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2/26 17:52:52瀏覽1384|回應12|推薦54 | |
前陣子讀到新聞談論學生對歷史和國際事件的不熟悉,雖然有些感嘆,但以為這可能是這個時代的通病,不只台灣,其他地方的孩子可能也對歷史沒有興趣。但前天看到學生扮納粹的新聞,就不得不震驚了。即使學生不讀歷史,老師應該知道納粹的劣行啊,怎麼這樣公然扮演惡名昭彰的希特勒和他的軍隊呢? 這件事果然引起眾怒,韃伐之聲不絕。本來不想再添一筆,不過讀到學生的"憤怒",忍不住在臉書上寫了幾段。一方面是回應大姊的留言,也是自己一直以來的感想。 關於學生的憤怒,大姊寫道: "無知,連做錯了什麼都不懂,單純的變裝,真的單純嗎?不了解納粹的意涵嗎?只要認知歷史,有人性血性的人都會抵制,何止是以色列,德國? 納粹扮演,對以色列,等同在創口灑鹽;對德國,那是他們醜惡的瘡疤,揭不得啊!" 我的感想 : 是這些年的錯誤教育,讓學生以為"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所謂的"國際觀",只限於把英文學好,不注重基本的歷史文化。某些媒體和政治人物藐視文化和歷史的作為,讓學生上行下效。而某些媚日的團體刻意淡化日本在二次大戰時的殘酷暴行,可能讓很多人也輕看了同為軸心國的納粹對猶太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的暴行和滅種的罪惡。 十幾年前英國哈利王子曾因戴納粹徽章而激怒國人,經過好幾年努力才得到寬恕。台灣人可能只把這件事當茶餘飯後的笑談,沒有深思其原因。更多人可能根本不知道這事。因為台灣人只把目光放在眼前,只管島內的鬥爭,不管國際現勢,更不要說人家的歷史。 經過這次教訓,會痛定思痛的可能還是只有一小部分人。即使被人家稱為最無知的國家之一,也不會有多少人覺醒。過幾個月,其他新聞一炒,記得的恐怕更少。 媒體上常講"同理心",對於"非我族群"受到的傷害,是不是也能用到這"同理心"呢? 另一方面,如果對不同族群或"外國人"沒有足夠的尊重,哪裡來的"同理心"? 學生指責總統和教育部,雖然有些牽強,但整個社會和教育體系的確都有責任。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