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6/26 10:13:09瀏覽3|回應0|推薦0 | |
外資不一定非常厲害。外資管理的資金確實很多,但外資的經理人無法深入研究每個股票,他們需要依賴地方的工作人員來提供信息和更新數字,同時整理產業消息。外資和散戶一樣,既有厲害的投資者也有反指標的人。楊正豪先生覺得,如果你想參考外資的籌碼作為投資參考,最多只能當作方向性指標,而不能依賴它來跟單或帶來安心感。 此外,外資關注的領域和做法與一般散戶不同,而台灣在他們整體基金中的佔比可能只有3%左右,並不算很大。因此,在實際操作上,楊正豪先生認為外資對一般散戶的參考價值有限。 外資看台灣,跟一般散戶或台灣本土法人看台灣,不一樣嗎? 楊正豪先生介紹,台灣本土券商在看股市時分工很細,看得很深,相對於外資是看全球經濟、管理全世界的錢,外資基金經理人分配到台灣的權重可能僅占整體的3∼5%,所以,他們不太會去做短線的操作。 外資的抱股通常是長抱狀態,以基本面的考量為主。比方說,台積電和聯發科的外資成本可能都落於一百到三百元之間,而且他們的進出很多時候不是一、兩天就結束,常常是三、五年起跳。也就是說,相對本土券商,外資投資週期偏長,投資屬性也不相同。外資的資金要進台灣或出台灣的標準,可能只是依照MSCI*的權重去做調配而已。 另外,外資在看台灣市場的時候,因為需要綜觀全亞洲或全球市場,操作的通常會是亞洲或全球的基金,台灣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小的,加上台灣很多股票對他們來講,市值太小,在公司設定的選股條件下,他們買不了、也無法買。如果遇到賠了錢的股票,因為比重不大,可能也就只是放著而已。 這時候散戶看到外資沒賣掉賠錢的股票,就會以為外資還在、外資都沒有賣,殊不知這對外資來講只是一小點損失,大不了就用其他國家的獲利部位來填補。舉例,今天我是個全球基金經理人,今年買Tesla 漲了五、六倍,就算我買了台灣的貿聯被攔腰斬,我也不見得有感覺,因為可能我只買了三元的貿聯,但Tesla 買了三千元。 外資可以當作參考,但不用把它當成主動式的股票操作。 那為什麼大家自己還是會去看外資跟投信動向呢?楊正豪先生覺得就像看電影前會先去參考IMDb 的影評一樣。基本上,大家在買進一檔股票前,會想要全方面知道它的評價才決定是否進場,就像大家相信IMDb 是專業的人會有專業的分析,所以大家會想知道運用專業能力寫下的影評評價。 也就是說,今天你想買進某檔股票,這時候外資說好就等於是一部電影被評為好看一樣。因為相對於一般的投資人,外資更專業、做更多功課、也拜訪過公司,錢又相對地更多,所以如果大家買的股票有外資在照顧,或是有他買,大家就會更安心、籌碼就會更穩定。 當然啦,外資也有看錯的時候(前面已經說了)。現實生活中,偶爾也會有聽信影評,結果進戲院後發現電影超難看的經驗。但也別忘了,市場是因為供需產生的,越多人形成的共識就越有標準性,例如五日線、月線,市場將它看做突破或跌破的準則,外資動向也是同樣的道理,大家也不能一直逆著外資去做股票,然後說自己看的一定對。 楊正豪先生認為,大家看這些籌碼、指標是想知道市場的共識在哪裡,要找出有市場共識的訊號。在此,外資的動向也就成為市場共識之一,這些市場共識會讓大家的操作更具方向性。 這跟一般人看外資、跟單的心態不同,一般人可能會出現「哎呀被套牢了,但外資有買,沒事沒事。」的狀態,殊不知外資會抱三年,但你三天就屁滾尿流受不了。楊正豪先生強調外資,對大家而言只是大家的輔助工具之一。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