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死可怕嗎(道益)
2012/08/27 21:42:14瀏覽977|回應0|推薦4

《死可怕嗎?》

 幾次陪著家師到醫院檢查身體,在等候室或是因時間的充裕,還是自己最近身體欠安,我竟自然而然的觀察醫院進出的病患。等候室的座位已坐滿人,但一點都不吵雜,反而顯的特別安靜,安靜中帶著沈重的氣氛;到醫院來看病等於是身體已出現紅燈,不管是已知道結果或是還不了解詳情,必定是身體狀況出現毛病,每個人臉上呈現出一副凝重與不安的神情,或者有人意識到死神己悄悄走到身邊。人靠五穀雜量養身,必有老病死,肉體不能永遠存在,大限來到必會離開世界,由於這念頭,讓我們的心靈,有個死的陰影存在,也因這緣故對死的苦惱與困惑產生不解。談到死,人人害怕,也忌諱談死。當身體呈現出四大不調時,開始意識到生命進入枯萎,內心開始感到不安,並對死產生無限的恐懼。害怕歸害怕,死神不因為人的害怕而慈悲饒攝,自己如是,親戚朋友也如是,甚至聖人佛陀都難免除這一關卡。死,總是讓人有一種無奈感與壓迫感,但又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增一阿含經》有四位修行人,都得到五種神通。雖然有神通,還是要面對死亡。這四位修行者,知道無常來,一定逃不過死,於是他們就想辦法要怎樣來逃避死。一位飛在空中,想要逃避死神的追殺;一位入海底,躲避無常鬼;一位為了避免死,躲入須彌山的山內;一位,為了避開死亡,藏入土地內。最後,這四位有神通者,還是難逃一死。佛陀以天眼觀察到這四位修行者的愚癡行為,而說這偈:「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止不受死」。 生命是無限的,然而卻不是固定不變的,佛教所說六道輪迴,乃在說明生命的變動性。生與死到底是好或不好?好是因為死後還會有生,不好是因為生了必定會死。其實死亡並不是一個終結,死是另一個生的開始,是一種轉化。這期生命的結束,另一期生命又熱呼呼的燃起。《大智度論》:「菩薩得天眼,觀諸眾生,輪轉五道,迴旋其中。天中死,人中生。人中死,天中生。天中死,生地獄中。地獄中死,生天上。天上死,生餓鬼中。餓鬼死,還生天上。天上死,生畜生中。畜生中死,生天上。天上死,還生天上。地獄、餓鬼、畜生亦如是。欲界中死,色界中生。色界中死,欲界中生。欲界中死,無色界中生。無色界中死,欲界中生。欲界中死,欲界中生;色界無色界亦如是。」死只是形體的毀滅,業識不滅的,這個業識帶著累劫以來的業包括今生的習氣、意念而流轉。從死亡到投胎轉世的這一段時間,稱「中陰身」,中陰身隨著我們前世的業力、習氣、意念去尋找轉世的因緣,這在佛經上稱「隨重業受生、隨習氣受生、隨意念受生」,人死隨著各人業力不同而尋找歸宿,等到因緣成熟又轉生至另一形體。 面對著死亡的恐懼,思惟無常帶給我們的打擊時,我們應該先了解為何會有生。《增一阿含經》云:「欲生諸煩惱,欲為生苦本」。《八大人覺經》云:「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當知輪迴是以愛為根本。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世間煩惱痛苦的事很多,多數是由貪欲引起。欲望無窮,苦惱就無窮。有貪愛就有生,所以生死的根本在於貪欲。要斷這生死的根源,就像砍樹,先斷他的根。五欲的害處在《大智度論》談到「五欲無益,如狗咬骨。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捨。為之後世,受無量苦。譬如愚人,貪著好果,上樹食之,不肯時下。又此五欲,得時須臾樂,失時為大苦,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有智者識之能自遠離。」生死的輪迴,是五欲引起,五欲永盡,生死輪轉的煩惱才能斷除。人的煩惱尚未斷盡時,永遠沈在生死的泥召裏,難以拔出。 每個人都經歷無數次的死,但是都忘記死所帶給我們的教訓,只有在面對著死亡時才又生起怖畏的念頭。佛經記載人活在世上,好比烏龜揹著軀殼,負載著沈重的外形,行止笨拙;死亡猶如脫離了這個笨重的軀殼,丟掉障礙物,人臨死時,苦苦戀棧世間的情、財,放不下子孫,好比烏龜脫殼被撕裂、被銼刮一樣痛苦,等一切都放下,就脫離了千鈞萬擔的軀殼,感到無比的輕鬆。軀殼沒重量後,輕飄飄的開始尋覓另一休息站,找到巢窠等著受生。既然又來受生,就應該好好的面對死;為什麼一定會死,因為我們來生,既然來生就難免死亡,有生就有死。在《雜譬喻經》有一老婦人,唯一的兒子死了,傷心欲絕,茶飯不思,經過四五天,佛陀知道了,就到墓園見老婦人。佛陀告訴老婦人,有一方法可讓他兒子復活,老婦人歡喜求救於佛陀。佛陀告知,只要找到有一家裏從未死過人的家庭,向這家人求火便可。老婦人一聽歡喜,開始求火之行,但是求過數十家,沒有一家沒死過人的。回來見佛陀:「遍尋數十家,未曾有人家不死的」。佛陀告訴老婦人:「從天地開闢以來,沒有人不死過,你何必執迷於兒子的死。」老婦人後來悟到無常的道理,便得須陀洹果。 死是一種自然的現象,只有確定有一天我們都會死,這樣對死亡的來臨才不再產生恐懼。既來生就該好好的做人,斷除下回的來生。佛教修行,就是要我們做一個身心完整的人,活著的時候身心自在,面對死亡時才不恐懼,死時才能漂漂亮亮的走;唯有活的自在,死時才能自在。《增一阿含經》云:「欲得免死者,當思惟四法本。一切行無常,是謂初法本,當念修行;一切行苦,是謂第二法本,當共思惟;一切法無我,此第三法本,當共思惟。滅盡為涅槃,是謂第四法本。」如果想要擺脫死亡,就只有不受生;想要不受生,就只有從「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的道理去思惟修行。當我們了知人生與諸法因緣相互生起,相互消滅時,才能對佛法產生無比的信心,對生死也才不再產生恐懼,了知生死猶如搬家,只不過換一個窩而已,修行就是為了換一個更好的窩。但是,佛教的最高修行不僅是要找一個好窩,佛教的修行是要我們能解脫生命的束縛,佛法的四萬八千法門,主要的目的也是在為眾生解決生死問題。 事實上,我們都是沒有神通的人,都只能看到今生,對於來生或過去生都不知道。既然我們只能看到今生,就只有好好的把握現在,活在每一個當下,唯有珍惜當下,才能保有永生。其實,生死一如,何足喜憂,長命固然值得欣喜,死亡也不值得憂懼,只有能了脫生死、超越解脫才值得慶賀。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2228518&aid=677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