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1/15 09:58:50瀏覽2348|回應2|推薦8 | |
1928年,時任中國海軍第二艦隊司令的陳紹寬呈文,要求花2000萬元建造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在1929年1月的全國編遣會議上被否決。
1932年陳紹寬出任海軍部長。擔任海軍部長後,陳紹寬在所有的海軍建設規劃中,都將航母的建造作為海軍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在膠州灣、象山和大鵬灣等地考察選址,確定了航空母艦的駐泊基地。
1943年11月,陳紹寬代表海軍部再次提出海軍建設的規劃。在這次規劃中,他提出從遼東到南海中越邊界,劃分四大戰區,每個戰區成立一支海防艦隊,各擁有5艘航母,共建造20艘航母,每艘航母造價約18億元。這個規劃令包括蔣介石在內的許多人瞳目結舌,因為在當時情況下,根本不存在實施的可能性。
1945年,抗戰勝利後,中國作為戰勝國,獲得了日本海軍的部分軍艦。同時,英國、美國也贈與中國一部分軍艦,使中國有實力在抗戰後組建了相當強大的一支海軍。經過衡量,美國同英國商議,請英國政府在贈送中國一批戰艦的同時,贈送一艘護航航母。護航航母在噸位上和運營費用上都要少於美軍的航母,被美國人認為更適合中國軍隊使用。英國人同意了美國的建議。英國向中國提供的航空母艦是1943年下水輕型護航航母半人馬座號,中方為這艘航母起名「伏威號」。
1946年內戰爆發,航母的準備工作被擱置。
1949年12月,英國單方面終止了贈給中國航空母艦的整個計劃。
1958年6月,毛澤東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強調,繼續加強陸、空軍建設以外,必須大搞造船業,大量造船,建設「海上鐵路」,以便在今後若干年內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這促使當時中國制定了一個遠洋海軍的宏偉規劃,計劃建造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18型潛艇和水面艦艇。這個計劃是當時大躍進的產物,在軍事技術、國力與財政能力上均超出了當時中國的實際情況。最終航母的預研計劃被中止。
1970年5月,劉華清主持完成了一份題為「關於建造航母問題的初步意見」的報告,報告雖然篇幅不長,但對當代中國海軍發展而言卻有十分重大的意義,表明中國航母從夢想進入到了高層決策層面。這個航母論證計劃在1970年7月正式通過,因而又名為「707工程」。先發展一艘3萬噸級左右的輕型航母。該型航母將在1980年開工建造,1985年交付海軍服役。但是一年之後由於多種因素干擾,中國第一代航母工程方案終止,國產航母首次嘗試無疾而終。
1988年,由國防防工委主持,船舶七院牽頭,組織各方面力量,再次進行航母發展的論證。論證項目於1989年1月獲得批准,命名為「891工程」。整個891工程的經費都是軍隊自己擠出來的,全部投入只有四千多萬。
1995年,海軍及總部正式向軍委匯報891工程情況,提出國家立項的請求報告,最終結果是被江澤民否決,891航母工程就此下馬。
1998年,瓦良格號航空母艦被一家澳門私人旅遊娛樂公司購買。在當時,它的建造完成度只有70%,停泊在烏克蘭。當時江澤民指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航母弄回來,在經歷漫長的拖運歷程後,它抵達中國大連造船廠。
2004年8月,外交部反對建造航母,最後江澤民拍板使用瓦良格號改建成遼寧艦。該工程代號「048工程」
2011年8月,中國宣布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已經完成改裝,正在進行海試。
2012年9月,中國政府宣布改造後的航空母艦命名為「遼寧」,以改造它時所在的省份命名,遼寧艦正式入列。
2012年,二號艦在選擇彈射型航母和複製瓦良格號航母上,胡錦濤最後拍板,建造了瓦良格的複製改進型號。
2015年,三號艦開始在上海建造,最初是準備使用蒸汽彈射技術,但是開工建造後不久就暫時停工,因為電磁彈射項目進展太快。電磁彈射項目首次立項審查是在2011年上半年,審查後的結論是否定的。但是在後來整改之後通過審查,在撥款之後,電磁彈射項目一路高歌猛進,在2017年已經具備了裝艦條件。
2017年,習近平拍板,先讓三號艦工程暫停,按照電磁彈射方案修改圖紙。
2018年,圖紙修改完成,江南造船廠恢復三號艦航母建造。
2019年12月,中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正式在海南三亞入役,命名為山東艦。至此,048工程的第一步正式完成。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