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而篇(1-8) 「無友不如己者」
2020/10/24 13:59:42瀏覽833|回應0|推薦0

學而篇(1-8) 無友不如己者

在學而篇(1-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白話試譯:莫和不如己的人交友。有了過失,不要怕改。苟我心常能見人之勝己而友之,即易得友《論語新解》有言:

孔子之學,以人道為重,斯必學於人以為道。道必通古今而成,斯必兼學於古今人以為道。道在人身,不學於古人,不見此道之遠有所自。不學於今人,不見此道之實有所在。不學於道途之人,則不見此道之大而無所不包。子貢曰:「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可知道無不在,惟學則在己。能善學,則能自得師。 (195-1969)

 莫和不如己的人交友,此義似以為自身修為,已達無人可及之境。焉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現代論述,集眾人之力,完成不可能之事。若世下人抱持「不和不如己者交朋友」此應屬異類,於此二一世紀當下應難存乎。人類的智能有其不可分割的整體性其中自我管理人際關係領導統馭等大至環境或小至組織,已是講組織戰、團體戰,在逐利與科技創新掛帥的時代,如偏離此臼槽,而自身獨處於外境之欲,必然就產生失敗之途或被棄之於社群之外。當知「人道非一聖之所建,乃歷數千載眾聖之所成。不學則不知。」無友不如己者,此語或應有另一解套或釋疑之處!

又在學而篇 (1-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白話試譯:先生說:「不要愁別人不知我,該愁我不知人。」我喜歡這段話的謙虛之為,劉邦平定天下之後,論功行賞,冊封了「十八侯」,對劉邦而言,當年逐鹿中原,極盡網羅人才,讓他成就漢朝霸業,而能得天下仁人居士輔佐之。成就天下事,不就是基於此一思維。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9669316&aid=151945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