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山 樵 耕 讀 022-024
2013/10/20 10:51:37瀏覽106|回應0|推薦0

山 樵 耕 讀 022-024

 

025(待續)

 

024 境我雙忘是很高的境界

 

領隊詢某甲山客近年對山道山性之領悟為何?

山客說:「這個叫我怎麼說,我想大概是『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無立錐之地,今年連貧錐也無!』」

領隊說:「你已經得著些許山道山性的味道了!」

其他山客仍不解其意,領隊解釋說:「剛才某甲所說的『貧』,應該把他當作『空』來看,貧得『無立錐之地』就是把境空掉了,而貧得「連錐也無」是指連自我也空掉了。這對體悟山道山性來說,是做到了境我雙忘,這是很高的境界。」    ~ 百岳老查

 

 

023 每一物都有其存在意義和價值

 

一日,領隊與山客在談論山道山性時。

領隊問說:「這山頭這麼低,那山頭卻又那麼高!」

某山客回說:「水能平物,但是仍以水平為準。」

領隊說:「水也是無憑的啊!高處高平,低處低平。簡單的說,一味的用水去平物,就像盲目的拿一個標準去衡量萬物,不但不能得到真正的平,反而造成更大的不平。」

領隊又說:「講哲理一點,這就是本體和現象界的相即相融。平,是用在本體上的一律平、齊頭式的平,但如果忽略了萬物的差異性,不管差異如何,都要加以平等,這就犯了只知本體而不知現象,也就是只重理而不知事的迷思。其實,每一物都有其本體,而在每一物的本體上都是平等的,高是一種現象,高處自有其平;低也是一種現象,低處也自有其平。就高底本身來說,都是絕對的平,又那裡有高低之分,又如何能平?」

領隊怕大家還是不懂,於是又舉例說:「就像樹高草低,樹長的高就是它的平,草長的低也是它的平,小草又何必去向大樹爭平呢?每一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所以說,真正的平,並不是拿一個標準去把萬物壓的扁扁的,而是以不平平之,不齊齊之,使萬物都能以其本體相見,這就是高處高平、低處低平的道理,這個道理能懂,山道山性不遠矣!」

 

 

022 心自無心,亦無無心

 

一山客說要去挖野菜,領隊問:「用什麼挖呀!」山客舉起刀子,而領隊認為他答的不對,誰都知道挖野菜須用刀子,領隊的明知故問,顯然是另有用意的,所以領隊說:「你只知用而不知體,在生活上,一般人常犯的錯誤就是把一切事理都工具化了,把一切的工作都看作是由這個臭皮囊去做的,而忘了真我自性,其實,真我自性能含攝一切。」

領隊又說:「山客在追求山道山性,唯是一心而已,更無別法。如果說有法,這個法就是心,心外無法,法內無心,到最後能悟得『心自無心,亦無無心』者,這時,心即能有成。無心之心,離一切相,這跟那些已證(悟)得山道山性者,並無差殊!很多人都誤以為,心上別有一法可證可取,遂用心去覓法,卻不知心就是法,法就是心,不可將心更求於心。而無心並非否定了真心,而是由無執無求處,來彰顯出原始那『赤子之心』,也就是真心。」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47188147188z147188&aid=9096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