、開顯[內在]的熱力與悲心:不論人們做 [錯]了什麼,雖[喝斥、糾正]他,但也永遠深情的[眷顧]他。 內發的[長者]之風:對師兄弟的[關愛]與[體諒],慈悲即是道。 一切時地,[表情]莊嚴;處眾無畏,隨緣自在。於山川日月、男女 老幼、古今中外之[人生]百態中,[正見]般若。 小事有[默契],才能[貼近]上師的心。上師於我之[恩情],深於父 母妻兒。所謂[幸福、安心、至善]的定義:皈依上師、依教奉行。 [業障]即[無知],不會想;唯[願力]可消除之。 先[嚴]後[寬]易感恩,不可[高估]人性的善良。 佛法無多子,只怕你[承擔]不起。不急於[精進]求悟,但依師之教 [循序]而進。向心中的[法界]祈求[意願]之圓滿。 五濁惡世,[人心]險惡:一心向佛者,也須有[處事]之智慧以自護 其身--純陽[金剛]體,[慈]眼視眾生。 以無所得之心[面對]一切,養成[藝術家]的氣質。人生三分[醉], 直覺的活在[自己]的世界。 多情重義,乃人格成熟者[自然]之流露--修行人互相疼惜:同是天 涯流浪(厭離五蘊)人。英雄好漢無人惜,金剛兄弟相惕勵。 世間乃個人心念的反映:恩怨情仇[阿修羅],財色食睡[餓鬼]道。 出家人的自覺:我已於[現代禪]剃度,盡形壽[皈依]三寶;世俗的 家、業、財、情,乃受[上師]付託而代為(照顧)管理,不是[我]的。 於[世間]死了心,乃能遊戲(神變)三昧。膽大妄為、殺盡一切,無 思慮、無概念--不[出]魔界而[入]佛界。生活中每一個細節,都是無 限的莊嚴。 須菩提[無諍]第一 a.出離心:不爭不愛、超然物外 b.平等心: 常自見[己]過,無心論[人]非--[看破]紅塵、[隨緣]度日。 凡夫於[六塵]之欲求,乃增添法--超過[基本]的需求。 一般人習慣以[己意]打算、選擇,並妄自[承擔]其結果,而忽略了 [法界]的決定性--諸法[平等]的無聊。 只管[實踐]已知的真理,不問目前[功夫]之好壞。 活著,只是給人溫暖、對人慈悲,而心中[空無一物];常行普敬, 若無其事的對人好。 逆向思考:不迎合、不輕許,質疑、批判--知之、樂之、分證之。 修行之樂:心靈[寂靜]之覺受、智慧[開顯]之證悟。 活、動:[釋放]活力--說話大聲、動作誇張--高低抑揚有[聲勢]。 十方靈動、千變萬化:乘興、快意、自在、無礙;疾如風、徐如林、 不動如山、侵略如火。現量之[樂],隨心所欲、任性而為--傲慢、無 忌;[狂]而不狷:寧可說[錯]話,也不沈默。大日如來,獨一無二: 飛鶴沖天之志。 志在修行、[憶念]上師;修行第一好、上師可信賴。 知識份子:獨立思考(冥想)、自我負責、賞心悅目、悲天憫人。 不近[人情]的說、聽:見[緣起]即見法(上師)。 但自懷中[解]垢衣,何必人前誇精進;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 浮生誰非寄,心安即是家。 憂(樂)上師之所憂(樂);以師心(意)為己心(意)。心中有[三寶]的 人,與上師最親:依教奉行,心無起滅。 不怕事:果敢受苦、堪任難事;不鄉愿:直言不諱、正理昭然。菩 薩何人哉?有為者亦若是。大器[晚]成、佛化[正]機;未成[佛]道, 先積[福]德。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隨順[因緣]的當下,一切皆絕好。 一念之[轉],立即[成]辦:人在何處,都只是[面對]自己的貪嗔。 突破[理]障:[法]且應捨,何況非法:眼前[諸境]皆幻化。兩頭俱 截斷,一劍倚天寒。 寧可[真]的醜(真小人),不可[假]的美(偽君子)。 不可[好]為人師、[貪]於說法:我也是被[佛陀]所救的人。 知:諸法如幻(放下五蘊)、業報不失(體諒眾生),不起空(有)見-- 只管打坐(心住滅境)。 於[涉入]俗務中[出離]三界。有[道]乃有[情],以道為[親]。 法界[獨白]、呈心所見:[心情]多於[言語]。 十法界、六輪迴,唯[心]所現。 不言過其行、不掠人之美、不自信己意。 減少[俗]緣,住[非家]想:為[道]而苦,才來[求]法。 有否[驚]天地、[泣]鬼神之德行?憨、拙、積[陰德],為[善]不欲 人知。不必[疑、慮],彌陀(法界)自有安排。 滅[情]斷[愛]者,乃有[無我]之深情。 仙(悠閒)、聖(德行)、佛(慈悲)、魔(氣勢)、精(靈變)。 激揚[向道]心、凝聚[爆發]力--現在就去做,沒有下一次。 以[當下一念]為準型,不可等待(保持)什麼因緣(心情)。 淨慮--冥想--深觀--覺悟: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是誰?[快樂] 怎麼生?於[修行]的前提下,有什麼[貪、嗔]放不下?於[無常]的體認 下,有什麼[決心]生不起? 心存[敬愛],則可據[理]而談。 [閉目]養神(聆聽、沈思),乃最[莊嚴]之身相。 常[獨步]於三界:初、中、後[默用]功夫,心無起滅--不看人臉色、 不驚慌失措--鐵中錚錚的人格者。 [動]極動,全無章法;[靜]至靜,都攝六根。 精氣[內]斂,外柔內剛;掃蕩一切,重新建立。 我是[借住]精舍(家庭、世間)的出家人--心心[辭]幻塵,念念[念]無 生。修行乃不離[蒲團]的生活。 自作自受,[因、果]相應。解放、暢快,[實踐]已知的真理。 攝心內觀,不理外境;隨時可死,目中無人。 優越感:初生之犢[不畏]虎,有[撞擊]之樂--[過]正,以[矯]枉。 此事[操之在我],不難;二六時中[不放逸],依教奉行;諸行無常、 輪迴可怖,死期必至,而我未悟道。 皈依條件 a.有[道心] b.自知[無能]為力 c.了解(信賴)上師對 弟子的恩、情、義 d.心地善良(善根):不忘恩負義、不陽奉陰違--如 父子之情:恩[重]如山,而無以回報;但願上師好(歡喜)。 身、口、意[隨順]上師,乃[能]見(聞、覺、知)上師之[所]見--此即 傳承(師徒相應、法界緣起)。 常自問:佛法之於[我]的意義如何?佛經(祖師)這麼說(無常、苦), 我[自己]也這麼想(信解)? 自省:我有[虧欠]他什麼?如此才曉得[怎麼]對他好。 自己有修行,就是[度化]眾生。 想修行,但不付諸實踐,到老一無所成。 雖然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什麼是[善、惡],我也不曉得; 我只是一心信佛、念佛、皈依佛。 具足了[善根]與[信心]而學佛,才不糟蹋佛法。 只是依上師之教[做]去,不必多想--[思慮]成[業],有礙修行。 世俗的快樂(作意、輪迴),不能導致[心念]的止息。 猶豫不決的人,雖有些[體驗],也只是書生之見。 歷盡[滄桑]的人,才明白每一個問題都很深、很複雜、難以回答。 我沒[資格]讓上師教我[心]法;最重要、最幸福的是:成為上師的 [具格]弟子。發奮自強:為自己的[幸福、解脫]而努力;這是我[要] 的、我的[分內]事,須有[擔當]、負[責任]。 不可急:[急]則起[疑],自信[己]意,障礙[師]教。 [疼惜]他人,即是[禮敬]上師。 a.[發心]大、[志向]高,遍學一切法、廣度一切人 b.二六時中關 [心猿],活在眼前 c.道不可修:[知道]就好--不思慮求解、不精進 求悟;[皈依]即是--信靠[傳承],即已生於如來之家,受整個法界之 加持;[因地]已相應於無事、無作、無礙之心境。 不為[色]迷、不受[欲]牽,[身心]不累贅,是很快樂、灑脫的。 三綱領/1.須知[悟道解脫]的關鍵在於:勤觀[五蘊]無常、苦、無 我、空 2.於此有實際的[觀察]、親切的[感悟],不[思慮]而能持續 的深化之 3.生活中常自警惕:每提起此念,立即[放下]萬緣;狂心 頓[歇],類似[秋趁]的心情。 即使是[上師]交辦的事,也不可過於[戰兢、認真、謹慎],應保持 [輕鬆、寬坦、悠閒、隨緣]的心。 充份消化、實踐了[已知]的真 理,才有[基礎]與上師進一步深談;否則,太多的[聽聞、攀緣],是 不敬(惜)法的行為。 上師是平常人,不必[特別]恭敬;但[生死]是 個人的事,修不修、快或慢,悉聽尊便。 信解[緣起],了知[起心即是妄],接下來只要[活在眼前],自然會 解脫。 在佛法大海,我只是一隻[螃蟹];但我不喜歡別人當螃蟹的 [腳],我希望大家各自去做小螃蟹。 佛法是讓人[皈依],不是讓人 弘揚。 修行很難,但想到那是自己[前所未有]的豐功偉業,於是艱 難也就成了充滿[趣味]的挑戰。 即使阿羅漢,也只是[信]佛所說, [自安其心]而已;此外,還有誰能[證明]什麼呢?祖光勉人無諍。 雖然[人生]如夢,但願我是[有情有義]的人。 不怕風雨,也不怕炎熱的太陽;[尊重]真理(禮敬上師),[護持]僧團; 沒有私心,絕不生氣;經常[打坐],隨時保持[寧靜]的笑容--我要[成為] 這樣的人。 [名號]既出,無佛無魔--南無阿彌陀佛。 菩薩是[熱血]沸騰的英雄 好漢。人生就像[租來]七十年的地上權,在別人即將[收回]時,實 在不可繼續[裝潢]。 教小孩[幫忙]做家事,是[教育]、也是[考驗] --他與[父母]的情義。 一切只是[功能]與[現象]的變化,此中並無 [生命],也無[身體]與[意識]--我所了解的[佛法]只是這樣。 主觀、如實,我就是這麼[想]、如此[做]。 只如[眼前]所見,別 無[言外]之意--滿足於事物[表面]的價值。 