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5/01/06 14:04:31瀏覽27|回應0|推薦0 | |
搭乘風帆船─用肩膀扛起身為家人一份子的責任 埃及行第七天,全國有95%沙漠覆蓋,地理環境造成乾燥無水,在帝王谷和哈基蘇特女王神廟,當然也無法像其它國家廣泛植被綠樹,塵土飛揚也屬正常。難怪這幾天走下來,埃及所到之處,灰矇矇的房屋,灰色的道路,連穿著也以灰色系為主。 接下來搭乘風帆船徜徉於尼羅河的美。美其名乘坐風帆船,竟是一艘汽艇拉兩條沒張帆的船身(導遊說,沒有風無法張帆),只能謔稱「類帆船」!成員有位六歲小孩(其他二人是兄長),已經兼負掌舵之責,在船桿前拋繩引導船隻,已焉練就一身純熟的技巧,讓我們一行人豎起大姆哥稱讚。在台灣一位六歲的小孩,應該還尚是一位被百般呵護的「媽寶」。 這位六歲男孩已經被訓練用肩膀扛起身為家人一份子的責任,是的,是不論你願不願意,生長在這樣環境長大的孩子,不是與生俱來的「就會」,而是環境逼他們不得不去學習、去成長。在第六天騎馬車餐訪艾得夫神殿,這位馬伕也不過十五歲孩童!在埃及應該沒立法「兒少保護法」之類的約束吧!不然,他們也無須跟隨父兄的工作,而必須伴隨其中,從他們的笑容中,似乎讓我看他們在求生存下的,一種無奈和無助和另一面!(也許他們也樂在其中吧) 接下來三位船員,拿起鈴鼓及鼓類樂器拍打鼓心,瞬間有旋律般地喚起兩艘帆船的團員,跟著鈴響鼓拍忽大忽小的節奏,轉著圈圈跳起舞來,聲響和歡笑的氣氛,已經融為一體,是「風帆船」或「類帆船」已經不重要了。 活動結束之後,這位六歲男孩拿著皮革製作的鼓桶(打賞),團員當然也不吝嗇地往裡面丟下進one dollar $$,不管這一丟,是基於一種憐憫或基於一種鼓勵,我想孩子得到他想要的,而我們也浸潤在尼羅河上(30分鐘),享受的一趟不一樣的風帆之旅。 埃及沒有像台灣有那麼多密集的中小企業可以上班賺錢,相較之下其庶民百姓,選擇在夾縫中找到一個生活的縫隙,或許這也是他們的一種「類生活」吧。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