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4/29 14:29:21瀏覽1482|回應7|推薦70 | |
初見這幀照片時,內心感動不已... 引用網址 http://www.ap.org/pages/about/pressreleases/odedbaliltyphoto.html (美聯社) 圖中,這名婦女憑赤手空拳,隻身抵抗步步進逼的鎮暴部隊。笑她「螳臂擋車」也好,讚她「一婦當關萬夫莫敵」也罷,這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怎不教人動容?令人聯想起六四血腥鎮壓時,一名大陸男子獨自以肉身阻擋中共坦克大隊的畫面。過目難忘。 美聯社攝影記者Oded Balilty捕捉到這震撼人心的一瞬,化剎那為永恆,獲頒今年普立茲突發新聞攝影獎。 照片呈現的背景故事,是2006年2月1日以色列拆除約旦河西岸非法猶太屯墾區,引發居 民抗爭。這名猶太婦女眼見大批人馬要來拆她的家,拚命反抗可想而知,畢竟捍衛家園 是人的天性、信仰。但維安部隊執行拆遷令,也是奉命行事。攝影記者只藉畫面把 事發經過呈現出來,不作任何批判。 攝影、繪畫、電影、文學、音樂等創作最先激發的,往往不是理性思考,而是閱聽人內心澎湃的情感。 瞧那不祥的濃煙遮蔽了大半片藍天,彷彿為現場對峙衝突的緊張氣氛定調。居民在高處 鐵絲網後圍觀,凸顯出婦女的孤立無援。大批穿戴鎮暴裝備的部隊接踵而至,把形單影隻、手無寸鐵的婦女逼入畫面一角,更對照出她以一抗百的勇氣。整幅畫面對比強烈, 張力十足,看得讀者屏氣凝神,難怪如此震撼! 相較於這類怵目驚心的新聞事件,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其實平淡無奇。我們真正動手去做 的,往往是例行公事,很少採取什麼驚天動地的行動。有的話,可能以一時衝動居多, 例如與人發生爭執等等。若能訓練自己在遭遇這類負面的偶發事件時定下心來思考,會讓我們三思而行。 但反過來說,例行公事常令人有和尚撞鐘的無奈感。也許想有所改變,但往往在理性評估、瞻前顧後下,便為之氣餒,總是提不起勇氣來,以正面行動突破現狀。 暴虎馮河的蠻勇實不足取,但若在深思熟慮、謹慎評估後確定心之所向,或許該伺機而動。問題是:改變的勇氣從何而來? 平日欣賞藝術,點點滴滴的感動收藏在心裡。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一段振奮人心的話語或旋律,每每能激起沈睡在我們心中的力量。 英文「勇氣」(courage)的字源是「心」(heart;古法文cuer;拉丁文cor)。 人人都有膽怯的時候,要提起勇氣力行自己的信仰時,先鼓勵畏縮在心中的那個小孩吧! 勇氣始終存在自己心底 或許,想通時,腦袋會閃現Oded Balilty這幅照片的畫面,激勵自己無視於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勇往直前。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