有[皈依]心者,只是[憨 、癡]的依教奉行;做多或少、做好或壞,下一步該如何、最後的[結 局]如何...他不曉得,也不去想(預設、憂慮);他相信上師皆知、皆 有安排,而輕鬆、迅捷的[走過]一切是非成敗、喜怒哀樂,心中無事 的活在當下;不想去選擇、改變、承擔、完成什麼。 我不是儒、仙 、佛,我只是我--於修行人面前,不[造作]迎合、亦不[自卑]示弱; 隨性、坦然、如實的[展現]。 心中若還[想要]什麼(幸福、智慧、解 脫),則不可能[放下]己意,[任人]調教。 修行就是那麼[平常、踏 實、單純]的事,不必[幻想、期待]。 不計[毀譽],勇往直前:任何 困難、誤會,都無所謂;甘於[永眠在今宵]的心情。 二六時中,心 住[空性],否則必入[輪迴]。 情義,乃[人格]提升的之後展現;有 [情],不必講[理];有[道],自然言[情]。 1.善用[片刻]修禪定,串連成習,則[成就]非凡 2.[事情]雖多, 乃外在的顯現,內心仍可[悠閒]無礙 3.若於[名利]不奢望,雖身處 [要職],亦不貪名逐利。 自己解脫了,一切[人、事、物]跟著入涅槃。 每個人都是[第一] 位--小魚就是小魚--合起來才有教團。 針對[自己]的問題去反省、 求[答案],此乃修行人的風骨。 一切處[自肯、自得],平實的做自 己的事:順其自然、發揮本色、自我批判。 每個人皆有[獨特]的展 現--德行、品格、才學;願他們都成為[達賴喇嘛、鈴木大拙]之類的 修行人哲學家。 只剩下幾年的人生,你最想做什麼?人生苦[短], 何不把有限的[福報]用於[隨興、快意]的生活--以佛法自樂。 不必 急於修行(技術),而應反覆的[淬煉]根本見地,於不可疑處起疑。 從生活中體會的佛經(情境)較真切--事(相)上得悟,氣力強。 三寶 (聖解、玄談)沒打死,不得解脫--我就是我。 足乎己,無待於外: 他人各有其樂處(財色名食藝),不必向他[推銷]佛法--不須被人了解 ,但也不妨滿他之願。 本宗樂於被[批判],深度的批評,才看得出 本宗的精彩:時代性、發展性、對現代人的意義。 見面先打三掌, 若他所說有出人意外的精彩,才向他請教--探求[真理]的熱情:道在 心中,自去[反觀],勿輕信人言,以法(自)為師(光)。 做事,須有 自己的觀點、個性、風格,不怕[上師]喝斥。 立宗:找一個[題目] 與人深談(傾聽、沈思);個人的[看法]不可延伸為客觀(普遍)性。 一處(物)不到(知)一處(物)迷:沈思、好辯、有疑必問,不輕易下 結論。 阿羅漢雖不能[親證]三世輪迴,但可以[現觀]苦之流轉。 快意隨興,[遊戲]三昧:晏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萬行,大做 [夢中]佛事、廣度[如幻]眾生。 上師所引導的解脫之內容:[思想] 正確、[心靈]開放、[情緒]穩定。 佛法是[求]得的--此乃大丈夫之 事(法),豈可[坐待]他人施捨?悟道三要:[出離心]紮實、[向道心] 精純、於[核心體驗]得(會)意。 不斷的[自問]--為什麼還沒[解脫] --與[經典、古德]辯論,以提升[根本]見地,形成[水銀體]。 不與 他人比較,慣於自己[想]通;不在乎他人的肯(否)定,用心於自我的 觀察、確認--自知之明。 [道眼]未明,有何用? 從[般若、中觀]看一切事物:凡[存在]的 必 是被[認識]的,凡可認識的必是[當下現起]的。 道行、智慧,來自 於真知灼見。 上師不鼓勵人修行:1.當[相]即[道],若有智慧,不 必[改變]什麼--我若是魚,也不須修行 2.人不想修行,勸也沒用-- 有道,不必論;無道,論無益 3.求[涅槃]乃人之本能--但須先滿足 其[世俗]之情欲--有明眼人引導,即可如願。[儒、道、釋]皆是向涅 槃之路。 大丈夫的氣概:視死如歸。 講話,先看其[勢面],次聽 其[理路]。 你好、我好、大家好;[真理]送他人,[寬容]給自己。 [小悟]即可,何必斷[三結]?平常、務實的做好[眼前]的事。 鐘鼎山林,各有所好;但滿眾生願,何必論[解脫]?方便即究竟, 世諦(成熟)亦真如。 我的[看法]未必正確,但[忠於]自己的心得與 見地;或可互相欣賞,不須強求其同。 嘴甜、頭軟,膽大、心橫-- 沒原則,看[心情],不可捉摸。活在[眼前]一瞬,餘皆[明日]黃花。 跳出佛教的小圈子,從[一無所有]的零點,重新出發;於士農工商 各行各業之中,默默的從事[溫暖]人間的善行;以通達[內明]之學的 基礎,勤學一切世間法,做一個虔敬的學習者。 [信解]空義,有親 切感,[當下]身心輕安,活在無見解、無結論、單純、現量的世界。 被[喝斥],不退惰;任何情境、事件,皆乃[學習、歷練]的機會, 不可怕[勞煩]。 成功,非我所能;失敗,非我之罪;於緣起(有為) 法而生[厭離]--走到何處,唯一的[身分]是:修行人。 貪嗔[不礙] 悟道,無品[有損]家風。快樂、聰明、有品--很好玩、不求[圓滿]、 不被[了解]。 [修行]看不到,[做人]較重要;人成即佛成,是名[真 現實]。不可以[形而上]的觀念--是因為[喜歡、需要]--來[親近]教團。 [說話]給人聽,千錘百鍊,如[降龍]十八掌;[正理]昭然,六親不認。 任運[隨緣],心無所住,瞬間[轉動]三百六十度,[廣學]他人之美--入 太廟,每事問:既生為人,必有某些[功德]是我可學習之處。 佛法之 [終極]目的是:與樂、拔苦(涅槃);若只依[文字影像]而談佛論道,卻 不能於[日常生活]隨宜指點,未免太膚淺了。 有悲願,必可[散發]熱 力;菩薩是[愛人、傷己]兩頭燒。 大[方向]確定了,即可[任運]放曠 ,只求六十分。 發願[橫超]三大阿僧祇劫,決定[今生]成佛--[精進] 但有假名,[時間]本無自性。 或[拼命]向前,或[閉目]打坐--無懈 可擊。 有長期[思考]的醞釀,才有一念[感悟]的體會。 [尊重]真 理,如大海棉,從善知識的[一言一行]得啟示;不敢讓上師為操勞; 不斷的發現新的[燈塔]而前進。 與[高手]談話:憨、拙、含蓄、內斂。 萬法只是[空氣]作祟:看破、出離、隨它去--流浪到他鄉,重新過日子。 照顧(教團)弟子,乃[良心]應為之事。 若不能二六時中[心住]空 性,念頭起滅,相續不絕,必入輪迴。 內藏[清醒],外示[憨拙]; 自問:此心[安]否?[明白]否?若是,一切皆佛事。 如何[修行]? 做人![世事]洞明、[人情]練達。 三界九地,無處不[涅槃],無須 [改變]什麼--每個人各[信]其所信,而自[安]其心、自[得]其樂。 乘興而為--做什麼事,都不先準備;自我創造,於千變萬化中[體會] 佛法。 人總是被很多[概念]所束縛:殉教-橫死,壽終-夭折,凡夫 而死-成道而亡...這一切有何[貴賤]之差別?人死,何須[附帶]那麼 多價值(實在感)?[概念]虛幻不實,只管[照顧]當下。 待人寬厚, 凡事留三分餘地,讓人悠閒從容。 自卑,是想[改變]自己,[成為] 他人。 三世輪迴之有無,我亦不知(證明);念佛,只是[清淨]的信 心;為何敢於全生命投入?此乃[空]之體驗:不覺得[自己]很重要-- 眼前皆幻境,此身即中陰。 欣賞他人的[優點]而無願,承認自己的 [缺失]而無妨。 禪[狂]密[癡]:如(盡)所有性--豪情千萬丈,男兒 當自強。 古風:不曉得[該不該]給(取),就給予(不取);寧可無知 (厚道),也不貪吝(醜陋)。 天高地坰,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 ,識[盈虛]之有數;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 鄉之客。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 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1.遇到[困難、挫折] 2.找出問題的[關鍵] 3.蒐集[資料],提出 解決之[假設] 3.分析、評鑑,而得其最適當的[方法] 4.實踐、力 行,若有不妥,隨即[修正]。 <羯腊摩經>:勿因[耳聞]而輕信,道聽途說本無稽;不以[傳統]而 妄信,歷代傳說多謬奇;眾生[謠言]不可靠,毫釐之差失千里。經典 所載豈無疑,懾於[權威]非所宜;凡事[合理]乃可信,且須[利]己又 利人;必待[體察、分析]後,才可[虔信]並奉行。
