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山 樵 耕 讀 019-021
2013/10/15 15:16:50瀏覽52|回應0|推薦0

山 樵 耕 讀 019-021

 

022(待續)

 

021 一念頓悟仍要繼續修持

 

一日,眾山友群集營火旁談天說地,領隊突對其中一位山客說:「你撥營火堆中有火沒有?」該山客撥答:「沒火!」

領隊起身深撥灰燼,撥得少許火種,舉給大家看,並說:「這不是火嗎?」領隊又說:「明明有火,但你沒看到,這可能是一時疏忽,或是一時心迷入歧途。想要體會山之道、山之性,總得看時節因緣,時節到了,如迷忽悟,如忘忽憶。我撥的這點火,象徵著想要明心見性,必須工夫下得深,這點火星就是深藏在內心的靈覺,就是山道與山性。」

山客說:「如果真的悟得了山道與山性,還要繼續修嗎?」

領隊說:「一念頓悟自理,只是初心雖從緣得,只是心中之覺,覺了之後,在心中還有一些無始曠劫習氣,必須加以繼續不斷的淨除,否則一時之覺,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020 長空不礙白雲飛

 

山客問:「山之道的大意為何?」

領隊說:「登山修行者對山之道應該要認知深刻。但這個道不是一種知識,而是一種內心的工夫。」山客說:「這個道如果不是一種知識,那麼向內心去自省這條路走得通嗎?」領隊說:「長空不礙白雲飛。道就是平常心,就是這個活活潑潑的現成真心。」

領隊又補充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就是平常心的境界,平常心雖然平常,但還須下功夫才能達致。」

 

 

019 心不在焉或無心,離道遠矣!

 

山客說:「領隊有什麼言教這山之道?」

領隊說:「有登山前輩認為即心即道,非心非道。」

領隊又說:「你有心、用心、明心才有可能悟出道來,心不在焉或無心,離道遠矣!若想體認這個根本,唯有能了澈自心,此心即是世間一切法、經、道的根本,所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有心則能內見自家本來面目,外能明萬物風光,任何方法,走通了都能見道。這裡的法是指一切的理、一切的事、一切的物,而道不離萬法。」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47188147188z147188&aid=90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