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保護海洋,你一定要看的繪本《黑鮪魚的旅行》
2014/08/12 18:01:33瀏覽4812|回應0|推薦4

文/Enzou(知名親子部落格<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版主)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http://enzouhuang.pixnet.net/blog/post/184937820


 

與孩子進行第一次的閱讀後,安妮問我:「媽媽,你看完後是不是很難過?」

女兒相當能解讀我的臉部表情所代表的情緒反應,我告訴她:「嗯~有一點難過,但看完後,我還有一些想法想要表達。」

我不知道五歲的他能夠理解多少,倒情願把讀後心得寫成一篇文章,把想法與這本書的內容擴散出去,期望大家不再只是一昧地被美食行銷盲目的拉著走,該去想想我們品嘗美食的背後意義,是不是已經對生物、地球造成傷害,唯有深入去了解,我們才會去改變既有的飲食態度。

作者林滿秋從人與魚的極端角度來寫故事,像在欣賞一部電影那樣。故事裡的黑鮪魚寶寶相較於人類,看似弱者,然而卻身負重任,在黑潮的推行中從台灣東部外海慢慢往北方移動。

圖片中的黑鮪魚寶寶非常的小,我問孩子:「看得出來這些黑點點哪裡是魚的頭?那裏是尾巴嗎?」

孩子們納悶著,於是,我們翻到下一頁。

關於黑潮的知識,可以參考連結:http://zh.wikipedia.org/zh-tw/%E9%BB%91%E6%BD%AE

哇!這裡的黑點點看起來大一些了,佐弟可以憑著形狀大略的指出哪裡是頭尾了。故事的主角出現了,作者在這裡再度運用反差手法,帶讀著進入一個有冒險患難與朋友情誼的故事,黑甕串(台灣對黑鮪魚的稱呼)與托樂(Toro, 日本對黑鮪魚的稱呼)身上的特色與個性不盡相同,彼此卻可以成為患難的好朋友。人類不也是如此?

而,旅行不單都是美好的,隨著眼前未知的路程,同時存在著意外與風險,尤其,當旅人的經驗還不夠豐富時,每一次的經歷都是一場攸關生死的磨練,小黑鮪在遷徙途中,遇到的第一個意外是鳥群的攻擊,雖然有黑潮溫暖的護航,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必然會失去部分的小黑鮪。

所幸,在逃難的過程中,又因誤撞一條與自己同族的大魚,望著大魚「比山還高的身體,如雪般的腹部,堅挺晶亮的背脊」,小黑鮪在心中埋下了一個目標,他們想要成為如火箭般有著美麗外型的大魚。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每年的颱風季節除了給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帶來不便,亦在海中掀起狂風巨浪,是的,小黑鮪們必須能躲過這場災難,才能繼續他們的旅行。

災難,會琢磨生命的韌性,也會突顯出對安逸的渴望,在第12頁,小黑鮪們在一次躲避颱風的時候,被巨浪沖向琉球海域,此時的他們定又長大了一些,因為在這裡有一些人工魚礁,可以作為小型魚類的避風港,個性本來就膽小的托樂,更在面臨鯊魚追逐後,把人工魚礁當成躲避危險的地方,性格因此更為膽怯,在經過冬天的鍛鍊後,大部分的小黑鮪都更強壯了,托樂也長大了,只是身上的紋路不再光亮,身體也遠超出人工魚礁的空隙,游不出來了。

100-200公分,參考連結),然而,這股黑潮會在日本海域終止,喜歡吃日本料理的饕客都知道,黑鮪魚是「刺身極品」,站在魚群的角度,那表示他們將面臨被「捕釣」的危險,光是從台灣往日本移動,黑鮪魚遇到的危險就有(1)鳥類攻擊、(2)颱風、(3)鯊魚追逐、(4)人類獵捕。

這一連串的風險淘汰了一些魚兒,存活下來的黑鮪們,還得接受冰冷海水的挑戰(這個階段已到達日本海域,季節呢,通常是冬天,再則也失去了黑潮的護航),把自己鍛鍊得強壯到足以在春天時,橫渡太平洋。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任務啊!

黑甕串跟困在人工魚礁裡的托樂道別後,亦沒有想到,這一次說再見,竟是他們此生最後一次的道別。

我想起小學畢業典禮時,師長的致詞:

畢業,是一個階段的結束,今天以後,同學們就各奔前程,要再相聚,將越不容易!