立宗:因在學而心安 有傳承、有教團,在善知識的[引導]下,有信心、受用,依靠。 有方向--[地圖]看清楚了--有意願、已[上路]了,隨順[因緣]而不 造作,就可[安心]了。雖自知[未]至,但自信[可]至;雖非[徹底] ,但很[踏實]。悠閒、從容,不急躁--[急]則起[疑],疑則[自信] 己意。一切只是[平常]事,不必過度的[在乎、期待]。 在學:信、戒、定、慧、慈悲、方便--全方位(永遠)的學習者 安心:無疑惑、無憂怖、無掛礙--學佛之目的 阿羅漢也只是[信]佛所說,自[安]其心-而已。 每天(總體)有進步,就可以了;快慢、多少,無所謂--諸法因緣生 是[藝術]氣質,也是[謙卑]而[自肯]--自知之明。 盡人事,聽天命--問[心]無愧。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但盡 本分,莫問前程。 古之學者為己: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 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無止境--知[止於]其所不知,至矣。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以 有涯隨無涯,殆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知,也 安心(傲慢),為什麼要[掌握]一切? 有[求]皆苦:求知乃造作、 不安。 做到那裡,就是完成;不預設什麼[終極]的目標(境界)。 在學--1.所學的[微]不足道,隨時可[放下],無執、無諍,從零 出發 2.學海(佛法)無涯,故[動力]、發展的[空間]亦無窮。 情感上:成為上師的[弟子]最重要、最幸福。安心、踏實的[具足] 弟子之格,以[無所得]之心,任人調教;有情有義、惜法敬法。 只管[好學、實踐],樂在過程;而不[預期]成果、擬議[聖境]。 不好強、自作聰明,妄想[更上一層樓],取得[最好]的:上師教 一,我添到二、三、四、五....。 上師皆[知],皆有[安排],我在教團(上師的法界)裡,已是被接納 已[得救]的人。 相對(因緣生)的安心,也即是現量當下(徹底)的安心。 一切[理論]皆有破綻,人只須自圓其說、自安(得)其心(樂)。 上師的傳人,須是[菩薩]行者;[道基]若不足,將來必破格--在宗 門制度的保護下,全面性[熏學]內、外功。 於學習之[過程] 1.自我肯定 2.樂(陶醉)在其中,忘了目的 3.漸次 安心。 下一步該如何,不曉得;我將去何處,隨便--心中[無事]的活 在眼前。我既自視為小卒,林下泉邊皆可安。 身心[鄙劣]之人,何德 (能)求授[最高]心法?善用每一片刻(定慧),串習成片:破碎的彩霞, [點綴]成美麗的天空。 不求完美,但無破綻。 已[離]此岸,而未[到]彼岸,身在[汪洋]大海中,正可[全面性]的學 習--此心是否[悠閒、隨緣],不在乎[所學]之多少、高低。 安身立命--明心見性:盈科而後進,勿忘(失)、勿助長。 道基法器乃[悟]前的條件,悟[後]的展現:[悟]只一瞬(剎那),其餘 活著的時間,不妨多學習。 勿為[概念]所束縛:證得[阿羅漢]才安心?此時不安,更待何時?因 為安心故,是[名]阿羅漢。 因在學而心安--離[解脫]不遠,但須經得起[考驗]--於安心(穩定)中 前進;此乃最[善於]學習者,已非[凡夫]--1.有上師(皈依、去向)而安 心 2.無所有(上師、三寶)亦可安。 修、證一如:依循[道次第]而修,所到之處皆圓滿;承認[差別]相, 安住[平等]心。雖自知未到,每踏出一步[即時]成佛。 雖然[人生如夢幻、諸法畢竟空],何妨是[有情有義]的人--[豪情]千 萬丈(大願),[腳步]須踏實(基礎) 一切若為了[道],過程中的[進退、好壞],功不唐捐,勿自我預設。 我只管強化[眼前]該(可)做的,沒時間[雜]用心--我已盡力而為了,未 來會怎樣,不必我憂煩。 要求[完美、圓滿、究竟、自然],也是[薩伽耶]見。
寧可對方[生氣、誤解],也要[暢]所欲(直)言--於[人]批判、於[己] 辨證。 俠義:讓人如沐春風,不必定談[解脫]。 先學[英雄]豪傑, [仁人]君子,次學[聖賢]、解脫者。 心無所[住]者,感官的[靈敏度] 高,一杯[清水]也滿足。 於日常生活中[反省]:這是我所要的嗎? 佛說[緣起無我],為什麼與我所[想]的不一樣? 大條[不甩]:不是比 [見地]的高妙,而是[性情、意志、體會]的深化--敢於[貪嗔]而無礙。 腹有[詩書]氣自華(才氣、學問、社會歷練--賞心悅目),人到[無求] 品自高(自肯、知足、隨性快意--志在解脫)。 我雖無求於人,也不妨 被[利用],給人方便。 外柔內剛--對抗[業力]的方法:發願、懺悔、 放下,輕鬆[隨緣],活在自己的世界。 冷眼[旁]觀、一語[驚]眾:置 身局外,易放空言--含蓄(簡要有力)、冷峻(嚴肅不茍)。 無益不言, 言必有中;有請乃說,說必盡興:不扮[小丑]而取悅於人,不為[奴才] 而委屈於己。 對[權威]的質疑、批評:不斷的[嘗試、求變],以擴充 [經驗]之靈活、豐富;於一切[人、事]有興趣--桀傲不馴、[搞亂]現狀 的邊緣人。 發揮我的[個性]與[風格]:自我摸索、創作--不近人情的 [說]與[聽],尷尬、惹(人)厭。 於一切處[自肯],不為[瑣事]操心。 檢討自己的[優、缺]點--[自知]之明,不在乎他人的[毀、譽]--展現 自得其樂的[傲慢]。 冷、熱之[伸縮]大,心無所住(法、非法);但滿 眾生(人、我)願,於哭歌啼笑之中[體會]佛法。 厭煩、輕蔑、懷疑、 批判、辯論、悲憫--遍一切處(時)如是。 我不與[如來]換:換了未必 更好,自我滿意;雖[渾身]是病,也還是我;孤峰挺拔、敝帚自珍、生 毛帶角,橫衝直撞。上師在的場合,搶拍子說話:不管你們[聽]不聽, 我還是要[說];看不慣,就說了--如實(情、理)第一。 敢、優越、高 姿態、隨性無遮:自暴其短、自傲所長、自安其心、自信己意。 深情 的[關懷],而不濫情的[施捨]:對每一位師兄弟[諫諍]。 我[歡喜]為 之,有什麼不可以?不落俗套、不守規矩,有什麼了不起? 寧[狂]勿 [狷]:進取、過份、大器晚成、被[縱容]的無賴,對[真理]的熱情--初 生之犢[不畏]虎。 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藝]高[膽]大,肆無忌憚。 好!免!我爽!不稀罕!狂妄無知、傲慢無禮--言過其行。 什麼都 不怕,向前行。我[欲]仁,斯仁[至]矣:沒問題! 爭取[發言、沈默] 權--我雖[不如]上師,但我有我的看法。 學者的傲氣:抱[道]自守、 孤獨一生;體制的反對者、社會的(觀察)批評者。 禪[狂]密[痴]:隨 性[發揮]、任運[迷執]--也可以、又何妨、無所謂。 無所[希願]的出 離心、空性見:無(相)願三昧--無[欲]則剛(柔)。 順自己的種性,成 自己的正果-- 我即[大日]如來。 [空]之體驗:無所求、不在乎;只管 [充實]德學、[堅固]法器,而不[期待]開悟。 想清楚:我究竟[要]什 麼?自肯、好學、信賴;不可[好逸惡勞]。 深沈、銳利、冷面殺手: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天大、地大、我也大,我的[心情]不為 任何[人、事]服務。 半涉濁流半席清,倚箏閒吟廣陵文;寒劍默聽君 子意,傲視人間笑紅塵--玩世不恭。 行己有恥、正理昭然,行所應行 、如實而言;不再[忍受]良心不安、猶豫不決之苦--心甘情願,樂在其 中:[主動]的意願、[自覺]的需求:[樂]是樂此學,[學]是學此樂。 十方靈動之[流氓]氣:義理(風度)在先,蠻橫(兇悍)隨之--沉(冷)而 殺(熱)、剛(無欲)亦柔(尊重);瞬間[爆發]力,領袖的[威嚴]:文王一 [怒]而安天下;男子漢[終身]只生氣(拼死)一次;有能力,而內斂;我 非[善、弱]之輩,誰敢[欺負]我!人生不過數十年,何必那麼沒用? 德行[寬容、敦厚],性情[剛烈、強悍]--凡事依[理]而行,[道義]相交 ,有話[直]說;不可[呆]若木雞、[噤]若寒蟬--須信[身旁]必有[明眼] 人,才不至於膚淺。 忘掉(一切)眾生,好自修行;面對[空無一物]的自己,活在[迢遙]空 劫前。悟道之前仍是[在學],不可有我慢--主動向師兄弟[請教]。主持 共修 1.以身作則 2.保持關心 3.擔任[上師]與[弟子]的橋樑。 反覆聽聞(閱讀)上師的錄音帶(著作),記錄、思考、有疑必問,所問 皆與[苦、空]有關。 十項全能:思辨、感受、(辦事)能力、(身相)莊嚴、出離心、善[體] 師意、德行、皈依、信賴、道心。 [正覺]的生活:快樂、智慧、普度(眾生)。 信佛,得[現法樂]住; 不信,亦無損於[法界]。一心念(信)佛,只管生活;其餘的,[佛]自有 安排。 若不是為了[解脫],一切[享樂]皆無意義。 尊師重道、依教奉行、敬業、細膩--貫徹到底。 切磋、批判:想到 就說,說了就放下;[錯]了又何妨,不求[完美]的表達--為什麼執著那 是[我的]話。 [回答]他人的疑問:謹慎、沈思;以免[答非所問]、[誤導]方向。 人生短暫,真心[疼惜]身邊的人--扛著他的[業],傾全力於修行:乃 為了更深入的照顧他的[心]--看破(不執)、悲憫(付出)。不可為了抽象 的境界(有待求證的看法、現象)而忽略了[做人]的責任。 修行之難,在於不願[面對]自己的(習氣)銅牆鐵壁,卻想[依賴]善知 識為你[化解]一切問題。 自行[參訪]:熟讀、思維、統整[上師]的全 套[法藏]。 行(說)所應行(說),隨即[放下],此乃最[自在]的人。 現代禪的[發展]四階段:揚刀立威、[破斥]邪見,於教界[提倡]新時代 的禪法--急流勇退,[潛修]內造--排除[疑、忌],爭取[佛門]正統--回歸 [外禪內密]的本懷,貫徹[生活密教]的宗風。 現代禪最大的潛力是:上師還年輕,仍無止境的[開發]法界的奧祕。 善學者,直探[本源]:大修行者的[心]--生活--教法。 [生活]開懷隨興,[心眼]不離涅槃--靜下心,請人[糾正]我的缺失。