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26 12:53:00瀏覽1855|回應1|推薦17 | |
偶爾拜讀了陳香梅女士的著作『春水東流』,內有一段記述抗戰時在昆明加入中央通訊作記者的經歷。令人實在是不勝感慨。 中央通訊社,于1924年4月1日在廣州成立。在抗戰時期,中央通訊社是中國政府主辦的最重要的新聞機構,被人稱為中國的美聯社或合眾國際社,也是當時中國人民了解外界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信息源。1945年8月14日,中日戰爭結束,日本投降,中央通訊社是最早得到并發布這個好消息的新聞機構。陳香梅女士文中『人們雖沒有喝酒,但都樂得醉醺醺』的描述,可以讓人感受到,中央通訊社曾經給苦難中的億萬中國人民帶來了多少勝利的希望和對未來的憧憬。可以說,中央通訊社曾經是維系全中國人民在抗戰中奮發圖強抵御外辱的精神源泉。 中央通訊社于1949年10月隨國民政府遷臺,將近60年。可以說,中央通訊社也是見證了臺灣社會的發展和兩岸大時代的變遷。雖然立足寶島半個世紀,中央社在大陸上并不陌生。除了老輩的人士外,很多人是通過偷偷收聽『自由中國之聲』等對大陸的放送,了解了由中央通訊社所報道的『復興基地』的情況和世界的消息。也籍此了解了不一樣的中國。當時,在昏暗的燈光下,夜深人靜的時候,『中央社臺北消息・・・』的放松確實給了大陸上渴望擺脫共產主義教條,建立真正中華文化下『中國』的一些青年以無上的鼓勵。在這一點上,中央社曾經功不可沒。可以說,中央社間接的參與了大陸『文革』后重塑中國人的工作。 中央社曾經是具有大中國意識的新聞機構,他曾經影響和領導了臺灣的輿論。但是,他也不可避免的隨著臺灣輿論的轉向而轉向,最終沉迷于迎合和沉淪。當臺灣人在無病呻吟的感嘆『生為臺灣人的悲哀』的時候,中央社未能指出這種感嘆的荒謬。當臺灣人在大張旗鼓的去中反華時,中央社忘記了自己歷史見證人的角色,他沒能發揮歷史的風骨。在今天,在自我膨脹的『大臺灣意識』下,中央社通過不斷的迎合,已經成功的蛻變為一個媚外反華臺獨的先鋒,成了綠色民粹的幫兇。中央通訊社已經完全背叛了他的母體,這就是中華民族。 前幾天,看到了一則中央社發的兩岸消息,報道臺灣某某政治人物訪問大陸,到達了『中國北京』。結合綠媒和中央社一貫的報道口氣,實在感嘆如果中央通訊社的前輩在天有靈,不知當作何感想。陳香梅女士還健在,她如果可再來臺灣,會不會到中央社去懷舊一番呢?中央社還有沒有值得她懷舊的歷史痕跡呢? 對于綠媒的立場,雖然不齒,但還可以坦然處之。這是扭曲的歷史環境下產生的怪胎,不足為怪,也不足為嘆。唯對于曾經服務于大中華,曾有過廣闊的視野和無限歷史榮光的中央社,其退化,其沉淪,令人感到無限惋惜。盼望中央社可有回歸歷史,痛改前非的一天。期待中央社可以有真正復活的一天。 懷念中央通訊社!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