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24 17:23:41瀏覽1151|回應5|推薦131 | |
陸茂清 古時候,供騎馬傳遞公文的公差專用的大道叫驛道,驛道上設有一個又一個驛站,是公差或官員途中歇宿、換馬的處所。唐朝的驛站中,有名荔枝驛的,其得名源於荔枝的傳送,且是與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有關,還因此生出了「妃子笑」的荔枝名品。 楊貴妃特別愛吃荔枝,荔枝產地卻遠在南方,玄宗令在盛產荔枝的川蜀涪州設荔枝驛,採摘了涪州荔枝後,沿專修的驛道馳送京都長安。此事在《天寶遺事》中有載:「貴妃嗜荔枝,時涪州致貢,以馬遞馳載。」 其時嶺南的佛山也盛產荔枝,從佛山至長安也有一條貢獻荔枝的驛道。江蘇淮安市洪澤縣西的大墩島,是這條驛道上的大站,當時也名荔枝驛。 已是多年的現象了,荔枝新上市,眾多水果店便打出了「妃子笑」的品牌;有的還以「唐朝貢品『妃子笑』,楊貴妃的專利品」廣而告之。 荔枝中確有「妃子笑」這個品種,且屬頂級,清人吳應逵的《嶺南荔枝譜?品類》有載:「妃子笑,產佛山,皮薄而肉厚,核小如豆,漿滑如乳,啖之能除口氣,使齒牙香經宿。」眾所周知的常識,荔枝貴在一個「鮮」字,「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見白居易的《荔枝圖序》) 「可惜天教生遠處,不近長安。」(歐陽修《浪淘沙》)荔枝產地的嶺南、川蜀均遠離京都,那時既無汽車火車,更無飛機,保鮮談何容易?玄宗為取悅於貴妃,不惜動用傳送軍機公文的兵部驛馬,日夜兼程按時限刻飛馬傳送。為保色香味不變,將荔枝連枝帶葉摘下,密封在大竹籮裡,火速送到長安時,葉子上的露水猶在,如同剛採下來一般,色、香、味不變。對此,《新唐書.楊貴妃傳》有記載:「妃嗜荔枝,……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 貴妃娘娘能吃上鮮荔枝,是以眾多生命為代價的。請看《天寶遺事》:「以馬遞馳載……人馬多斃於路,百姓苦之。」蘇軾的《荔枝嘆》也有載:「十里一置飛塵埃,五里一堠兵火催,顛坑仆谷相枕藉。」運送荔枝的驛卒,如催兵解圍救火一般快馬加鞭,夜以繼日一站接一站絕塵狂奔,以致多有不慎跌落懸崖,屍體相枕狼藉! 「一騎紅塵妃子笑」(杜牧《過華清宮》),飛馬送到的新鮮荔枝端去楊貴妃處,貴妃心滿意足,情不自禁嫣然露笑。 後人遂把楊貴妃最愛吃的那種荔枝,稱作了「妃子笑」,商家則以「妃子笑」招徠生意。 關心民瘼的蘇軾卻視之為尤物:「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我願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為瘡痏。」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