師 兄弟互勉:以[道]為重,各盡本分。君子之交淡如水:每個人只是[安分] 的做他[該做]的事。 若無更大的[決心],十年後也只是[這樣]而已。佛法乃[滅]情[斷]愛, 邁向[止息]:於一切處[寂靜、自在]。 每個人的大千世界,只是他[自己]的--主觀[意識]改變,一切皆可能。 [自心]眾生(煩惱)無邊,誓願度(斷)。由來同一[夢]:別業、共業,皆是 [顛倒]夢想:存在--被[認識]--[當下]現起(根境識和合);於此[幻境] 不執著,即是[出離]心。 深心[信、解]諸法如幻、業報不失者,必傾向於:行善、無諍、[皈依] 佛--歡喜的[勸]人信佛、念佛;且不急躁、亦不疲倦--[遊戲]為之。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有[真]者,是[見]盡非真--所謂[真理], 乃[自我]的投射;追求之,即是[渴愛]。 確立[般若中觀]見,不斷的[貫徹]之,即可[質]變--[量]變--質變.... 如此三百次之後,才沒問題。改變、統合、建立[新]思想,且於[消化]、 [實踐]中,一次又一次的感到[親切]--此名為[修行]的經驗。 修行三次第- 1.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於世間(不究竟、不牢靠)死了 心;[修行、解脫]是今生唯一的活路 2.建立、提升[緣起無我]的正見, 並依之實踐(落實於日常生活) 3.隨時(處)考察[起心動念],是否執[實] 、執[我],而不斷的[改革]、放下。 菩薩、阿羅漢之差異:[悲心]大小、[證空]寬狹(毛孔、太虛);即 俗而真,或[捨]俗[取]真;廣觀一切[法]當體即空(否)、當相即道(肯), 或專於[五蘊]無我之深入(警覺--習慣--無作意)。 若[發心]端正、[了解]師門風格,並[遵守]宗門規矩,則於:道、義、 情、理、法每個[層次]皆可安身立命,受[教團]照顧一輩子。 [空]之體驗,乃十方三世無止境,又含攝了[業報]的信解,故不[偏]空 亦不[住]滅,自然[流出]大悲心。 隨緣、順性,皈依(上師-菩薩-彌陀)因緣;其餘的無所謂--安於[如此] 而無事。 於此三事深入體會:上師乃[悲、智]具足的大修行人;[因緣] 深的弟子,才有機會受上師[親自]教導;依教奉行的[貫徹]力,不可無緣 無故[違逆]師教--全面性的[柔順]、皈依:上師吩咐的[大、小]事,皆有 深意。向人學法,須有[弟子]樣:自發的[承事]、[供養],很想為他[做] 什麼;不令上師為我(俗事)操心、說法。 生活即[密教]:工作上班乃[護摩]、開窗閉戶乃[大手印]、跑步爬山乃 [神通]、夫妻之道乃[無上瑜伽]。 修行可[理]入:[思]慧乃遍及,上師的體驗[精緻]而[系統]化,[善說] 道次第。 上師於[思辨、教學]有天份,又得力於[中觀]、[密教]思想、[水銀體] 思考法。又:道心(動力)強,如噴射引擎,於一切[境相]引生[深切]的反 省、思索,並付之實踐。 律[己]從嚴:千錘百鍊的[自我]檢視,發現、修正自己的問題,不等他 人挑剔--自知[過錯]與[不足]而承認、懺悔。最好是排名在[傳法老師]之 末位,[只管]個人修行。 人間無限傷心事,不向[空]門怎得消?天皇老子也[沒辦法]令人快樂, 唯靠[自己]修行,吉人(有道、有德)自有天助。 無功受祿、無德受施、(長期、多次)受照顧而無回報,乃[無恥]之人。 孑然一身:[內心]看破、放下,過[孤獨、寂寞]的生活--魚[躍]龍門, 各跳各的;跟得上,就來。看上師[誇讚]師兄弟的道業,就該[自我]鞭策 而[奮力]一博了。 人心深處的[孤寂、恐慌],乃與生俱來的(錯覺)我見;除非[證入]空性 了,終身[無解]。但亦不妨[暫時]以相對的快樂[緩解]之,而致力於最後 的解脫;但勿饑不擇食、或以假(方便)為真(究竟)。培養[快樂]之習性, 以傾向於最大(終極)之樂--涅槃。 ~l32vfm 經驗主義:做不到、不親切的--可欣賞,但不談論、不攀緣。 人,生(死)於無聊,卻[不甘]於無聊,於是[造作]許多活動、[經營]許 多事業,令人(己)看似快樂、值得;事實上乃為了[逃避、掩飾]此遍一切 處的無聊,而其結論仍是--無聊!所謂[人生的意義]乃後(附)加的--因無 聊而活動,之後才[給予]合理化的解釋。一切[問題]皆[無解],否則不成 為問題--[答案]只是暫時性、替代性的[自慰]。人間的[爭執、誤會],亦 無解--因緣生、無明火--但亦不妨(遊戲)為之調解、說明,滿他之願。究 竟言之,人只能[改變]自己(對世界、眾生、事物)的看法,並[調適]自己 的心情--心中有(無)事世間小(法界寬)。 謙卑而自肯:[改革]習氣、[發揮]所長--自知之明。 一切[問題]皆是(主觀意識)心理妄想、投射--無[心]外之事。[事態] 有那麼嚴重?還是[你]太認真、太誇張?世間不外乎[個人]的看法--顛倒 夢想--無[實]、非[真];勿向外[執著]去解決它,而是向內[觀察]以修正 我(心態):諸法[因緣]生,可參與、而不主宰;隨緣順性而動(靜),則無 矛盾、無苦惱。 怕[醜]、愛[面子],則其心[陰暗]而不坦蕩,[潛能]發不出--[超我]與 [本我]不相應(靠近):內外一致、心行一如。 確立:[修行]之志向、對[上師]之信心。反複的吟詠、思維、整理、貫 通[密嚴第一會]的筆記,有[親切感]則於[生命]有全面性[潛移默化]之作 用--內在自動統合:明確、深化、[乘數]效應。上師的法要(指導)乃從 宗出教、為[我]量身打造--[熏習]我的出離心、向道心;[要求]我的德行 、人格;[導引]我的覺性、見地。同修之間,唯以上師之[法語]相切磋、 辯論,直至[事、理]彰顯而無疑惑--同見同行、建立[道]情;勿多談世俗 之是非、彼此之好惡:紅塵情事揮不盡,不可於此雜用心。看懂、想通、 做到[與否],皆可[放下]--不急不憂(自尋煩惱、自亂心神),於行所應行 之中[靜待]上師的指引--越過[傳法老師]的中介,直接以[自心]與[上師] 對應。[心志]單純化,穩定、轉向。 [健全人格]之提昇:德行、格調(品)、才學;[解脫心境]之培養:悠閒 隨緣、任運放曠;[根本見地]之整理:上師之法要(聖言--聞慧)、人生之 意義(自我--思慧)。 於[緣起無我]得其大要之信、解,即可於日常生活中[實踐、修習],不 須[深究]其哲學架構,將有限的[心力]:用於打坐、讀經、沈思、切磋。 [心態]若不動,[習氣]絕不改--存之於心、化為[個性]--[意根]修(熏) 慧--攝心、內發,自然順性而遍一切處,無造作、不忙碌。 孑然一身:勿為俗(小)事而計較、操煩;一心無雜向道,護持正念。 真的有[證量]之大修行者,才會受到尊重。 從生活的[基本人格]調整--否則,縱有[悟境],也是無情義之人。 不斷的[整理]自己的見、行,主動向上師(同修)呈心所見;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請人[指正]我的破綻--越[說]越清楚。 每個人各有要[突破]的盲點、[改革]的劣習;應多提出來談(切磋),否 則,依然[隱憂、痛苦]。 在這樣的[上師]引導下,修行若不成就,[來世]恐無機會了。我們提得 出有關於修行(經驗性、生死)的問題乎? 個人[解脫]易,恆順(導引)眾生(入滅)難。大乘行者的[用功]--其生活 可能[散漫],但自[內證]仍不斷的沈思、實驗、提升其[三業]以相應於空 性。修行(心):[思想見地]正確否?[起心動念]貪執否? 有[道心]者,應自行[參訪]善知識--上師的全套[著作]中,已有我所需 的全部[答案];上師已[說]太多了,是我自己不精進--任何一句[法語], 夠我沉浸於[法喜]中許久了。 [見地]的精確,很難;且須[落實、表現]於具體生活中--果能如此佛法 又豈是高不可及? [名、利]也改變不了[我身似豬]之本質--這樣的[人生],為何看不破? 本來無一物,有何放不下?錢財、名望,乃[人文]的欺誑--抽象而虛妄, 不可[執著]。財物只為了圓滿[世俗]的責任:[存款]是生活的保障,看得 到、[用]不到--有錢人只似[銀行]的管理員。 踏實的思考:人生(真的)沒意義乎?這輩子能做什麼?確定了[生命]的 方向之後,其餘是[技術]性 1.具足<宗門規矩>的品行 2.[思考、警惕]諸 行無常、諸法如幻....的事實 3.護持[正念]而不忘失。 象山社區住久了 1.不想[四處]遊蕩(外界:水深火熱) 2.習慣於[規律] 的生活 3.此心深處生[厭離]:早死、久壽,都無所謂 不知足者,其心[複雜]多慮--眷戀、把持、盤算、惦記、累積、覆藏。 少欲者,輕鬆、單純,較不[攀緣]於外。 [依教奉行]乃弟子受益--[得]上師之法要;此恩(情)無以[回報],故自 發的[承事、供養、悲憫]上師,有此(父子)師徒之情,乃能[感應道交]-- 因緣[深切]、令他歡喜,則[道]在其間。 學上師的[心情、感受],而不是文字、形式。 弟子因[信任]上師,而暫不起[疑情];但應自問:這樣就是(安心)了乎 ?最重要的是:自知自覺自作證,一處不到一處迷。 若不能於[定]中修[觀],一切[悟境]皆假。[現量]的體驗:心不動而明 照、念不起而透視,[安住]於太極無心境。