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01/04 13:21:22瀏覽398|回應3|推薦34 | |
。 那天問我們同事,最近都播什麼劇,因為想淘幾首主題曲聽聽。他說好像央一在播《節振國傳奇》,搜到片尾曲挺好聽的,尤其是歌詞,非常好。因為沒播幾集,網上沒有像樣的視頻,還得我自己下載視頻切割後上傳。 這幾年大陸劇大致分為幾種類型:古裝時代劇、青春言情劇、生活家庭劇、農村題材劇、軍旅、諜戰與抗戰劇。像樣的農村劇比例越來越低,但抗戰劇與諜戰劇卻層出不窮,好像廣電總局已經下令要求慎拍了。 很少看電視劇,但有時隨便瞄幾眼,也知道個大概。現在的抗戰劇怎麼說呢,大部分對待抗戰的歷史非常不嚴肅,看到幾乎清一色的英雄美人,英雄們幾乎個個百步穿楊,就差刀槍不入,動不動,靠一些江湖把式就能以少勝多,實在無語。 即使我們不完全知道那些歷史的細節,但最起碼知道那段中國歷史上最屈辱最嚴酷的階段,雖然不乏英勇抗戰的軍民,但抗戰真的像好萊塢大片一樣浪漫嗎?我抗戰軍民幾乎都像超人?占領我們八年,給中華民族帶來最大傷亡的鬼子們都蠢得不像樣?不然“南京大屠殺”是怎麼招來的?發生在我故鄉的“被俘3.5萬人、棄尸4.2萬人”的“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的“中條山戰役”是虛構不成?還有更多的例子就不舉了。 我們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英雄主義是好事,但不能不尊重歷史,如果都像電影電視劇拍的,小日本敢對我們中國有侵略之心嗎?即使侵入中國,我們也早就反擊踏平東京了,還用傷亡了3500萬軍民的代價,連國都都喪敵手,浴血奋战八年,才把豺狼趕出去? 還有現在某些導演自認為獨辟蹊徑,拼命挖掘起侵略者作為人的一面來,尋找著他們身上人性的光輝,很不以為然,當然他們不都是惡魔,在成為軍人之前他們也都是普通人,但再有人性的鬼子兵,他們的槍下就沒有中國軍民的冤魂嗎?我們的影視作品需要貼著“中立”的標簽,放大美化他們所謂的人性嗎? 反思這段血淚史,我覺得不能因為歷史已遠去,我們沒有切身體驗的後人從中總想發掘出一種塵煙後的浪漫輕松來,應該用一種嚴肅認真的態度反思,為什麼我們的民族會遭逢那麼大的苦難?為什麼那時是漢奸最多的時代?為什麼我們付出如此大的代價才慘勝?為什麼侵略者到現在都不正視那段歷史? 戰爭永遠是殘酷的,屈辱也永遠是真實的,而不嚴肅的創作,是對我們民族最大傷口的戲說與娛樂,是對歷史對觀眾對自己,都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真希望能多看到像《鬼子來了》這類優秀的影視作品,雖然看過後會很憋屈,但那才是我們的民族最普通民眾曾經的真實啊!正視那段真實才是唯一的正確的態度,否則與YY何異? 我總是說“我們不是要牢記仇恨,而是要牢記恥辱,否則連對手都會瞧我們不起。”可我們的民族能綿延五千年,也許就因為我們善于用喜劇來詮釋歷史,遺忘歷史?否則五千年的重壓會背負不起? 。 。 本來想介紹這一首歌的,一提筆卻收不住了,情緒這麼一大段。《節振國傳奇》電視劇我不知道好不好,聽名字與我上面提到的應該相去不遠,但歌實在不錯。 雷蕾易茗夫妻作曲作詞,孫礫演唱。 。 。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