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西方科學界怎麼證實靈魂的存在?
2016/07/07 07:29:15瀏覽35|回應0|推薦0

 

西方科學界怎麼證實靈魂的存在?

 

 

  西方科學界怎麼證實靈魂的存在?——“瀕死體驗研究”與“靈魂脫體經驗研究”

 

  1985年《青年報》發表文章:人的靈魂能升天嗎?文中報導瀕死過程之謎,美國醫學界每年積累上千個死裡逃生者的醫案作研究,心臟專家司庫梅克調查2300個瀕死經歷後驚訝地發現60%的人瀕死時經歷了同樣過程:當臨近生命極限時聽到醫師宣佈“他死了,”接著是親人的哭啼和其他雜訊,隨後他感到自己飄然經過一個長而黑的通道,突然又像個旁觀者一樣站在軀殼旁邊,他可以清楚看見醫師搶救他所作的一切努力。也會看到早逝的親朋,有人到了鮮花爛漫的光明處,有的則身臨幽暗陰森之地。

 

  臨床死過已相當長時間、大腦功能消失的患者重新恢復了生命,他們往往能夠講述在另一個世界的短暫旅行中,經歷的奇特遭遇,還能夠講出病房裡所發生的一切。他們能準確地說出參加急救的醫護人員的數目,一字不漏地說出他們之間的談話,描述出急救小組所採用的方法。其準確程度說明這不可能是夢境,也不是什麼幻象,生下來就是盲人的瀕死體驗者自述在離體經歷中看見了搶救自己的醫護人員和其他一些人與事物。

 

  1、瀕死體驗

 

  新華網(2004-02-25 15:09:38 )稿件來源:《大科技》雜誌

 

  瀕死體驗,某些遭受嚴重創傷或罹患重疾但意外獲得恢復的人所敘述的死亡正在來臨時深刻的主觀體驗。國外早已把其列為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瀕死體驗”在各民族間普遍存在。1987年,在西班牙的巴賽隆納,一位名叫查維·亞艾那的24歲青年工人,不幸被一隻裝有機器的大箱子壓傷,成為一個昏迷不醒的“植物人”。19903月的一天,亞艾那突然清醒過來,雖然只有短短的10多分鐘,卻向人們敘述了他長眠不醒時的奇遇:“我變回一個孩子,由我已去世的姨媽領著。她帶著我,走進一條發光的隧道,它是通向另一個世界的。她對我說:‘你要我找的永恆的平靜,在另一個世界你可得到的。’我用手掩住雙眼,但瑪麗亞姨媽輕輕地把我的手拉了回來。”10多分鐘過後,亞艾那又長睡不醒。

 

  無獨有偶,美國一位65歲“死而復生”的商人,向搶救他的醫生們敘述了自己“死後”的情景:“我記得自己好像一朵輕雲一般,逐漸由我的肉身上升到天花板。醫院的牆壁與鐵門都阻擋不了‘這時的我’。我很快地飛出醫院,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飛向虛無縹緲的太空。接著我又以極快的速度,在一條無止境的隧道中前進。在隧道的另一端,我看到有一點亮光;這個亮光越來越明亮,越來越大。當我到達隧道的盡頭,那光亮變成強烈無比的光源。我的內心充滿喜悅和愛。我不再有憂慮、沮喪、痛楚與緊張。”

 

  有趣的是一些名人也有過“瀕死體驗”。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19歲那年就曾經歷過一次“靈魂離體”的體驗。當時他在義大利前線的救護車隊服役,191878日的午夜時分,一枚彈片擊中了海明威的雙腿,使他身受重傷。事後他告訴他的朋友蓋伊·希科說:“我覺得自己的靈魂從軀體內走了出來,就像拿著絲手帕的一角把它從口袋拉出來一樣。絲手帕四處飄蕩,最後終於回到老地方,進了口袋。”

 

  德國大詩人歌德、法國作家莫泊桑、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美國作家愛倫·坡、英國著名作家大衛·勞倫斯等,都曾有過類似的體驗,他們認為:“人的靈魂藏於人的肉體之內,而且是肉體完美的複製品,由極輕的東西組成,發光、半透明、十分適合於進行體外的活動,靈魂離開身體時,跟做夢差不多。”

 

  據國外資料披露:在德國,曾進行過一次“死亡試驗”,參加試驗的有42名年輕力壯的男女志願者。利用藥物,使42名志願者處於與死亡相似的完全失去知覺的境地。在22秒的短暫時間內,志願者各有所獲——有的看見彩光; 有的看見了親友; 有的看見了自己發著藍光的“靈魂”從自己的肉體中“逸出”; 有的看見了一條發光的“隧道”。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醫學界對人的臨終狀態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雖然試驗的方式和研究的成果各不相同,但對於有過“瀕死體驗”者的感受,大家的意見基本還是一致的:和平寧靜、穿過一條隧道進入另一個世界、前方出現一種光亮並進入花園等。許多從死亡邊緣回來的人相信,他們經歷了一種“生命回顧”;另有人會說,感覺像是與一種宇宙智慧或意識融為一體。這些倖存者們因為“被帶回來”而感到憤怒和悲傷的例子並不鮮見。

 

  許多經歷了瀕死經驗的人堅持認為靈魂離體是他們的親身經歷,絕非虛幻。然而由於這類經驗一般人很少能體驗到,儀器的測量也很難做到完全準確,因此人們對此爭論不休。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688ku&aid=6499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