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02 10:23:52瀏覽1458|回應0|推薦2 | |
現年七十六歲的陳天成,從小就住在「奎閣」旁的民宅,因「奎閣」長時間上鎖,為方便信眾開門上香祈福,義務保管大門鑰匙,十七、八年來,每天都到「奎閣」「燒香點火」,長期守護「奎閣」香火,看到縣府舉辦「魁星踢斗、試試順利」活動,喚起鄉親對魁星爺的重視,他高興地說,「魁星爺出頭天了」! 提起「奎閣」的印象,陳天成表示,「奎閣」所在之處是個蜘蛛穴,旁邊的各條小巷就是蜘蛛腳,以前家裡蚊子很多,但是奎閣一帶卻沒有蚊子,因此,附近許多民眾,晚上都會跑到奎閣廊下睡覺。而更早時,因「奎閣」深鎖,也有「牙婆」(蝙蝠)進駐。 陳天成說,早年,「奎閣」旁邊則有很多「轎間」,一頂頂的轎子羅列,等客人上門,是當時的交通工具,也是迎親必備的門面。 「奎閣」旁的白色高牆外,當年還有條「總爺街」,一直通到總兵署,因臨近吧薩,是往來市集民眾必經之地,附近有雜貨店、滷肉店等多家小店,曾經熱鬧一時。 民國三十七年,國軍駐守金門,「天馬部隊」營隊就住在「奎閣」前面的「火埕」,當時部隊養馬當交通工具,該營部有五隻馬,三位老馬伕,馬伕就將馬綁在「奎閣」附近。當時,「奎閣」內有樓梯、書櫥,收藏很多書,原本旁邊還有三間靜房,供考生靜修、看書用。但因年代已久,三間靜房頹圮不堪,後來都被天馬部隊拆掉。 由於時局不好,「奎閣」的木門都被拆掉拿去當材火燒,原本的魁星爺木雕金身也失落不見。後來,當時的社教館長王炳恒由台灣重做一尊,就是現在請至一樓供考生膜拜的大尊魁星爺。 「奎閣水,水在圍牆」,看著垂垂已老的「奎閣」,陳天成表示,現在的「奎閣」,風采已不如當年,以前的「奎閣」,四周築有堂皇圍牆,才真的漂亮。 那時,圍牆範圍不大,大約就立在現在的花台界線旁,圍牆分成二層,下面以石塊堆成石牆,用石灰砌縫,再堆上紅磚。上面則是「樁牆」(用白灰、紅赤土、大粒砂、黑糖混合做成),圍牆高度,成年人舉起手還勾不到頂,庭院內,則放置「金爐」、「字紙爐」各乙具,「金爐」用以燒「金」紙,「字紙爐」是焚燒書冊用的,以示對孔夫子的尊重。 美麗的圍牆,於民國五十二年間被拆除,全拿去當興建金蓮淨苑的部分建材。 當年社教館長王炳恒由台灣重做的大尊魁星爺,原本一直放在二樓供人參拜,但是,信眾上下「奎閣」樓梯十分不方便,因此,民國九十一年做醮酬神時,在陳天成居中協調下,地區古董商許乃章免費提供一尊由大陸收集來的小尊魁星爺(現放於二樓),暫時立在一樓供信眾膜拜,免去信眾上下樓梯的不便。 陳天成表示,大小尊魁星爺原本都放在二樓,民國九十二年做醮時,因為放在上面,民眾拜拜不方便,經地方長老請示魁星爺同意後,大尊的魁星爺才移到一樓,並做了香案。後來不少信眾還願,添香油錢、做金牌,最多曾有人添一萬元的香油錢。 由於常有民眾還願,魁星爺滿身的金牌遭宵小覬覦,曾被偷走,也有小孩爬到二樓時不慎摔下,所以,除了將還願的金牌移至他處保管,「奎閣」大門也鎖上,以免發生意外,有需要入內祭拜的民眾,再向附近代管鑰匙的陳天成等人索取大門鑰匙。 談及鄉親祭拜魁星爺風氣的由來,陳天成說,老一輩的民眾表示,家裡小孩不乖,不愛入學堂唸書,大人前腳才離開學校,小孩隨後便跟著逃學,有人聽說魁星爺很靈驗,來拜拜後,小孩變得愛唸書,也不會逃學,口耳相傳下,才有越來越多的人前來祭拜魁星爺。 「魁星爺出頭天了」!過去長時間上鎖,「奎閣」香火不盛,許多人幾乎忘了它的存在,陳天成很高興縣府文化局舉辦這次的活動,喚醒大家重新關心注意魁星爺,由於魁星爺的生日是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