諸法本不生,[現象]因緣生: [根]對[境]而有影像,[識]取相而分別--此乃起心動念之[解]悟;做不到 [看]只是看,不分別而察覺--止中觀;(心)萬里無雲一片天,則亦不取相 (有主、自證):根境識假合之相,不可取、無自性。 無知於[解脫還滅]的原理,則看不出[自、他]的破綻(動向):下一步該 如何?靠[自力]不可能[到家]--每階段(次第)皆有[似是而非]的陷阱--故 發願:一切(大、小)事,聽從[上師]的導引。 解脫道並不[捨棄]快樂--[離苦得樂]乃人類之本能--只須不執不迷,如 其本然(真相)的觀照之。 除非不[信、解]諸法如幻,怎可能不[發現]自己的顛倒夢想? 一口吸盡千江水:[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一時完成--行一切已知之善、 捨一切告誡之惡--傾宇宙之力[做好]眼前的事;於做[一切]之中[協調]而 不衝突,自然具足[戒定慧]--心在[定]中,乃能完全兼顧。 上師的[心境]常在妙高峰上;很少(與世間人相處)的[心情]。天下第一 (幸福的)人:大圓滿、無願求;滿足於自己的殘缺--身體不好,有乎?又 何妨?我總是[要]太多了(名利、健康、愛情、尊嚴、解脫...)。 樹立[三輪體空]的見地:內中不可說、善[滅]諸戲論;過著[三輪體空] 的生活:性格、體驗,皆在其中。 修行的[悟性]:契應於[般若]空性;[中道]乃[究竟]說,是[人生]最後 的依靠,修行人終須[面對]他--扼其大要、全心皈依、據此以生活。 無[漏]正道:厭下、不欣上。於[現象]透視、洞悉之,捨離[有為]法-- 我的[家]在一個我也不曉得地方。 無所求的人,最富有。知足常樂,安貧樂道--讓自己的[生活]更精緻、 [心情]更愉快、[身體]更健壯。人生幾何,為[歡]及時:滿足於[現量]的 享受,不期望[明天]會更好。菩薩住於山林,關懷(自心)眾生:自己不快 樂,如何讓眾生[離]苦? 承認自己仍有許多[本能]的需要(情慾)--於其中[正觀]般若而無錯覺、 無渴愛--於[食、色]知其[空],而不染著。 人總是活在[矛盾、不合理]中--此乃人生的[真相],不必(如知識份子) 造作了各種[理論系統]去解釋、粉飾之;只須[適度]的調整,讓自己活的 [快樂]就可以了。 與人為善:心[真]則事[實];[信仰]的力量,不可思議;心中有[佛], 假亦成真。 無法(眾)可說(度),[名為]說法、度眾:修行須[契入]此體驗。上師的 心境:諸法[畢竟]空(清淨、解脫);第一義:[空]無一物(我、我所),森 羅萬象[許]崢嶸;一切皆圓滿,沒什麼可說(糾正)。心境若不[住]於此, 即是[外]道。 通[真]達[俗],乃大日如來;上師於[世俗諦]雖未圓滿(一切智),但亦 無掛礙、不顛倒,是名[小]菩薩--菩薩乃可[代表]佛陀之本懷;說[解脫] 道,是為了[回向]菩薩道。 要不要[修行],是你自己的事;是否[證入]涅槃,於上師無(礙)影響。 於此有體會,乃之上師(無私)的苦心、愛心、為你好--現身說法(作證)以 教導我。修行是:拋棄一切,遁入空門(全力以赴)的決心。不必到[臨終] 才覺悟(孑然一身);活著(行尸走肉),也是[一個]人(豬)--當下[看破]這 點而無掛礙。大[夢]初醒,頓覺此身如中陰,有形無體;[悲]徹骨隨,願 為苦海擺度人,重返世間。[道心]少分的人,雖有[偶發]的感觸,仍[心] 向世俗。 ~l32vfm 有道心者,緊追不捨;反之,若即若離。 修行須[專業]:很多時間[思考、消化]所聽聞之法要--想通了,就化 為心態--生活的安排,應[遷就]於道業。 遠離[無益]之戒,[身、心]鍛鍊好--於當前[一念]實踐(具足)八萬四千 德行;莊嚴不放逸、輕鬆不造作。 有[皈依]心--安詳、穩定--[傳承]的加持:知足、法喜、珍惜。 用[心]聽,且[聽]且[沈思]:不被[腦袋]包裝、[筆記]存檔--聽了,立 即[回報]心得,接受[進一步]指導。 不了解[上師]的用心,教起來很[累]--承事、供養(孝順之心),令上師 歡喜,則可直暢本懷,於[事相]上指點。此恩此情,無以[報答],願去他 家為[奴僕]。 顯:小根小量(法執)--平面的說教、修飾(慈眉善目)的表達。 密:大起大落(遊戲)--敢於起念(貪嗔),於情欲中[直透]無明。 [情慾]乃菩薩[利生]的動力:行於非道,入於佛道。吃喝玩樂--自我解放 、給人方便,即修行。於日常生活之當下(晝夜、肯否)體會:日、月輪迴 皆如夢(涅槃),而無[揀擇]--萬法因緣生,非[我]所能,豈可自主、傲慢 ?常行普敬:自[迷]不見,而好為人師?密教在此[心]:對上師[全盤]的 信賴、託付,不分析、猜測;於上師之教戒,[理解]與否,皆樂於實踐。 真的禪師不談禪(講經),只教人如何於[世俗]情慾中過(正覺的)日子-- 平凡、無形、生活化。 於上師之前,我只是百分之百的[弟子],不雜其它[名位、職銜]。 以[我]為量,看(聽)不懂,且[放下],先去做[已知]的法。[三思]之後 才可問(請教)人。成為不同[根性]的具格弟子,順我[本性]而前進。 讀書、思維、打坐、一心[具足]萬德。 未發[菩提]心,只為自己修行,故不[了解、關懷]佛教,此小器小量者 不知什麼是[佛],亦不可自稱[佛弟子]。 出家[悟道]難:太早遠離於[痛苦、汙穢]的生活,不知[菩提、清淨]之 可貴--苦穢乃[涅槃]之母(孕育處)、眾生之性(共居地),有助於[解脫]; 諸[法]無自性,豈可分別(取捨、厭欣)--想[離]苦[得]樂,即是[迷]也。 [慾望]為心的人格體,乃[衣冠]禽獸。 閒暇:專心向道時間多;不雜用心,即是閒人。若此[福報]不足,應 [認命],否則[心]墮地獄;更利用[奔忙]之餘,住於不放逸。 常[獨步]、常[思考] 1.點(單句之理解)--路(聞:子題之普遍通達)-- 網(思:百密而無一疏、多[網]之密合無間、與[空義]結合) 2.[範圍]之 大小,因人而異:[切身有關、經驗所及]的內容--現量之感受 3.不可偷 看[筆記]:上師答案 4.暫時的[結論],說給人聽、與之辯論。 有話直說:[直心]即道場、不[虛]與委蛇、不落[是非]。 具格的[密教]弟子 1.皈依:[信心]不足,能[障]智慧;有福氣者,才 會[遇到]這樣的上師,並信靠之 2.傳承:與[上師、教團]深結因緣,令 彼[感動] 3.德行:較少[不莊嚴]的習氣,有品有骨 4.道心:看淡世間 的出離心、志在修行的向道心--想盡辦法[請教]有助於我[道業]者。 修[止觀]者,未必[方便]多;重點是:有[悲願]者,學什麼皆可(快)成 就--因眾生之[需要]而不斷的[開發]智、能。 不熱情、不關懷(上師、佛法)者,非佛弟子(菩薩)也。對上師沒信心, 乃[無知],非[罪惡];應[觀察、研究、切磋、實驗]以化解(疑慮)之--上 師乃明眼人,很公平,皆有[安排];弟子只管各盡本分。 只在意[自己]的苦--喜怒哀樂,以[法]為中心--不看[上師]的臉色;一 心向道,不雜用功;唯求作佛,與人無爭。 上師的助手、教團的義工(玉祥、劉潔、木興):修養好、人品高、舉重 若輕,歡喜的承受上師之[差遣]而不形於色--此乃修行人[應為]之事,回 報[教團]栽培之恩。 有[心]而做不到:稍安勿躁,素其位以熏習(無形感化)。 萬法唯心:凡夫活在[念想]的運作(業力活動)中--身不由己;不曾觀察 (淨化)其源頭--[樂]從何處生? [心]與上師親:上師永遠在頂上[觀照]弟子--有能力[呵護]我的身心、 [解決]我的問題--只管[隨份量力]做我的事;自然而不造作。悠閒、平常 、無所得隨侍[師]側(聞法)。自我充實:不可讓上師[遷就、擔憂]我-- 慈悲上師、皈依弟子--精致深徹的思想、具足萬德的雄心。 依教奉行的弟子,無[定法]可修,只是[全方位]的學習(任人指使)而無 所住;以[道]為念,強化[一念]具[萬德]之決心。 有[悲心],且於[情慾]中無顛倒、無渴愛,乃為[度生]之方便。 無不可向上師:[傾訴]之苦悶、[暴露]之醜陋、[追問]之疑慮--以師心 為我心。主動、強烈的[渴望]:向上師求法、聽上師差遣。 生活的重心:親近、深入[解脫]道。活在當下,行所應行--於當前一念 [實踐]八萬四千功德;一心[繫念],千變萬化。若有[毀犯],立即[懺悔] 、[發願],從零出發--無時(久暫)、空(多少)之錯覺(概念、實在感):一 心、萬德,但有[假名];諸法本來無,因緣宛然有--論[心]不論[事],轉 [念]即成辦;此心[無盡]藏,事(相)來則(感)應--無[心]外之事。 寓[教]於樂:生活化的佛法(密教),[話題]較豐富、完整--順應[環境] 的變化,從各角度(層面)去體會[涅槃]之心境:地湧蓮花,一切皆(肯定) 是--與[眷屬、同修]相處中,磨練心性,學[菩薩]道。修行與[生活]的融 合而表現於外,乃個人[本色]之性情--悲壯:情感充沛(深重)而無可奈何 (再三挫折)--隨時有[殺身成仁]的覺悟與準備。 我執:千萬種劣根(習氣)、邪見--[破]我執:對治一切不莊嚴的心行。 用自己的[感覺、看法]回答,而不[套用]現成(上師)的答案。 [隨興、歡喜]之心,與[涅槃]相應:背後有法界(傳承)為靠山,[眼前] 任我自由創作--每天如[新生]的太陽,活力、熱血;豪邁、英烈--入睡之 前,[悟空成聖]之決心。 [道心]強烈者,[大皈依]最重要--與上師、教團的[情義]更深切些,否 則如[浮萍]之無依靠、不安定--有[信賴],則安穩、自在、隨便,以平常 、無所得之心[親近]上師。證道(第一義)者,必有情義(世俗諦):非來自 [菩提、大悲]的情義,乃[人間]五倫(人文化成)。 學法[修行],熱血、賭注,不留後路:壯士一去永不返的決心;破釜沈 舟,全力以赴:萬丈懸崖走陵線的功夫--不怕[挫折、喝斥],也不投機取 巧(想贏、偷看);粉身碎骨(莊嚴、英烈)之氣勢。 自我實現:以道為念,順其自然的展現,不[討好]、不看人[臉色]、不 強求[表現];上師完全[了解、包容]我缺點--內省、懺悔、發願,不斷 的[摸索]以突破;扁擔[橫挑]不顧人,[直奔]千山萬峰去。 密一會至今(1998.4.19)六十五課,只為了 1.啟[信]:上師的[學養、 悲願]深不可測 2.培養[道心]:皇天無親,以[道]為尊 3.提高[鑑賞力 ]:曾經滄海難為水。 上師沒說,就自由創作,也不求教;上師說(分付)了,就徹底、完全、 不掙扎(多心、用力、作怪)的依教奉行--上師怎麼說,我就這麼做;乃漸 能[體會]上師之意。對[內密]弟子,上師不近人情(不說明)的要求。 諸行[無常],安住於[正覺、慈悲]之心境--隨時(處):以莊嚴之心面對 [一切]之境,有臨終(永眠在今宵)想、活在眼前--傾全力以成就[當下]一 念:沈穩之心志、堅硬之肩膀--孤絕、悲壯;[密教]弟子不自卑(責)。 良質之團體:各自整理(用功)、有話(感想)就說--進行(思考)中建設性 之問題;不預設、不限定。 對上師最大的尊敬與供養:行(成)菩薩行(道)。教團(上師)無所[求]於 弟子,卻想盡辦法[拉住]弟子,為什麼? 退一步思考(想)人生的[意義]:我想要什麼(食、色、名、利)?能給我 [真的]快樂?有何[極限]?若不修行,又能幹什麼?徹底[想]過(警醒)之 後,已無[退路]了,才可能背水一戰,決死以赴。 人文(儒、道)的涵養、高貴的氣質--人格[潔淨]、[安身]立命,乃成佛 (禪定、涅槃)之基礎--以古人風[承事、供養]上師:菩薩道之聖者,一切 皆知(見),不可[待]之以凡夫(俗、淺)的禮數。 人怎可能不[曉得]自己的問題?還敢[問]別人?先[改進]了所有已知的 [缺點]之後,才向人請教:我還有[破綻]乎? 於上師沒[信心],乃有因有緣[無知],可隨[時間、智慧]而順其自然 的增長--大皈依乃為了滿足其[為道而苦]之願。 師兄弟橫向的[情義]更密切些,否則對[上師]不敬--若為了[維護]同修 而被上師斥責,是善良的;但不可違逆[師教、法度]、及[俠義]之道。 三山五嶽皆美景,只留眼簾一瞬間--隨時(處)有[無常]的感觸、警惕-- 五蘊世間的一切,終將(迅速)逝去,人(我)孑然此身,一無所有。 為什麼只於上師具體的照顧[我]時,才感受其[慈悲];卻不能在日常的 動靜語默、顰笑憂喜中體會大修行人的無我與大悲--悟光為上師[無所得] 的說法,乃[質]的(全人格)關懷,而不可以[量]計。上師心中的悟光,是 解脫者,對我的一切皆知(見)、皆容許--唯有密教(上師)契(知)我心。 自安其位而[漸次]提昇,不賊眼、不躁進--以[樂定安明愛]為準,修正 其[見地]以與[心情、人格、生活]調和;[超我、本我]的一致(如實):與 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有[自卑],則不[老實]、不[霸氣]--於[法]有渴愛、執著--不與[萬法] 為侶、不與[千聖]同步;行(受)所應行(受),走(唱)自己的路(歌);一杖 橫挑日月行,山奔海立問前程;任他霹靂眉間過,談笑自然不轉睛。甘於 [平凡]:我這樣就很好了,我就是(宇宙)大日如來。天龍[一指]禪,如大 力金剛[擎出]喜瑪拉雅山之氣勢。 能綿密用功的[心法],必與[日常生活]完全結合--強化[一心、不悔]的 禪定個性,[知識]乃可化為[感受],且有[執行]力。 以[無所得、平常、悠閒]之心[親近]上師--於[依教奉行]中,具足一切 功德;以[師]為尊、以[道]為念,不雜用心於[世俗]的名利恩怨。 五欲六塵(覆蓋)勤[拂拭];思維[人生]的去向--[想]通了,[質]變。 全生命的皈依:有上師可[依靠],又何必[愁]眉[苦]臉?向上師說:我 願意,我全要!凸顯我的[優點、積極面],深化、熟悉、堅固之。弟子之 格:承事、供養,與[師門]同憂樂、有情義--不揀擇的[受教],而非有盤 算的[來學]。上師的做法,必有深意,非[我]所知--因在學而心安;放下 所有的[疑慮],一心[信賴]上師,趕緊[修行]。若有出離心、皈依心,其 餘的就容易了。從[事相]體會上師為什麼教我做(看)這些?[心情]與上師 同步--上師是關懷弟子的[心靈、生死]大事,所以[愛]之深、[責]之切。 若不關(憂)心[上師]之所關(憂)心的人、事,即非[傳承內密]的弟子。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心法):依其次第而修,此乃弟子之責;為[智]能 度(悟道):自知自覺之慧,此則上師之事--全心託付而盡其在己;以上師 為[法界、父親、燈塔]--每[憶念]之,百千萬種[憂苦牽掛],化為塵埃; 起心動念[朝向]之,勿[妄自承擔]無明業力而自苦身心。 上師傾囊相授的[教導]幾位內弟子,令他以[身]作證,可[增進]我們的 道心--上師總是[想盡辦法]引導每一位弟子。你那裡找得到這般[無私]、 [細膩]、[熱切]的善知識?以無所求(有)之心[親近]上師--安分守己、老 實修行;不攀緣、不自卑。雖因緣不許可,暫未[遷居]象山下,但上師必 另有安排(善巧方便),讓我[潛行]密用。 我不敢於如來之前,作[獅子]吼;我所能行,佛自知之。若有眾生,能 見佛身,皆是如來威神(加持)之力。 應[顧念、感激]上師的辛勞,自我鞭策、[精進]於道;不可因[畏怯]而 觀望、放逸,考量個人的利害。 見同修[進步]而有壓力--於上師的[教戒]之外,另行(增添)努力,有二 失:造作(欲速而不達)、表現(內外不一致);不可[逃避]上師的打罵,而 想憑[自力]突破。 雖不能[常侍]師側,但[志]在修行、憶念(渴求)上師;與[自己]比,有 進步,即可自肯--上師與修行人最[親],因為對他有[用]。 沒什麼可[自責]的,又不全然[我]的錯--法界因緣、業力作用[如此], 吾不是故意--既已盡力,則不強求。能助我解脫的,我就[皈依]他;若是 具格的弟子,上師也可到他家[教導]之。 深度的[空]義,必然:借[事]顯理、談[心性]、重[修證]。三藏十二部 不外[無我]與[大悲],於日常[生活]中實踐、發揮。 修證的[中觀]:反省、察覺、淨化[起心動念],解除[內在]的痛苦。談 [空義],必論及[無常、苦]而心生[厭離],順得[涅槃]。 上師乃二十世紀末[傳奇、爭議、震撼]性的偉大人物。 順其自然的[想]通了,才變化(扭轉)心態--全人格的提昇;而不至於只 是[局部]的造作、突兀。於[緣起空義]清晰、親切--不夾雜[道]之渴望而 徬徨、沒[頭緒]--自然生起[無掙扎]的出離心,與[生活]全面性的協調; 這是[第一等]弟子,能令上師[捨身棄命]為他傳(心)法。 精進、警覺、慚愧、自責,乃[惡]法--造作,有[礙]於修行。 <阿含> (哲學) (心理) 苦:殘缺、不究竟 造作、累贅 無常:短暫、變化、無意義 不可眷戀、應捨棄 無我:無主體(作者) 一切[苦]來自[我]的預設(薩伽耶見) [無我]的知性,可含攝[苦、無常]--三法印以[無我]為總稱;五蘊世間乃 有為法,若[執取]之,能[障礙]解脫;趨向[無相、無願]。 <大乘>:[我]的錯覺,來自於一一法的[實在]感:名利、生死、禪定、 涅槃--無[法執],則無[苦惱]。共世間的[苦],一般智者也能[感觸];究 竟言之,乃[邪見]也--只談[緣起]有(捨離)而不及[本性]空(夢幻),故於 [外界]無心、無知。菩薩為了[度生]之方便,而觀諸法[畢竟]空:於一切 [境界]無礙,而不住於[解脫]境(總相);故能[隨緣]廣學(通達)一切種智 (別相)--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強化[熱烈]的心、堅持[悟道]之志: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 患也深,故[達]。 鐵漢柔情:給人溫暖(方便),而不起(人我、真俗)見;就這樣[信心]而 行,不思議、不囉嗦。 進步:[心情]的法喜--[人格]的改進--[心境]的提昇(不退轉)。 內弟子應[自我]充實:建立[思網]、成就[道心]--[宗、教]雙通了,替 上師於第一線[教化]其他弟子。尊貴的上師只與具格的(內密)弟子相處, 形成[莊嚴]的(修道)氣氛--不與一般(外禪)弟子見面、說法、寒暄;只於 生活上[照顧]之。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環境可[導正]心念、[扶持]道心,但不能令人 開悟--人格、心境[堅挺],仍須用功。 讓一切[色受想行識]如其本來的呈現,我只活在當下(現量),[如實]觀 照之,而不[思、議]它是什麼--凡夫總是活在[顛倒夢想]中而不自知,以 [過去、未來]結為[人生];這樣又過了一天。