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本草備要---藥性總義2
2010/07/27 11:47:47瀏覽1067|回應0|推薦16

引用文章本草備要---藥性總義1

接上文~~~

十一

人之五臟應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

經曰︰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又曰︰子能令母實。如

腎為肝母,心為肝子,故入肝者,並入腎與心;

肝為心母,脾為心子,故入心者,並入肝與脾;

心為脾母,肺為脾子,故入脾者,並入心與肺;

脾為肺母,腎為肺子,故入肺者,並入脾與腎;

肺為腎母,肝為腎子,故入腎者,並入肺與肝。

此五行相生,子母相應之義也。
十二

酸傷筋(斂則筋縮),辛勝酸;

苦傷氣(苦能瀉氣),鹹勝苦;

甘傷肉,酸勝甘;

辛傷皮毛(疏散腠理),苦勝辛;

鹹傷血(鹹能滲泄),甘勝鹹。

此五行相剋之義也。
十三

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筋得酸,則拘攣收引益甚也。

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骨得苦,則陰益甚重而難舉也。

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肉得甘,則壅氣臚腫益甚也。

辛走氣,氣病毋多食辛,氣得辛,則散而益虛也。

鹹走血,血病毋多食鹹,血得鹹,則凝澀而口渴也(鹹能滲泄津液)。

此五病之所禁也。
十四

多食鹹,則脈凝泣(濇)而變色(脈即血也,心合脈,水剋水)。

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肺合皮毛,火剋金)。

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肝合筋,爪者筋之餘。

  為金剋木,按肝喜散,故辛能補肝,惟多則為害)。

多食酸,則肉胝 而唇揭(脾合肉,其華在唇,水剋土,胝音支,皮濃也)。

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腎合骨,其華在發,土剋水)。

此五味之所傷也。

十五

藥之為物,各有形、性、氣、質。其入諸經,

因形相類者(如連翹似心而入心,荔枝核似睪丸而入腎之類);

因性相從者(如屬木者入肝,屬水者入腎;

  潤者走血分,燥者入氣分;本天者親上,本地者親下之類);

因氣相求者(如氣香入脾,氣焦入心之類);

因質相同者(如藥之頭入頭,干入身,枝入肢,皮行皮。

  又如紅花、蘇木,汁似血而入血之類),

自然之理,可以意得也
十六

藥有以形名者,人參、狗脊之類是也;

有以色名者,黃連、黑參之類是也;

有以氣名者,豨簽、香薷之類是也;

有以味名者,甘草、苦參之類是也;

有以質名者,石膏、石脂、歸身、歸尾之類是也;

有以時名者,夏枯、款冬之類是也;

有以能名者,何首烏、骨碎補之類是也。
十七

凡藥火製四,煆、煨、炙、炒也;

水製三,浸、泡、洗也;

水火共製二,蒸、煮也。

酒製升提,薑製溫散;入鹽走腎而軟堅,

用醋注肝而收斂;童便製,除劣性而降下;

米泔製,去燥性而和中;乳製潤枯生血,

蜜製甘緩益元;陳壁土製,借土氣以補中州;

麵裹麴製,抑酷性勿傷上膈;

黑豆、甘草湯漬,並解毒致令平和;

羊酥、豬脂塗燒,鹹滲骨容易脆斷;

去穰者免脹,去心者除煩,

此製治各有所宜也。

十八

藥之為用,

地道不真,則美惡迥別;

市肆飾偽,則氣味全乖;

收採非時,則良楛異質;

頭尾誤用,則呼應不靈;

製治不精,則功力大減。

用者不察,顧歸咎於藥之罔功。

譬之兵不精鍊,思以蕩寇克敵,適以覆眾輿尸也。

治療之家,其可忽諸﹗

十九

《千金》云︰「凡藥須治擇熬泡畢,然後秤用。不得生秤。

  滋潤藥皆先增分兩,燥乃秤之。

---------------------------------

逍遙云:

生藥與中藥,來源雖一,但中藥因炮製不同,而產生效果上的變化,

此運用之善巧技術,以中藥邏輯理論是相互配合的

若喜用中藥療病或養生,而不去深究,

中藥之基礎邏輯理論(四診八綱、性味歸經),

那猶如置身巖岸之險而不自知,

以此為戒,共勉之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080&aid=426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