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5/25 10:53:09瀏覽5|回應0|推薦0 | |
當你對放空指數這個操作非常有把握之時,卻因為一波行情而讓你蒙受了高達40%的損失,這是一個令人難堪的情況。 在之前的盤中,有人問楊正豪先生:「台股是否可能形成M頭形態?」楊正豪先生的回答是:「可能,但這個形態沒有欠任何人。」形態出現的時候,就像是飛機起飛前加速升空,這時風險最大,無論是在底部還是頭部,都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建立部位。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一次性建立全部部位,但如果行情出現失敗,相應的風險也會更高,後果也要自己承擔。 大家可以研究一下楊正豪先生珍藏的一個案例:1997年香港恒生指數的頭肩頂,是怎麼被打到生活不能自理的。 有兩句話,大家都忘了後面的附註但書: 一、趨勢是你最好的朋友。在它結束之前。 不管任何交易策略 都要注意風險 台股2022年2月24日長黑之後M頭初步成形,美國標普500指數則是已有頭肩頂,根據技術分析是偏空的格局,但不管是什麼交易策略,都要有風險控管。 楊正豪先生表示,頭肩頂/頭肩底,比起M頭/W底組成更為複雜,需要時間更久,一旦成功發動報酬都不錯,但你還是要有發動失敗,或是才剛發動就結束變換方向的策略,而且更要注意的是,這類情況可能會反向走一大段。 無論你是選擇循序漸進、由小到大建立部位,對了再加碼,逐步累積部位,還是選擇一次押大,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就馬上走,都看你個人的技巧。 只不過,後者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你一次押很大,甚至all in,在相同的金額停損下,你能忍受多少的波動或是市場噪音?也許受到新聞影響跳個2、3%,你會不會就必須停損? 1997年的香港恒生指數是經典教材 這裡楊正豪先生要舉例說明的是,一般人常常看到型態出來就咬定必漲必跌,例如W底出來就是止跌,或是頭肩頂出來就是跌死它,但完全忽略另一邊的風險。如果市場反覆打底做頭,最後竟然被一波下殺導致起漲失敗,或是拉抬推翻頭部,這代表原先的壓注面臨平倉,力量可能不小。 附圖一是1997年的香港恒生指數,如圖所示,頭肩頂成形,跌破下殺起跌,空單其實一開始應該就賺一段了,賺了一段後自然會想拉回再加碼空,目標估計是下一個平台或是前低。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接下來看第二張圖。是的,如圖所示,馬上被軋空了一段接近40%,之後再做一次頭肩頂,這次才真的大跌。
這是楊正豪先生收藏的一個案例,提醒自己不要太自信,風險至上。 楊正豪先生強調,型態出來可以依法照做,但務必記得,隨時注意反向風險,甚至利用這股反向力量,反而賺更多。就像眾多放空型態中,有一種楊正豪先生特別喜歡的,就是在延伸過度的股票中找起漲失敗,這是有較好的期望值的作法之一。 請記得,型態出來,依法操作,但永遠要密切注意方向是否改變,並且拿捏好自己的風險控管,世界上沒有100%勝率的交易,通常你覺得有把握的,有可能是傷害你最重的。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