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26 04:01:27瀏覽1354|回應1|推薦22 | |
「痛」是最好的導師,教會你不要碰這個,不要動那個。蠍子的毒液,正是這種渾然天成的設計,你敢碰它,它就螫你一口,給你一點毒液,馬上讓你有吃不完的苦頭,痛苦之餘,叫你下次見到它,馬上退避三舍。 看到這隻蠍子,尾巴翹得高高的,正與一隻小鼠做近距離的接觸,你會為這隻形狀可愛的小鼠感到緊張嗎? 相片中的兩位主角(名稱暫譯,後面為英文俗名與學名): 草蜢小鼠:Grasshopper mice (Onychomys torridus) 亞利桑那樹皮蠍:Arizona bark scorpion (Centruroides sculpturatus)[2] 不用擔心,這種可愛的「草蜢小鼠」,正是這種毒蠍的剋星。「樹皮蠍」的毒液,進入被叮咬者的體內,會對產生有如菸頭燒灼或釘子穿刺般的劇痛,持續數小時,毒液在周邊組織造成痛覺過敏的現象,即使在叮咬處的輕微碰觸,也會讓你感到痛不欲生。有了這一項利器,「樹皮蠍」確實讓不少捕食者望之卻步。然而,一物剋一物,「草蜢小鼠」對「樹皮蠍」的叮螫,竟不覺痛癢,所以相片中兩者對峙的結局,是「草蜢小鼠」勝出,毒蠍終成佳餚,葬身在小鼠的五臟廟中。 「樹皮蠍」的毒液對人、小鼠或是實驗室的大白鼠都會產生劇痛的反應,蠍毒造成的痛覺傳遞,是經由神經細胞的 Nav1.7 鈉離子通道 (voltage-gated Na+ channel Nav1.7) 產生,偏偏「草蜢小鼠」的鈉離子通道天賦異秉,幾個胺基酸天生有那麼一點點變異,這一點小小的變異,卻造成大大的不同。 「樹皮蠍」的毒液在一般實驗室小鼠造成的疼痛,是透過Nav1.7鈉離子通道的作用,產生神經衝動,傳往中樞產生痛覺,對Nav1.8鈉離子通道沒有作用。然而,同樣的毒液,作用在「草蜢小鼠」身上,卻會和它的Nav1.8鈉離子通道結合,而其所造成的結果,是阻斷鈉離子流,所以根本沒有痛覺神經訊息往上傳遞[3],也難怪「樹皮蠍」的叮螫對「草蜢小鼠」而言,一點都不痛,其實,該毒液對「草蜢小鼠」而言,反而是止痛劑! 痛覺的控制,一直是醫學研究上的一個重要課題,師法於自然的現象,在研究這種鼠特別的習性與生理功能的同時,已經更進一步了解痛覺產生的機制,基於這種發現,可望找出更好的疼痛治療藥物或治療的方法。 (本文亦發表於「泛科學」網站:http://pansci.tw/archives/53677) 參考資料: · 1. Grasshopper mouse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asshopper_mice · 2. Arizona bark scorpion http://en.wikipedia.org/wiki/Arizona_bark_scorpion · 3.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in Grasshopper Mice Defends Against Bark Scorpion Toxin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2/6157/441 Science 25 October 2013: Vol. 342 no. 6157 pp. 441-446 Centipede vs. Grasshopper Mouse http://youtu.be/AOsmeOceOsg草蜢小鼠大戰百足蟲
草蜢小鼠大戰樹皮蠍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