這句話,到了我也成為了母親,經歷過多少次不同的人生旅程後,才體會到何謂歲月無情。二十五年前那群每天膩在一起的死黨們,如今只真實的活在我的心中,回憶嚐起來是什麼味道?我的想法是,看自己怎麼去過那一個當下,而錯過,會成為人生中的遺憾,那麼,如果你是一個有情義的人,就放膽去做,並且不要後悔踏出的每一個腳步。

然而,一個階段的結束,亦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我們是會有機會去結交新的緣分,譬如說愛情,作者林滿秋是這樣安排黑甕串的「魚生」的。

在橫越太平洋時的黑甕串,遇到了美麗的土娜(Tuna),在一次漁人佈下的陷阱中,土娜誤食魚餌,差一點就成為漁人手下的獵物,黑甕串設法救了土娜,因而贏得了彼此間的友誼。

故事總是在曲折之間讓人感受到刺激的快感,事實上,這些冒險患難的安排卻也都是黑鮪魚在真實的世界中面臨到的危險。

在另一次鯊魚攻擊的時候,黑甕串受了傷,游速變慢,只好脫隊旅行。幾個月後,終於游進美國加州外海,這個海域,也是鯨魚的活動範圍,黑甕串雖受到鯨魚的攻擊而受了重傷,卻幸運的活下來(這就比較像是電影情節,因為黑甕串是主角,死不得啊),而且,很英勇的完成了九千公里的橫渡太平洋大旅程。

完成旅行的黑甕串仍舊是思念著昔日朋友。故事進行到了後半段,你大概能夠想像得到作者會有什麼樣的安排吧?

是的,黑甕串想要去找尋托樂、找尋土娜,但怎麼找?

作者帶進了黑鮪魚一生的使命,成熟的黑鮪魚在美國待了三年後,他們又要再度橫越太平洋,回到出生地,去完成繁衍下一代的重責大任。

當黑甕串游回日本海,想試著在當年困著朋友托樂的人工魚礁中,找尋他的影子,卻什麼也沒找到,四年了,托樂能去哪裡?這也是孩子們問我的問題。

答案是很殘酷的,托樂能去哪裡?我告訴孩子:「有幾種可能,可能生病死掉了,或是被敵人攻擊,也有可能餓死了」

當然,也或許最後托樂奮力一搏,勇敢的游出人工魚礁了也說不定。

而魚礁中仍舊穿梭著尚未長大的小魚兒,以黑甕串的角度看來,彷彿是想望當年的自己那般心情,走到了三十好幾的我們,是不是也時常在心中浮現這樣的想法呢?

看著年幼的子女,想著兒時的自己,思念,就是在這種情境下,被催化得濃烈的吧!

回到出生地後,黑鮪魚的身體有了變化,是為了交配而準備的吧!故事裡的主角黑甕串在這裡遇到了她的祝英台!是的!她就是美麗的土娜,土娜沒死,她好好的活著,同樣也回到了出生地,與她的梁山伯(黑甕串)相遇,他們有了愛情的結晶。

而故事的尾聲,在一悲、一喜中劃下了句點。

悲,之於黑鮪的角度,黑甕串被捕了。

喜,之於人類的立場,漁人們歡欣鼓舞的在拍賣場中「一萬、二萬…」的喊著,嚐一口要幾百元的代價,原來是隱藏著一些諷刺的啊!

生命,卻又是生生不息,新的一批黑鮪魚寶寶又悄悄誕生了,又將準備隨著黑潮向前邁進。



故事看完後,我想提出兩個問題讓大家做深層的思考:

一、保護黑鮪魚運動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因為黑鮪魚的數量是遞減中的,保護黑鮪魚是一種生態保育的觀念,任何生命都屬於地球的珍貴資源,少一個種類都將影響到食物鏈中的每一種生物。然而,這樣的影響短時間不會讓人有感,大部分的人或許覺得事情沒那麼嚴重,但當我們感受到人為而釀成的影響時,那會是不可承受的痛,是可能得付出更龐大的經費、人力都不一定能夠彌補的。

作者在文後,針對公約做了一些說明,將其摘錄如下:

「國際間發起保護黑鮪魚的運動,由日紐澳三國簽訂了「南方黑鮪魚保育公約」,限定參與國的捕撈額度。大西洋黑鮪也有類似的限額保護行動,唯有太平洋黑鮪尚未受到國際公約的保護,僅由主要的捕撈國家日本、美國、台灣和韓國,自行進行漁獲量紀錄,並將資料送給美洲熱帶鮪魚委員會。然而盜捕的行為依然猖獗,黑鮪魚的未來面臨著極大的危機,如何讓黑鮪魚永續生存在海洋中,不僅是漁人該思考的問題,也需你我的加入。」(此文出自《黑鮪魚的旅行》作者林滿秋)

二、改變魚類的飲食行銷模式

從幾個網站連結中做了一些功課,發現全台灣各縣市針對不同魚類,做了很多行銷活動,當然是立意良善,但眼光總嫌短淺了些。大部分的民眾是盲目的(包括我),而美食當前,亦少有人會去思考這些祭了五臟廟的食物,是怎麼來的?我們的飲食行為(例如喜愛吃黑鮪魚或者特定魚種)是否會對海洋生態帶來一些傷害與衝擊?漁民是否能遵守國際間制訂的總額獵捕公約呢?

我想,我們應該從了解漁民文化、魚群的生態知識開始,去愛護我們的環境,我們唯一的地球。

相關政府或民間單位應可從這些面向一起來努力看看!我還是相信,民心是良善的,只是被盲目的生活給暫時遮蔽了看事情的眼光,《黑鮪魚的旅行》一書的誕生,就是來幫助我們用不一樣的思維看事情的好書,相信你看過之後,下一次上日本料理店,不會非黑鮪魚不吃了!

*本篇文章由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12book&aid=1609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