般若只是[瞬間],如[車輪] 輾地,只有一點。雙遣(是非、生死):有(無)佛處,急走過(莫停留);至 道無難,唯嫌(情緒性)揀擇;但勿[憎、愛],洞然明白。 人文的涵養:人道關懷、有品有骨、心智提昇、人情練達、世事洞明、 淡薄名利、看破世間。 當他感到[思考]是很散亂、疲累的,他就進入一種[定心]尋伺的狀態;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想不出答案,就自動的轉為[止觀]。 [見解]上認為此(食、色)是快樂、美好的,而[渴求]之--久而成習,不 可自拔;如實[觀察]諸法(相)而轉化[邪見]。 珍惜[閒暇]、警惕[無常]--獨一靜處,(精勤)修習[定、慧]波羅密:眾 生[樂、愛]五蘊,誰肯[二六時中]攝心修道?凡夫樂於[擁有、生起],殊 不知[背後]之驅迫力止息,才是至樂--不煩惱,斯稱道業;無起滅,乃 證禪心。 神智[清醒]、心念[穩定]的活在眼前一瞬:所謂[許多]劣習(道基)仍未 革除(具足),在何處?無[散亂]、無[苦惱],當相即道、即事而真--擁抱 [寒風冰雪]的菩提勇士,烈火焚身亦宛然:強化[意志]力,於一切[困境] 中自安其心。 隨順因緣莫強求(渴愛),則[身心]泰然、[定慧]滋長--於修行、思維、 皈依、涅槃....皆如此;勿受[概念]之暗示,而作意、追求;[意識]上雖 厭離,[動機]仍有偷心,故精神[緊張]。解脫是[個性]的,而非[見解]-- 於一切(時、處、人、事)不在乎。 只管打坐:念想[起伏]任它去,心智[清明]不動搖;永遠打坐一秒鐘, 不與[妄念]為敵(分別、批判)--不受第二箭(不悔);雖不得禪定,但保任 [正見]。初、二果仍有[外來、物理]性的散亂,但非來自[貪、嗔]。 有誰在為[別人]做事?行善、作惡,皆[自受]。[惡行]令幼稚者歡喜, 直至[惡果]成熟,他很痛苦了,才[明白]那是惡行。 ~l28vfk 今之學人少成就者,病在[好逸惡勞]:[重]服飾、[喜]美食、[續]人我、 勤[雜論]--究其實,總為:不明[因果]、不體[智行]、不切[生死]也--甘 [清苦]、樂[修證]、有[擔當]。 [我]病有四:自己行不去,又勸人莫行 --借人遮己;身心不端正,慣尋他人瑕疵--障善隱惡;才向善知識呈一偈 、問兩句,便到處誇斤論兩--求名;但得一知半解,便去閒靜處躲著,不 樂遇人--自足。 重[外典]而不究[性地],不免有泥犁之患。 以[為己] 之心為人,以[愛欲]之心學道,何事(道)不辦(成)?世之誤人者,[財色] 為最;道之益己者,[見性]為本。 --清、鐵璧慶忠 喜怒哀樂,只是[感覺]之升起、消逝,什麼也沒有;你期待它什麼? 不必[煩惱]修行之事,只須以[當下]心[觀照]一切事物的本來面目;在 行事作務中,保持[明覺]的心靈。 [六根]是一切事物[生起]之處,而且 只在這裡。[收攝]六根,即可[了解]事物(境、念)生起的狀況,就此建立 修行的方法--於身心之[當下],觀察一切[業處]之苦、無常。 工作只是 工作,別無所求;做了就[放下],如此而已。 世間的[生活]乃與[有]、 [執取]同住;[空]則無立足之地。 人,也如風中的花果,在生命的不同 階段[殞落];諸行[無常],且無例外。覺者不必學很多[觀念],而只觀察 一件[事物]就夠了;周遭的一切都可[教導]我們。 [修行]很容易:一切 所需,佛陀已[施設]好了,我只是[追隨]那佛法中已然存在的事物。我乃 大功德、大福報者,能[聽受]佛陀的教化,萬物諸事皆已[圓滿],只等你 去分享、信受、實踐。 觀照[心]的變化,即可知何謂[輪迴];我心不斷 的[出生]於三界六道中。 輪子是[圓]的,轍跡是[長]的;每天我們重蹈 覆轍,向前延長,[奔向]不知何所底止的前途;然而,太陽底下無[新鮮] 事,為何不肯[歇]下?祈求什麼? 人若真的想做某事,必定[辦]得到; 很多人誤解了[修行],就如以為自己沒[呼吸]。修行,只是以清明、覺醒 的心,[觀照]心中生起的各種[感覺]而已。我們的心,就似[籠]中老虎, 若得不到牠所要的,就會[惹]麻煩。 苦(緊、專注、在乎):第一[聖諦] ,能帶給人智慧;樂(鬆、散亂、忘形):虛妄的感覺,使人無所關心。 止觀:只管[如其本然]觀看。內心平靜,自然[覺知];就在[當下]生起 之處,往[內]看,沒幹什麼,看它能怎樣。一切是[心]之造作、執取,有 因有緣而變現。 --阿姜 查:<靜止的流水> [緣起]十一義:無作者、有因生、離有情、依他起、無動作、無常態、 剎那滅;(因果)-相續無間、互相符順、決定不亂、品類各別。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
開悟並不難,修行很平常--[心境]的提昇,遠離外(內)凡位:於世俗之 [需求]不過度。 我提防上師[誤解、損害]我什麼?情慾、閒暇? 歸向 佛教、純正無雜的[信願]--心情上[重新]皈依,以[強化]修行之志:皈依 --道心--情義--道基(法器)。 唯有[上師]知我心:安分守己、默自用功 ,不攀緣、不取諂、不乞憐、有志氣,為自己[爭取]心安理得、解脫自在 人生。 苦悶、疑慮、嗔怨--心[墮]地獄。 直心:心口一如、內外一 致--整個人跳進去(實踐)。 在我心目中,[上師]比[妻兒]親密否?我有 出家人(孑然一身)心情否? 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沈-- 為[學]日益(朱);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沈--為[道]日損(陸)。 有皈依、有信心,上師願[伴]弟子走天涯。凡事,應以最高標準[自我] 要求--取法乎上。 心[繫]財富,而[用]不到--生乃[守財]奴,死為[守屍]鬼。天上的鳥兒 雖不知[明日]的食物在何處,仍[快樂]的飛翔;飄花落葉,不知[止]於何 方,仍有[瞬間]飛揚的美--諸法本來無(空)、現象皆無常,何物(人、事) 可貪戀?主觀上打破[夢境],唯[信]乃能入--大夢初醒,頓覺此[身]如中 陰,有形無體。 [大悲]為根本,化為[智慧]--方便為究竟;(大乘)智慧之極致乃密教-- 上自九重天,下至十八地獄;但願眾生得[離]苦,何妨[示現]種種身。 止觀乃[虛擬實境],乃另類[定]境--不離[根境識和合];深觀之[定] 可自主出、入;久[習]於止觀,亦可遠離[憂、怖]。 生離死別乃[人生]平常事--於[該來]而未來的,應有[警惕、準備]; [悲傷]乃人之常情--[感情]是善良、可貴的德行--若不[障]道,又何必禁 止? [密教]乃佛之本懷,不可因[人為]之流弊而排斥之;般若(中觀)乃解脫 道之極致;密教是菩薩道之完成。外禪內密(先顯後密):密之解脫(菩薩) 很特別,其因有二:[悲心]重,眾生無量誓願度;能成辦[度生]之事業-- [因、果]一如,[度眾]之時即[解脫]之時。 有[捨]心,即可輕安自在--勿枉受[業力]之牽絆而自縛:照顧[當下]應 作(受、捨、說)之事,又有[正確]的思想,即可悟、脫。聖者乃[前、後] 際斷,活在[現]量--有[上師]可依靠,已無[後顧]之憂;該不該做(捨), [適當]否,可請教上師,不必自思(知);心上無事,全生命投入。弟子的 (俗事)業力由上師[負責],我只依循[道次第]而修。[捨]即[法喜、解脫] ;[福報]應用於修行--照顧自己、莊嚴身心、培養(高貴)氣質。[傳承] 殊勝:[修行]乃聖者(師)與凡夫(徒)共同完成--我只努力成為[具格]的弟 子,此事(德行)只管去做,不必[思考]。一心[皈依]之弟子,若有上師在 (燈塔),必可解脫。密教:師徒之[感]應[道]交,弟子之[進步]乃上師之 導引。以[皈依]十方三世,取代[標榜]個人:佛陀也是[五蘊]之身,最偉 大的是法界、因緣。 [解脫]主義:世間唯此最重要。從上師的生活(行為、心境、原則)去體 會--實踐的[空義]:標點符號、表情動作,比[語言、文字]更具體。須經 大腦[想]一下(思維的空義),必不親切。從對弟子的[照顧]中,感受上師 沒[企圖]、無[我執]的情感。上師看到[弟子],才想起[佛法];平時只是 運動、看電視而已。菩薩沒[自己]的事--憂國、為民,為[眾生]而學習, 也是[輕鬆]的實踐(遊戲)三昧,故無[壓力]--而今[識破]循環理,笑倚欄 杆暗點頭。 上師乃謙卑、好學,從一切(人事物)感受[無常、苦]。剛毅、悲壯英 雄人物:熱情而[自我]犧牲、有主見而替[他人]設想--婦人禪、老婆心。 存疑求證、虛懷若谷,不自信己意,亦不被人欺騙;細心、沈著,不為所 動,要說(做)什麼,自己很清楚。重[感情]、無以名之心境、第一幸福 的人--信佛之[喜悅],湧現不絕,無須與人比較;逢[厄運],也甘之。 體得[密教之精神]者,皆可自由[創作]不同型態的密教--[儀式]乃為下 根人而設。 利根者以[見地]修行--[想]通了,就到家;有[鑑賞]力,[心境、氣質] 不斷的提昇--用[功夫]乃造作、有為法。 每人各有[缺點],[自知]即可,不必改(業力)--[臉皮]厚,被[喝斥]-- [悠閒]的工作、生活,相應於涅槃。 多說些[心情]給人聽:既不須[應酬]、又有[免費]的聽眾、且可[整理] 思緒--之後,須講究其[品質]、[美感]。 