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織網之蛛》
2018/04/12 01:28:41瀏覽617|回應6|推薦33


我不是雷峰寺簷下的蛛兒,無緣聽得晨昏誦經的福份。這一世,我輪迴守候在楓紅下過往行人間,耐心守候此世的因緣。

當山谷捎來遠方微風,也帶來許多紅塵故事我在這裡日織夜捕,只為捕捉往事記憶,藉著歲月抽絲剝繭,回味舊雲草稀,終於記起前世你從我眼前經過的緣遇。

終是慈愛蛛兒,於是再給她輪迴機會,讓她了結前世因緣。我沒有蛛兒幸運,只能在楓葉下靜靜等待…一年又一年,等著春風吹過,看夏雨直落,聽秋蟬響徹,望著冬將枯葉吹落,等啊等,就是等不到前世的你從我面前走過。

幾番春秋,幾卷雲湧,我的網補了再破,破了又補,疲憊的眼起薄霧,探針般的心生了鏽,縱然紅塵日子偶有人經過,但等不到此世的你,生命於我不過是場索然無味的邂逅。

終世,不想淪為一隻守著青山不老,守著歲月織網卻無法遇見你蜘蛛。

 

倘若能讓我遇見佛,倘若能在佛前許願,我願許無論哪一世…都是你眼中的春風,你身上的衣袖,你鼻息間的寧靜,你眼眸底的溫柔。

或許有一天佛能聽見我渺小的心願生生世世只為遇見你;遇見你我美麗執著的守候。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273b36a1&aid=111479197

 回應文章

秋子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
2019/04/19 21:14

來的人都〝上網〞了!

這隻蜘蛛很用心結了一個網

讓大家來結緣!


紅袂(273b36a1) 於 2019-04-20 15:51 回覆:

呵呵…秋子就是這麼幽默,所以才做得到拿得起放得下這不容易的事。

 

是啊!這種「網」是虛構的平台,是現代人文明病的開始。但是蜘蛛織的網,可是千辛萬苦才能成的事,兩者之間,還真不能相擬。

 

還是很期待妳的文章,至少妳的寫作風格是我喜愛的。

當然,強求來的果子不甜,我還是耐心等待。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4/15 13:36
竟然能將蜘蛛網照的這麼清楚
紅袂(273b36a1) 於 2018-04-15 13:54 回覆:

呵呵…我還有將蜘蛛拍得很清楚的照片,只是考量有些女生會怕這種小動物,所以就沒PO上來。

 

以前走山時,都會折一枝樹枝(帶葉),邊走邊揮,為的就是撢掉蛛網。山上,本就屬於昆蟲與動物的家園,我是闖入者,除了借路需求外,盡量不打擾它們的生存空間。


郁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4/13 22:50
好不容易躲過前世的,一不小心飛進網裡,可不又栽了!
紅袂(273b36a1) 於 2018-04-14 00:51 回覆:

真知灼見。

 

都說不是冤家不聚頭,無法聚頭才真正是兩不相欠,所以,何苦這一世又自投羅網?

 

這就是痛苦的源頭。


梅琪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4/12 19:29

掛網,吃到飽,這是蛛兒織網的目的。

都說,一網打盡,魚網是,這蛛網也是。還說,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那,情網呢?倘能網開一面,能全身而退嗎?

這網,有解嗎?

紅袂(273b36a1) 於 2018-04-12 20:36 回覆:

哈哈哈…琪仁這思想調調倒跟雪霏兒-Sapphire很像,幽默派的。


每個人對「網」都有各自解讀、精闢之論。其實我真佩服蜘蛛,就網的結構之美、一圈圈不停織就的耐性,像是偉大的建築師之於工藝美學之作。我曾花一個小時站在楓樹下看著一隻蜘蛛將一個網織好,那富羅輯性的織網技巧真是讓我讚歎。

至於妳說的情網,這問題於我,是大哉問,學問可深著呢!因此我沒能力回答。


雪霏兒_Sapphire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4/12 09:37

紅袂早安。

雷峰塔下的蛛兒,等待輪迴,以解前緣。我之前看過青蛇,法海收了蜘蛛精,卻發覺牠真的只是個修行成人的精怪,沒有為害人群,這場誤殺,讓法海永世陷入輪迴,不得解脫,還被青蛇挑逗,破了色戒。

蛛網是殘酷的無形之網,它網住了不小心的獵物,也網住了無形的情感,人說情網情網,陷入情網,等待自己的是不是就是殘酷的殺戮?是自己自掘墳墓,我沒有神通,無法透徹內中的因果。只能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在這當下欣賞這絕美的網,暗禱切莫深陷。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雪霏兒
紅袂(273b36a1) 於 2018-04-12 11:06 回覆:

Sapphire早安安

 

神話故事也含警示世人之意。道行如此之法海仍在人性中流轉,也因一念之錯付出代價。

 

自然界蜘蛛的獵捕行為及手段極其殘忍,甚至小蜘蛛出生後便以母蜘蛛的身體當養分;看著數百隻小蜘蛛啃食自己母親的行為,身為人類總覺殘忍

 

愛斯基摩年老之人不也是以如此犧牲的方式獨自尋求死亡以成全新生命?


生命,自有它的出口與平衡之道。

 

就因為世人對蜘蛛的感觀不佳,所以我才柔化牠的故事性。事實也是如此,因為人類為了生存也必須透過獵捕其他生命換取自己生命的延續與養分。柔化蜘蛛獵捕特性的方向,改為為前世執著至今世愛的守候,便覺殘暴之性有了溫情。

 

謝謝妳末語提醒,但願普羅大眾皆能領悟妳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