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1/02 14:01:14瀏覽1489|回應1|推薦35 | |
生病的蜜蜂,在晚上離巢外出,行為反常,在光線的吸引下,縈繞於燈具,有如飛蛾撲火一般,不久便力竭而陳屍在地上,平均 7 到 13 天左右,體內的蛆從蜂體爬出,化蛹,原來這蜜蜂是被一種蠅所寄生,有如殭屍的蠅 -- Phorid fly (Apocephalus borealis),中文名為蚤蠅,別名棺材蠅,被他「咬」過後便成行屍走肉(其實是尾部的針叮的)。 這種體型遠小於蜜蜂的蚤蠅,可以在一瞬之間,停在蜜蜂的背面,用尾部的尖刺,將卵送入蜜蜂腹部孵育,當卵化為蛆後,吃盡蜜蜂體內的組織,也難怪蜜蜂開始阿達,半夜要上演離家出走的戲碼,而且一出去,就不再回來。 近幾年蜜蜂族群時而傳出突然崩解的新聞,範圍擴及歐洲、亞洲、美洲各地,可能的原因包括寄生蟎、黴菌、病毒感染等,最近在 Plos one 上的一篇文章 [1]記錄寄生蠅侵襲蜜蜂,給這種蜜蜂族群崩解的現象,再加一條可能造成的原因。原本這種蚤蠅寄生的對象是熊蜂(bumblebee) ,它們的攻擊的目標,已開始波及到會製造蜂蜜的家蜂。
嗚呼哀哉! 死掉的蜂在培養瓶中,兩星期內,從身上爬出蛆來,並在瓶壁化蛹,不久後就成為蚤蠅,到處飛了。 蚤蠅,Phorid fly (Apocephalus borealis),它尾部的尖刺,正是把卵送進宿主的利器。 在團體生活的昆蟲社會中,受感染而致病的個體,有時會採取一種「自我刪除」的利他行為,生病的蜂,自己會離巢去死在外面,以免波及巢內的其他健康的蜂[2]。在法布爾在一百多年前的「昆蟲記」[3]這本書中也描寫過類似的昆蟲寄生現象,印象中,他對很多昆蟲生態有細緻的敘述,開始閱讀後,讓人發覺有種欲罷不能的吸引力,細心的觀察與活潑的筆觸,雨果曾讚譽他為「昆蟲世界的荷馬」(d'Homère des insectes)。在網路發達的今天,我們也可效法法布爾觀察昆蟲的熱愛,並且將有用的觀察結果,貢獻給科學研究。有種「全民的科學研究計畫」(citizen science projects) 類型的研究方法正在興起中,這是一種鼓勵每個人都來參與,匯集大眾力量的研究計畫。
(本文亦發表於「泛科學」網站:http://pansci.tw/archives/53801 ) 參考資料: 1. 1. A New Threat to Honey Bees, the Parasitic Phorid Fly Apocephalus orealis.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29639 2. 2. Rueppell O, Hayworth MK, Ross NP: Altruistic self-removal of healthcompromised honey bee workers from their hive. J Evol Biol 2010, 23:1538–1546. 3. 3. 法布爾《昆蟲記》http://haodoo.net/?M=m&P=I0401:0 4. ZomBee Watch https://www.zombeewatch.org/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