不賊眼--活在自己的天地。自問:我欠缺什麼?快樂乃主觀的,勿自我 傷害。 心(感情、精神)皈依--與[上帝]同在。 弟子[主動追隨]上師:因[在學]而心安--快樂、聰明、有品--開悟、 解脫。順乎[法性]者,必[利己利人]也。以[金剛僧團]為每一個[內弟子] 之後盾--笑罵由人,[大修行者]我自為之。 上師比我更[積極、嚴謹]重視我(的道業)、更[了解]我、[疼愛]我-- 我就是你。在前方帶領我成為[宗、教]雙通者--上師就是這種人,且善於 明了[道次第]、觀察[深層意識],導引我問不出來的問題: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 內心[莊嚴],才是真正的美,令人[敬]愛--每個人皆是觀世音;以[德] 為美,以[道]為親。 佛陀圓寂,弟子願先入滅;目健連遇害,舍利弗願一起死;這種[感情] 品質很高。 於背後[議論]善知識之人格(是非)者,乃[無品]人;應[體會]上師之身 口意、[詮釋]上師之法要,而發揚之。 亂世應[偏安]了度餘生;惡劣的社會也可以過[陶潛]式的生活--健全 [象山]社區的潛修,加速[弟子]道業的成就。 若弟子[逼]上師說破(禪機),乃[折殺]自己的福報--安分的生活、依教 奉行;天機不可洩露--塞自悟門。 [願力]大、有[方法],一切[業障]皆可改造:凡[存在]的,必是[當下] 現起--因緣生而無自性。 學法[悠閒]、保留[本性]、順其[自然]、過[原來]的生活--而後[一心] 努力向上師學習。 修行貴在[實踐]--觀想[善知識]就在身邊。上師是以[生活態度]為內 密之儀軌。若[有心]修行,縱然遠在天邊,如在眼前。 覺,則[輪迴]亦涅槃--佛看眾生死亡、眾生看佛圓寂,亦如[風送雲飄] 之平常。 孑然一身自覺:有(無)就有(無),不要想被[了解]--安於[如實]而不 驚慌。自我[反省]有什麼不安(掛慮)的人、事,並[分析]其無常、苦,而 [捨離]之;一分[出離]與一分[解脫]相應。 現代禪金剛僧團是以[俠義]情懷、[人文]涵養,來[協助]師兄弟[解決] 生活的問題--顯(密)教乃捨棄(善用)世俗福報。 學問之道,由博反約;修證之法,由有化無--初:好學多聞;中:化繁 為簡、輕而易舉。若論此事,明白不過;無智凡夫,當面錯過--上師之著 作中[暗藏]涅槃之體驗,只不[明說]修學之次第--諸佛妙旨,非關文字。 [心意]隱微,凝[神]諦聽。自以為[懂]而做不到,其實是不懂。 有智慧的弟子,應[嚴謹]的依教奉行,不私自[增減];毫釐不差,乃能 [默契]師心,體會(微細)的心法--密教於[動作、音聲]亦嚴格要求,可 由此看出弟子日後是否[背叛]上師。 上師熱切、悲願[擔當]佛陀之事業,而隨時可止息(了無遺憾)--生活 的藝術家,並無[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之偉大使 命感(法執);只因[閒來]無事,遊戲(好玩)為之--以此心情與[達賴]辯論 (對談),已立於[不敗]之地,至少也自得其樂--苦樂生死[夢中]事,笑破 [虛空]空、空、空。 禪師須有[我即是佛]全體展現之體驗(如如不動);諸佛菩薩之[經論]為 他的[喜怒哀樂、語默動靜]背書--三藏十二部乃過江之筏、無益之負擔。 動力的來源:因緣、習性、感情。 以[立體、因緣]觀看人,不可情緒性、二分法:好(惡)而知其惡(好)-- [批判]其缺失(分析其原因:智慧不足、貪欲使然、形勢所逼),亦[肯定] 其善良--哀矜而勿喜、隨喜而讚嘆。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西天雖遠[頃刻]至;一念[相應],即有入處。 此事單純,勿為[名相]所迷--莫[拋棄]自家寶藏,卻來象山[尋找]。 看破、放下、自在--般若乃超越[世智凡情]之大智慧。大乘是以[解脫] 之體驗而深入[世俗]。以緣起法[攝受]神祕(理性、藝術),即是密教、般 若、禪宗)。 善、惡[潛藏]於心--上師了解弟子[深沈]的起心動念,但看其[存心]與 [發心]--願每個人(解脫)成為最[幸福]的人。
一般弟子努力的方向:1.有主沙彌、自強不息 2.關心身旁的 (眷屬、同修)人,先意問訊 3.能被上師[打、罵]的信心 4.有 酒食,先生饌;有事,弟子服其勞--金剛弟子的特質:5.全掏一 片心,讓上師感動 6.心地 [純真、潔淨、光明 7.為[道]而憂 、苦之心。 上師是部行獨覺,方便、智慧、魄力、草根性、現代化,在士 農工商、七情六慾之中開發的禪;上師與弟子面對面的談話、吃 飯、爬山,都無架子;修行慢乃因[人生的意義]不明確、對上師 不信賴(皈依)。 唯求作佛,三寶為尊--聞佛法而歡喜。以道為念,為法忘軀。 對人好,是本該如此;內發而非外誘。 處身以文武為常業,立 志以聖賢為依歸。 人本來就是[孤獨]的,活在自己[絕對]的世 界,不與人[比較]而憂而樂。 脫離[具體]生活而談[形上]思想 ,乃是戲論。 修行人無親戚,只如實[觀、說]因緣。 [人命] 朝不保夕,先自求[健康、快樂、安全],進而或體取[無生]。 [了解]自己的無能,[選擇]適合的環境,這也是[福報、道行]。 以解決[生死大事]為目標,但從[現實生活]下手。 無我(空)的 思想與體驗,是佛法的基礎--無此,不足以談機鋒、度眾生。 世間萬事,[隨便]就好--任運放曠。 學佛須[隨侍、親近]上師 ,領受其調教、扞捶,提高[鑑賞]力。 修行越好,越接近、融 入生活--佛道久遠,從[人]做起。 德行不足,有礙於[空性]的 體悟:自尊、雜用心、好高騖遠、顛倒次第....。 弟子有八級 ,越低等的,上師以越接近他[個性]的方式調教:高高舉起、輕 輕放下。 欠缺[傳承]意識,再多的優點(資秉、基礎)也沒用。 如何[親]?多替教團做事、幫上師的忙、照顧身旁的人。 資產 、眷屬,用得到的之外,皆與[我]無關;我只善盡[管理]之責。 走到何處,都活在無所有(知、見)的心境。 無[皈依],是根本 障--接不上[法源];與上師不親,聽不到[不是佛法]的真正法-- 生活上具體、全面的指導。 修行是自己的事,不必向人標榜; 自得其樂,沒什麼了不起。對外人,應[示弱、謙卑、讚嘆];越 沒立場,越[無我]--不與世人較長短:無諍。 是來學[無我], 須有[被上師羞辱,從高空跌下來]的涵養。 為教團做事:樂在 其中、忘了上師的存在--有做事而無所得;承事而不需索。 上 師愛之深、責之切,協助我達成理想,所以會有[學習]的壓力, 但不至於成為修行的障礙。 與上師有[情投意合]的默契,甘願 做憨人,且很快樂,其中有三昧。 而今乃[情]的引導,只可心 領神會。 你們之所以不是我,因為你們在某些地方被[蒙蔽]-- 該懂的比我不懂,不該有的比我多。 勸君更進一杯酒,從此不 會再回頭。 修行人是:心地好、生命層次高、相應於[空性]、 出離心、菩薩行--人格成熟、性情穩定、了解(喜歡)人,傾聽。 應及早超越[成長歷程]的滄桑,一心向道。 涵養好,令人安心 、自肯;於一切時地,無怨無悔、自得自樂。 知道就好,不必 [動腦]想做什麼--用[力]即是貪。 勿總認為[我]是誰--學問之 道,不在於多讀書,而是[放下]自我保護,永遠是[最小]的,於 [謙卑]中學習:我既自視為小卒(草),林下泉邊皆可安、風吹雨 打皆自肯。 有心、關心、用心--為善不欲人(師)知。 縱然有 再大的[煩惱、習氣],也要在[悠閒隨緣]的體性下改進。 若真 的覺得[凡夫]的生活是顛倒、痛苦、懊悔的,為什麼不珍惜與上 師學法的因緣? 站在修行的立場,所言皆有助於道--[律己]嚴 而[量人]寬,與人為善而不求全。人都是[因緣]的組合,若了解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才是大懺悔。 且不談玄說妙,只為了 現實[身心]的焦慮不安、疑惑矛盾,就須學佛;等這些問題解決 了,再談形上(輪迴、涅槃)的有無。 人的[虛偽]是不得已,但 會形成[雙重]人格。 具格的弟子,不聞師之過,亦不公開稱讚 師之美。 常自警惕:明天可能是死期、人間不是我的家、勿為 了[存在、擁有]-五蘊的假相-而憂悲苦惱、喜樂滿足。修行人因 [一無所有]而樂。 世俗之苦(憂悔)、樂(放逸),可障道--悠閒 隨緣的做該做的事,做了就放下,心念[出離]三界,於世間沒任 何指望--孤絕的心。 看破、轉向,只是修行的初階(俗諦),進 而探求[空性],斷三結,入修道位。 師只說[大綱],餘者自己 摸索、捏拿,求其中道。 入禪之門/1.以師意為己意:建設僧 團、照顧同修 2.以[承事]上師為人生大事 3.與[金剛]師兄弟 情投意合 4.樂天(心中無事、遊戲人生) 5.偶而[讀書] 6.打 坐[靜慮],浸泡[空義] 7.就[空性]的體會、心得,與[高明]者 切磋、向[初學]者宣說。前五項是[默契]於密教大手印(頓門), 乃契入空性之基礎,宛然在過[解脫者]的生活。 好弟子要在上 師面前[自然的流露]其缺點(業障),也能讓上師[自在的顯現]其 (隨緣而起的)煩躁--不必[迎合]師意而[刻意]的乖巧。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