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真是台灣人民勝利的大日子!馬英九贏了那麼多,但「千斤重擔」使他的臉上幾無笑容。謝長廷輸得那麼慘,但他曾經的「和解共生」口號正要開始實踐。這樣的對比有些沈重,其中有願景也有責任。
昨天的選舉結果,是全體台灣人的榮耀。不是因為哪一個政黨大勝,也不是因為創造了有史以來總統選舉最高得票數的紀錄,而是選民共同將台灣的民主往前推進了一大步。藍營獲勝卻不敢顯露驕態,綠營慘敗也只好認輸檢討,雙方各自認知「可敬的對手」對台灣的貢獻,也都呼籲繼續為台灣前途奮鬥。從這個角度而言,昨天的選舉希望能帶來政黨鬥爭的結束,也應是藍綠和解的開始。
昨天的選舉值得台灣驕傲。第一,證明了人民比政客高明。台灣的老百姓有情有義,選出一個出生在香港的「外省人」為這片土地的領導人。這固然和馬英九本人的人格特質有關,但也凸顯族群問題其實是政客操弄的產品,老百姓終於擺脫了這項魔咒。「愛台灣」不必再和「血統論」相綑綁,「台灣人」的定義也從此豁然開朗:四大族群的台灣人、新台灣人、新台灣人之子……,從此都可謂「燒成了灰也是台灣人」。而很多其他負面宣傳的選舉伎倆,也都證明失效。老百姓不受干擾不受煽動,顯然比政客有智慧多了,這是台灣的驕傲之一。
台灣的另一驕傲,就是民主的「台灣經驗」足以為中國大陸示範。選舉期間多麼紛擾,但投票日井然有序,熱情的選民用一張又一張選票完成了「寧靜革命」。就這樣,不必流血也無須騷動,台灣民眾在八年之內促成了兩度的政黨輪替。做不好的政黨,連續執政半世紀也要叫他下台;做不好的政黨,再怎樣標榜「本土政權」也無法繼續贏得民心。這樣的民主就是台灣「主體性」的依恃,也是我們足以影響中國和平演變的利器。選戰期間,一再有人拿西藏和台灣類比,也一再有人以「台灣不是西藏」回應。如今證明,台灣不必落入西藏的命運,反而能以民主成績作為向中國大陸的「外銷品」。這是台灣在華人世界中獨特的成就。
激情選舉之後,贏的一方喜極而泣,輸的一方失望落淚,就在七百多萬選民和五百多萬選民各懷心事的淚眼之中,台灣要展開和解共生的使命了,藍綠的支持者之間具有修補裂痕、重新做朋友的任務。一場選舉,激發出人民對各自政治信念的絕大熱情;但同樣的這種激情,卻也造成政治異見者之間的反目相向。曾經互罵過「不是人」的,如今能否握手言和?曾經侮辱過對方祖宗八代的,如今能否盡釋前嫌?老百姓既注定了同住一個屋簷下,就必須承擔禍福與共的命運。
今天開始,踏上和解共生之路的台灣民眾之中,最遺憾的一人也許是謝長廷。他從行政院長任內即提出此一口號,卻錯失了實踐的機會,也使台灣白白多付出了昂貴的社會撕裂的代價。謝長廷說從此退出政壇,但他和黨內同志們還有責任要思考民進黨的未來方向,當然也須釐清大家「概括承擔」陳水扁執政後果的成本。連馬英九都說,要承認民進黨過去對台灣民主的貢獻。這個政黨從「黨外」而在野而執政,是台灣民主發展的直接參與者,如今因為扁政府「耗盡家產」的執政成績而再度淪為在野黨的角色,但其監督和制衡的功能仍將不可或缺。兩黨政治才能為選民確保「政黨輪替」的選項,也是民主政治的生機所在;敗選的謝長廷和民進黨當以此為念。
馬英九昨晚把「千斤重擔」這四個字說了不知多少遍,他說這個聲音縈繞耳邊,讓他失眠。這兩天失眠的台灣民眾可多了,有人喜有人悲,有人擔心有人焦慮。選舉結果底定之後,馬英九更加為了「千斤重擔」失眠,正說明和解共生的局面雖然開闊,但修補社會坑洞和傷痕的路途十分艱辛。黑暗的時刻,也是黎明將至的時刻;榮耀的時刻,卻也是責任沈重的時刻。馬英九和所有台灣人民站在一扇迎接巨變的門前,開啟新頁的時刻即將到來,我們都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