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何而來,到此何幹 ~ 狗屁倒灶的軍旅歲月 之01
2013/12/13 11:14:51瀏覽341|回應0|推薦0

     從何而來,到此何幹 ~~ 狗屁倒灶的軍旅歲月 之01

 

    攪西風去來飄滾。在歷史理解中,現在與過去似乎都是糾纏不清的?特殊的軍事教育影響人的一生,從過去而現在,甚至到未來都還餘波盪漾?

    「不讓恐懼左右自己」。這是美國二次大戰時名將巴頓常用來激勵自己的座右銘。在受軍事教育的某一年某一夜,百岳老查在幾位同學的「協助」與「掩護」下,天真而幼稚地脫離了營區三天三夜,返回南部家鄉參與三年一度之迎神賽會活動。不復回頭戀空廟,這一目標很明確,這一舉動很冒險;面對明確目標挑戰,同時也體驗著挑戰的刺激感,追求這一夢想是人生中令人激動、激賞的事情,沒有嘗試就不知道事物的深刻內涵。這箇中滋味同學們誰曉得些?的確,百岳老查「不讓恐懼左右自己」!結果,在第二天晚上,這一逃營壯舉就被連隊幹部發現,照規定應該立刻通報校部,再做進一步之必要處理程序。還好,家鄉神明保佑;還好,百岳老查碰到一位相處如兄弟般的連隊主官,把這件事暫時「壓」下來,靜觀後續!就這樣,百岳老查才能繼續當兵,是福、是禍,實很難定(推)論。(不過,百岳老查還是萬分感謝該主官的「不殺之恩」!)

    營門重鎖鑰,不許外人敲。甘地,堪稱全世界著名的民族英雄,有歷史學家評價說:「他的偉大,在於他的勇氣。」逃營事後,百岳老查佩服自己的勇氣與膽識,更欣賞自己的「果斷」,因這行動能讓自己享受到嶄新的經驗,畢竟,這嘗試是一種發現、是一種自信,也是一種決心的體現,驚心怕膽成何事,可見當年的百岳老查「渾身是膽」!

    夢中不識路。回想,進軍校,不是我百岳老查的首選,也不在人生選項中。莫名所以的決定,迷迷糊糊的進入,勉強自己,既來之則安之!後來常想,所感之事,所觸之景,到此間的,進來真誠的少,模(迷)糊的多。自認,軍校教給我「制式」的東西很少,而自我學習那「有的沒有的」卻很多;要混,很簡單;想學,不容易;一切似乎都是「洗腦」教育?洗腦,不外乎只教些簡單規則,並且持續長時日或經年累月的進行,據悉此種訓練方式足可使一般人心靈麻痺、喪失思考與判斷能力,於是只好來者不拒,照單全收進而「內化」成自我的一部份。還好,百岳老查時時自我警惕~保持一顆澄明而冰冷之心!

    冰心難付梧桐月。唸軍校,很多「洗腦」時間都在讀一些無聊的「專書」,如「訓育專書」、「蔣公言行」、「歷史人物評介」、「奮鬥人生專書」、「反台獨」教育,以及各種「黨的相關文件」等,還有開不完國民黨的小組會、榮團會、討論會,還有連隊幹部、學長自設的「批鬥大會」等,還有摸不完的「勞動服務、環境整理」,更扯的是每年已走火入魔的「政治會考」,其實這種會考很意識形態、很黨國,其內容很貧乏、其思想很表淺、其精神很應付、其成效很存疑,為了會考成績甚至連正常教育都給犧牲了。這就是軍事大學,這就是軍校,這種教育能造就出甚麼「人才」?也許,軍隊裡根本不需要也用不上真正的「人才」!

    把握生命的亮點,給生命以積極、坦然的意義,這麼多年來,輕輕鬆鬆地做軍人,瀟瀟灑灑地做自己。百岳老查誤闖誤撞,一路撞入「鐵打的營房」,浩浩蕩蕩,經過「抽筋換血、脫胎換骨」的磨練過程,自認在軍旅生涯中締造不少亮點;污點卻絕無僅有,如果有,那一次的逃營算是軍旅上很「經典」的污點吧!     ~ 百岳老查 

 

※、本文於某處PO後,有昔日同學之回應摘錄:

 

1.一段經典的對話~

維摩詰: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
文殊師利: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
"
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就是不知今時非,今非豈知來日是?
只一個""在轉,好壞由之,幸與不幸亦由之!
那一段"逃營記",每晚替你舖被掛帳的就是我~該說:還好都沒事?還是說:怎麼都沒事?  jimmo

2.雅各向信徒說:「人全守十戒,方是善人;若守九犯一,如同犯十,又如城牆一樣,若有一處倒壞,別處雖堅固,亦無用。」老百岳查年少因塵垢迷心而做下此逃營大「戒」?嗚呼,兵營所設一切「戒」,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大家應作如是觀!正因太作如是觀,故而百岳老查迄今仍無法明心見性、仍未臻革命妙境,仍在革命六道中輪迴,樂少苦多?

本來無有種,花亦不曾生。三十數年前往事歷歷,不好言勇,想當年班上那個同學不勇,不勇怎敢一頭栽進這兵營來?正因為大家有情來下種,菩提果自成,也都法喜充滿,善之善者也。  ~ 百岳老查

3.「逃營者聯盟」該奧斯卡得獎影片,之所以能夠順利推出,「製片人」必須要列出一長串感謝名單來,畢竟這是大家合作的結果,「榮耀」與「污點」都歸於每一位參與者,這是事後感言。

居首功者,當然是「林連長」,沒有他,本片推出之後,票房一定慘跌,終致「血」本無歸之窘境!

