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1/24 00:51:09瀏覽279|回應2|推薦7 | |
還沒有去看斷背山。 但最近連續看了幾個李安的專訪,深深覺得他能成為國際級的導演果然有他的道理。尤其是他的真誠,表現在他的言談,也顯露在他的作品裡。 幾年前的臥虎藏龍,開啟了武俠電影的新風格,結果追隨者眾,大陸的導演連續拍了英雄、十面埋伏、無極,都在賣弄視覺效果,迎合西方人心目中的東方印象,明明要展現大格局大氣魄,內容卻是小兒小女,甚至有一統江山的大中國思想。都把電影拍小了。 李安的電影,我不是每部都愛。最愛的還是推手,雖然技法還不純熟,但作品裡真誠最令人動容。尤其是老父入獄的那段,兒子去見他,跪著求爸爸回家吧,老父婉拒了,回話的大意是,他還是住在外面好,父子間還能維持情誼… 話裡並不沒有責怪兒子不孝的意思。老父很清楚生活及文化的格格不入,要強迫洋媳婦接受自己只是讓大家都痛苦,因此選擇獨身住在老人公寓還能保有自己生活。電影並沒有假惺惺來個全家大團圓的戲碼,結局貼近真實,也並不悲情。 李安在接受電視主播訪問時,談到國片,更是很誠實點出國片的問題:台灣的電影工業問題不在於資金、技術,而在題材,題材又是反映人文根本的欠缺。 資金、技術都容易補足,但台灣電影要拍什麼? 前陣子我看了一部國片,是免費票,抱著姑且一看的心理。出了戲院實在失望。一個生活圈都在台北東區的女孩,去了一趟蘭嶼,就描寫她愛上充當導遊的原住民青年,戲裡的結局是青年買了彈簧床墊,給女孩使用… 不明白生活難道就只要解決一張床墊就可以了?也未免太容易了。我也不明白兩人愛情的基礎是什麼,完全無法被說服。 小成本的電影也有機會成為偉大的作品。伊朗一部天堂的孩子,劇情簡單但感人至深,連窮困的中東地區都有打進世界舞台的雄心,台灣的電影憑什麼有資格悲觀?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