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5/01 21:57:48瀏覽219|回應0|推薦0 | |
豐田的創業史 走在路上,放眼望去,路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小客車車前車後都掛著代表車商的標誌,好不熱鬧。【根據最新出爐的交通部數據所資料表示,2013年台灣汽車市場登錄總台數為378,456台,去年比103.4%,較2012年增加了約12,000台,汽車市場已轉為正成長,而台灣豐田汽車的市佔率達33.6%】。光就豐田汽車來看,臺灣汽車市場大餅幾乎每三台就有一台是豐田,而仔細想想家中的Vovol、福特和Toyota,恩~這台豐田汽車真的省油又耐操呀。
豐田的創業史如果只能用30秒來觀賞,最後我會把它摘錄成:一起來做吧、啊、挫折、yes一起來做吧、啊、挫折…。總之,1937年汽車產業在世界紡織機領導者豐田自動織布機工廠中,因為喜一朗的遠大願景下分離出來,為了實現開日本人自己做的汽車,他一開始用紡織廠的資金並採用模仿的方式,土法煉鋼的將引擎做了出來,而後經過自行集資研發的模式,向銀行融資信貸,逐步奠定了豐田汽車的基業。 雖然影片中沒有特別介紹為何豐田會開始從事紡織機產業,但透過資料蒐集發現喜一朗的父親佐吉出生於九州的吉津村,豐田佐吉為一位木工,由於父親的嚴厲,所以豐田佐吉從小學3年級起就開始學習木工。在豐田佐吉13歲的時候,他和父親在小學作木工,當有空閒的時候,他總喜歡至教室窗口聽課。有一天,學校老師講解「西國立志篇」,內容主要講解西方發明的相關例子,豐田佐吉聽了以後深深被發明所吸引,他反思自己母親每天日夜不停的織布極為辛苦,當下的豐田佐吉便埋下要發明省力的織布機的志願,而這樣的創新以及為他人著想的人格特質也影響了後來的豐田喜一朗,進一步更創造了日本汽車業的黃金年代。 回到主角豐田喜一郎上。豐田喜一郎在校是學習機械工程,1921年,自東京帝大畢業後,他也像一般企業接班人的職涯規劃,順理成章地到父親創辦的紡織工廠內幫忙,也毫無意外地接下了豐田紡織廠的未來。當時的他看到參觀了一些汽車工廠,心想日本國內雖然也有自製汽車,但品質卻不能與歐美進口的車輛相比,他一心想要完成自己國家的車子就是要自己製造,於是在老臣輔佐的1933年,豐田自動織布機工廠內成立了一個研究室及一個汽車部門,並於1935年完成A1型小客車及G1型貨車的試驗生產,更在1936年生產出AA乘用車,開始供給日本國內的汽車市場,而這樣的演變卻讓我不自覺的想到裕隆的嚴凱泰。 嚴凱泰在接手裕隆時也是老臣輔佐,當時台灣汽車產業依賴日本的情形,如同日本當時依賴歐美一樣。事實上,我投資了裕隆一段時間後,近幾年的裕隆才讓人覺得有新意。嚴凱泰投入300億元,推出自有品牌納智捷在市場上頗受好評(至少常聽到撞車時車頭毀了但人還是很安全),在新品牌推出的當時嚴凱泰還感性地說:【我等了快一輩子,自主品牌是台灣企業的大夢想】。 豐田喜一朗的成功或許可以歸功於他對同事如家人般的情感;他對未來理想擘劃美好願景的良好溝通;一股傻勁就是想要成全他的吸引力;一種可以把未來交給他的信任…。不然不會需要資金時,石山社長明明就嫌得要死,卻總是嘴巴掛著:【這是最後一次了】;不然不會在日以繼夜地研發又不斷失敗的沮喪下,跟隨的員工們就是會有人突然來一句:【一起加油吧】。當個老闆很簡單,只要家族成員輪替之後,總是會輪到的,但要當個讓人信任的老闆,信任到把自己都奉獻給他都可以的程度的領導人就不簡單了。 在台灣,一家企業能經營十年已屬不易,要能撐過世代交替,打破富不過三代的考驗成為基業常青的代表,這其中肯定有值得學習之處。我從豐田創業史中看到了願景的偉大、團隊合作的重要、家人親戚的相挺以及對環境的不服輸,是個很了不起的公司呀。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