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暢談人生八種苦2
2013/11/12 02:34:11瀏覽383|回應0|推薦6

2篇

《一》;當前所受 「當前」者,乃今世之一期生命也。

此自納想成胎之生命開端起,直到命終壽盡,神適離開色身之一期生命。統此一生,不論何人,自始自終,整個身心所遭遇領受之苦,若加歸納,有所謂「八萬四千苦」、「百八煩腦」、「百一煩惱」、「百一十種苦」;其無量無邊之苦,但可一以言之,即是「苦!苦!苦」。

  人從初生到臨終稱為一期,佛法裡面講;會再來投胎做人,就是上輩子有守五戒心〈修的還不錯〉這輩子才可能能重新來做人。 開端起:納想成胎;上輩子去世〈死亡〉的七七四十九天,重新尋找比較有緣份的父母,可是要具備「三合」的條件。何謂三合;就是父精母血〈父親的精液加上母親胎〉再加上自已的神識〈靈魂〉三樣具足稱之為三合。在醫學稱;受胎卵。

  臨終止:就是臨終最後一口氣沒來〈人會活著就是靠呼吸,可是到了生命終點〈臨終〉那一刻就是呼吸有吐出來,沒有再吸進去了〉就稱之為死亡。這時候你的神識〈靈魂〉就必須離開身體,因為身體已經壞掉不能再使用了。

  比例;有兩個人,其中一個人你給他注射麻醉劑,讓他昏睡;另外一個已經死亡了,我們把他擺在一起,分別不出那一個是活著?那一個是死去?有一個方法,就可以把他分別的出來,就是給他放個幾天,有生命〈被打麻醉劑〉的那個人,他過幾小時他自然就會醒過來。即使沒有馬上醒過來,他還是會有呼吸。而另外死去的那個人就不會有呼吸,也不會醒過來同時身體也會開始會慢慢腐爛與發臭! 這就是差別在活著的人還有靈性〈靈魂〉在,而死去的那個人靈魂已經離開他的身體了,剩下也只是一具屍體〈臭皮囊〉而已,確確實實壞掉不能再使用了。 當肉體〈死亡〉壞掉不能再使用時而有些人的意念比較強雖然知道自已,已經〈死亡〉命終壽盡,但自已短時間還不相信,也不願意離開自已的身體,他的神識〈靈魂〉還是執著停留在他的身體旁邊約一兩天。最後他還是得離開,因為他不可能再回去他的身體了,況且身體也已經開始腐爛,不可能在使用了〈正常的人死亡離開身體約八至十二小時〉。

  然而就在隨著死亡「一煞那」的意念看那一方面最強,就會往那邊重新去投胎,尋找新的生命又重新開始。 以上所講的是;一個人從初生的開端到臨終止的過程,這是與我們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過程稱為一期〈一世〉也就是當前也是所受。 所以;不論你是富貴或貧賤從生命開始到臨終,一生身心所遭受的苦是無量無邊,而每一個念頭,都是苦的業因。若把它加以規納共有八萬四千苦〈八萬四千苦並不是真的是八萬四千苦〉而是說明著一個人有無量無邊的苦,統稱;苦!苦!苦。

  須知此乃生滅妄想心之苦因,所變現之苦果,佛法乃論其事實真相,絕非故作悲觀。故四諦法之初們,乃先說「苦諦」〈即事苦因苦果,真實不變的道理〉,佛陀並教以修四念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其觀受是苦,乃是開智慧的起步,學人初學於此,若不能有所警覺,其學佛又如何?求解脫又如何?

   一個人的生滅妄想最主要的苦因,都是來自於自已內心裏面的「念頭」,若是一個人的念頭是無量無邊〈無止境〉的多,無形中就會帶來無止境的苦因〈痛苦的因〉,自然而然就會帶來心情起起落落不快樂的果。佛陀〈修成佛以後〉只是用大智慧、善巧方便的法式來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絕對沒有故作悲觀或消極。 而有些人不了解佛法,總是聽到學佛的人常說;修學佛法是總是在談「苦海無邊,人生苦海等等」得話語,就單一聽到的此種理論與說法就認定學習佛法、了解佛法就是消極。這是不正確的,世間的事會有消極也有積極同樣的在佛法也有消極與積極只是所積極不同,所消極也是不同。

  就比如;生活上的事也是有正面與反面有壞人就有好人一般,也只有相對論可以得到諾貝爾獎沒有絕對論這道理是一樣的。宇宙間的人、事、物、的確存在很多很多奧妙之不為人知之事,只是「佛陀」先說「苦諦」。

  當真正慢慢去了解〈何未是苦〉以後反而會讓自已更積極的態度更勇敢不逃避來面對事實〈現實〉唯有真正看清楚苦,了解苦才能來決解問題。 所以佛陀說的苦集滅道,四諦法先說「苦諦」,讓一個人能了解「苦因」是不可能變成「樂的果報」,這是真實也是不變的道理。佛陀在教化〈世人〉修行人或出家人都會先說〈修〉四念處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佛陀第一開示;就先說「觀受是苦」也是開智慧的起步,若剛好有機會接觸佛法,還沒有感受到人生之苦〈苦海無邊〉就沒有辦法体會到人世間真有那麼多的苦。 世間的苦確實是存在,而且是發生在你我之間、這是沒辦法否定的,只是有很多的人熬過了痛苦忘記了經驗〈忘記了痛〉,且沒有認真去思考為何有痛苦的起因。若我們不選擇不去談它、不試著去了解它並不代表它不存在。

  所以有緣接觸佛法、開始修學〈了解〉過程是會有些困難的。唯有先去感受人生是有苦的,當完全了解人世間的苦以後,相信就會更是勇敢更是積極的來面對一切會發生的苦。 當体會〈感受〉出苦、了解苦,有了初步的体悟!這樣才能讓自已的「心」靜下來,讓自已的「心」安住下來。 當;初學人有緣接觸到佛法,若不能有以上的体悟不能有所警覺,從最初一步步〈由淺而深〉慢慢的去感受與了解,慢慢的把自已的智慧開採出來那學佛又如何?那又如何能得到真正的解脫。以上就是佛陀所說的「觀受是苦」的解意。

從生到死有多遠 呼吸之間 從迷到悟有多遠 一念之間 從愛到恨有多遠 無常之間 從古到今有多遠 笑談之間 從你到我有多遠 善解之間 從心到心有多遠 天地之間 當歡場變成荒台 當新歡笑著舊愛 當記憶飄落塵埃 當一切是不可得的空白 人生是多麼無常的醒來 人生是無常的醒來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47389898&aid=943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