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12 23:47:18瀏覽1713|回應2|推薦14 | |
引用文章勿藥元詮(一) 調息 調息一法。貫徹三教。大之可以入道。小用可以養生。 故迦文垂教。以視鼻端。自數出入息。為止觀初門。 莊子南華經曰。至人之息以踵。大易隨卦曰。君子以嚮晦入晏息。 王龍溪曰。古之至人。有息無睡。故曰嚮晦入晏息。 宴息之法。當向晦時。耳無聞。目無見。四體無動。心無思慮。如種火相。 似先天元神元氣。停育相抱。真意綿綿。(老子曰。綿綿若存)開闔自然。 與虛空同體。故能與虛空同壽也。世人終日營擾。精神困憊。夜間靠此一睡。 始彀一日之用。一點靈光。盡為後天濁氣所掩。是謂陽陷於陰也。 調息之法。不拘時候。隨便而坐。平直其身。縱任其體。 不倚不曲。解衣寬帶。(腰帶不寬。則上下氣不流通)。務令調適。 口中舌攪數遍。微微呵出濁氣。(不得有聲) 鼻中微微納之或三五遍。或一二遍。有津嚥下。 叩齒數通。舌抵上腭。唇齒相著。兩目垂簾。令朧朧然。 漸次調息。不喘不粗。或數息出。或數息入。 從一至十。從十至百。攝心在數。勿令散亂。 如心息相依。雜念不生。則止勿數。任其自然。 坐久愈妙。若欲起身。須徐徐舒放手足。勿得遽起。能勤行之。 靜中光景。種種奇特。直可明心悟道。不但養身全生而已也。 調息有四相。呼吸有聲者風也。守風則散。雖無聲而鼻中濇滯者喘也。 守喘則結。不聲不滯。出入綿綿。若存若亡。神氣相依。是息相也。 息調則心定。真氣往來。自能奪天地之造化。息息歸根。命之蒂也。 蘇子瞻養生頌曰。已飢方食。未飽先止。散步消遙。務令腹空。 當腹空時。即便入室。不拘晝夜。坐臥自便。惟在攝身。使如木偶。常自念言。我今此身。若少動搖。如毫髮許。便墮地獄。如商君法。如孫武令。事在必行。有死無犯。 又用佛語。及老聃語。視鼻端自數出入息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數至數百。此心寂然。此身兀然。與虛空等。不煩禁制。自然不動。數至數千。或不能數。則有一法。強名曰隨意。與息俱出。復與俱入。隨之不已。一旦自住。不出不入。忽覺此息。從毛竅中。八萬四千。雲蒸雨散。無始以來。諸病自除。諸障自滅。自然明悟。(定能生慧)。譬如盲人。忽然有眼。此時何用。求人指路。是故老人言盡於此。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