其次是「jimmo」兄,沒有他的每晚「鋪床疊被掛蚊帳」,這戲恐怕一天都唱不下去,但第二晚就被「查獲」,不知jimmo兄他是怎樣應付長官的?

記得,第三晚,約是晚自習時間,百岳老查從營房後頭土堤處潛回,在土堤附近遇到本班「阿彪」兄「攔路」,說明現在「革命情況」之最新發展,真是讓人感動得涕淚縱橫!(那時,還有同學守在連隊電話旁,以為百岳老查潛回前若先打電話進來,亦可告知「革命情況」之最新發展與「因應之道」,真是打虎親兄弟,點滴在心。)

至於,其他直接參與或間接掩護者,出力都很多,「功勞」也很大。百岳老查無法一一踵謝,特藉此機會表達由衷的感恩之意,這種「革命情感」今生今世絕不會忘,謝謝囉,同學們!

最後,百岳老查要感謝自己的英明,「逃營A計畫」敲定後,老查先將教室內課桌椅,搬離教室「藏」起來。(軍校是大家修一樣的課,那時完全沒有選修,每人有固定的座位,老師到固定之教室來上課,因此「點名」時,看那人不在座位上,一目了然。這是針對校外人士所作之說明。)抱著「置之死地而後生」之心情離營。

勇氣生自信,自信增勇氣;膽中增識,識中壯膽。行動本身就能夠產生信心,沒有同學們的支持,老查沒辦法成就這一次行動、也不會有足夠的信心,「平庸」的班級,從班級中的每一位成員身上只能發現「平庸」;「優秀」的班級,在班級中的每一位成員身上都散發著「優秀」的氣質。同學們,老查以大家的優秀為傲、為榮!  ~ 百岳老查

4. 當時我們女生好像渾然不知?知與不知,還是很高興同學們的壯舉,真是不枉少年時啊!!  ~ 阿媚

5.當時我執行「鋪床疊被掛蚊帳」,是蠻成功的;不僅要讓被子裡看起來有人睡,長官查舖時,還得技巧的動動蚊帳,分散長官的注意力而誤導之,雖然心裡緊張,但終究沒有穿梆。
出事的,還是那張課桌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才會被發現,才有後續的風波,也才有今日的故事。
事發後,實習連部也緊急召開應變會議,作風險控管和善後分工;你想,那麼多人堵在土堤、守電話旁,為的不就是串供而已。
我雖然是"幫兇",但沒法子平日品德紀錄太優,申斥幾句也就沒事了;畢竟,我也好幾次掩護老連違規"離營外宿",上樑下樑的矛盾,他不得不顧慮再三。
其實,我也沒那麼優,那時,我心裡是很害怕的,別忘了,我是很守規矩的人,非不得已,這類事我是不敢做的;而今因為參與可以大聲說話,嘿嘿,...謝謝查兄牽成啦!  ~ jimmo

6.不妨礙行人,自有通路。嚴格營規,就是有些硬骨頭要去「挑戰」、要去「試火」,無端等閒平地起波瀾。殊不知,竹密何妨水過,山高不礙雲飛經這一「逃」以後,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而質地特優之jimmo巧思(藝)奪天工,蚊帳經他這一拉一扯,充滿著濃禪味與大智慧,就在這扯拉之間,據說,jimmo也開悟了,得見佛陀,從此心中無礙、心中無懼,無比殊勝,這是後話!

也許有些同學未參與老查該次行動,坐失諸多禪味與禪趣不過也沒關係看看下輩子還有沒有機會再來一次」,如果有那一定要把它搞大」,才叫痛快」!

人不瘋狂枉少年,這都已成「歷史陳跡」過眼雲煙,今日重提往事,無非增添些趣談與糗聞,原來我們這一班「好夢頻驚」,滿城風絮,麻辣夠味,全身噴火,何等舒暢!  ~ 百岳老查

7. !再喝一杯!   ~ 紀哥

8.紀哥,老是要大家再喝一杯,豈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何等淒涼與無奈?革命軍人沒事喝酒,有事也喝酒,難不成是「借酒澆愁」!多少革命英豪,經歷多少酒陣歌場,而今兩鬢都星星了,而今詩情酒意漸闌珊了?老革命們多以史為鑑啊,飲酒之害,古有劉唐因酒醉而出賣江山;畢卓身為吏部,因嗜飲而盜酒失態;李白因酒醉,踏入江中,欲撈明月而溺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豈可縱酒!縱酒豈能天下國家為  ~ 百岳老查

 

9. ""!   ~~ 紀哥

10. 既然要喝「查」,那就上茶吧!此「查」非彼茶,這「查」是老查,不易「泡」開,恐要用烈火熬煉,才勉強擠出點革命「查」香!

古有「七碗茶歌」,今老查也試著端出七碗「查」歌,給老革命們聞聞香、品品茗。老查曰:

一碗吻潤因喊口令而破嗓的喉頭,以致無了無休,沒有一句出頭好話。

二碗破自欺欺人的革命孤寂,驚殘好夢,零零碎碎,偶而把耳根收拾。

三碗通滌漲肚「嗯嗯」的柳營枯腸,昨夜曾聞玉珮聲,一瀉千里,誠快事也。

四碗發「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之冷汗,盡向閉塞的毛孔揮散,偷掬一淚。

五碗使久被淘洗的腦袋清明,更使不期高遠而自高遠成為可能。

六碗勸我早解甲,向萬物回歸的革命軍宜淡定,於平淡中求真味。

七碗喫還不喫,過盡千帆皆是夢,入伍退伍真容易,翻來覆去空自忙。

                                                 ~ 百岳老查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47188147188z147188&aid=9898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