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帕米爾公園與于右任的石刻
2012/09/18 06:28:53瀏覽30398|回應6|推薦15

霽月光風在懷袖,白雲蒼雪共襟期;是處青山可埋骨,白髮向人羞折腰。
 
 

感謝電小二將本文推薦登上 2012/09/20udn網路城邦粉絲團》和《udn網路城邦噗浪》,

udn網路城邦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udnugc
udn
網路城邦噗浪:http://www.plurk.com/udn_ugc

乍聽到台北市近郊有座帕米爾公園,Manapan心中詫異不已。

米爾高原,不就是古代稱的『蔥嶺』?地理上屬亞洲中部,位於中國、塔吉克和阿富汗的邊境上,何來在台灣有座奇怪名稱的公園?帶著好奇心,上網Google搜尋位置後,來到帕米爾公園。

錯不了,連公車站牌都清楚標明「帕米爾公園」。 
此處僅海拔290公尺,從劍潭捷運站搭市民小巴1號公車,前往在萬溪公路的『帕米爾公園』站下車;或者,內雙溪聖人橋起健步,步行半小時,即可抵達。

公園後,是往雙溪溝古道的登山起點,山路陡峭,都是蒼鬱的原始樹林,上行約40分鐘,往右可走到大崙頭山;往左,則可抵達風櫃嘴。

 

佈滿青苔的巨石墩,立於大門兩側,Manapan滿腹疑惑,眼前一片滄桑荒涼,哪像是公園?原刻於巨石之上的「抱冰」二字,已經無法辨識。

走入公園內,寂靜無聲;一座小橋橫跨小溪,淙淙溪流,緩緩流過。旁邊石頭都長滿泛黃的青苔。遊客稀少,只耳聞樹枝上傳來鳥鳴聲。

繼續前進,在另一個入口處,發現一面斑駁石碑,書寫「帕原文化區」,陳奇祿題。

陳奇祿先生,民國12年生於台灣台南,民國37年畢業上海聖約翰大學政治系,民國55年獲日本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歷任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教授、系主任、文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與民族研究所研究員,民國65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其後擔任中央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擅長書法,長於掌握魏碑獨特的風格特色。

有名人題字,想必這曾是名勝景點之一。

繼續前進,泥土路面,雜草蔓生;赫然,眼前一座大巨石上,書寫著『妙景』;竟然出自近代書法家于右任之手;鑿刻寫入,點劃粗細運轉自然,四周長滿青苔,無人維護似。

繼續上行,濕潤石階旁,雜草叢生;潦草血紅的字體,書寫著:

帕原容易過,更有萬重陰,風雪征人淚, 江山志士心。前途須自勉, 百慮莫能侵,陟險吾曹事, 精神邁古今。               勉帕米爾歸國同志 于右任 

帕米爾公園與于右任大師有何關係呢?

繼續登步上行,一片翠綠山林,步道狹窄,僅容一人行走:Manapan躡手躡腳小心上行,不久,出現一座『于公右任先生遺像』半身石像。

民國39年國共內戰間,為數約四百位軍人、眷屬,不願屈降共產黨;追隨國民政府,分批從大陸西北翻過祈連山、穿越蔥嶺、橫度新疆沙漠,輾轉到巴基斯坦、印度、新加坡等地,再乘船來台。

當時,監察院長于右任被其壯行萬里事蹟感動,親自到基隆港迎接慰問:「我不認識各位,只因被各位遠自帕米爾高原歷險來台的革命精神感動,特來迎接。」

帕米爾齧雪同志會成立時,于右任親臨指導,擔任榮譽理事長多年,並題字讚揚他們忠黨愛國,不節不辱精神等。從此,就與于右任結緣。

民國八十五年間,時任市長陳水扁,藉元宵節燈會佈置之名,遷移位於仁愛路圓環于右任銅像,一時找不到去處;當時,齧雪同志會表示,願意將銅像置於帕米爾公園內。

後來,于右任銅像由國父紀念館收歸管理;早年,于右任對這群難胞的關切,宛如慈祥家長依閭而望關懷之情,齧雪同志會等人感念在心。

沿著步徑走著,前方矗立一座塑像,湊近一瞧,由碑文判斷出是擔任同志會長達卅七年的理事長韓克溫塑像。

 

據碑文所述,韓克溫曾是平民中學校長,倡議籌組同志會,並長任理事長,民國七十四年辭世。

順著小步道,拾級而上:雨後天晴,雲煙盡散,放眼望去,視野開闊,彷彿進入一處桃花源處,真是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此處環境幽靜,是冥思打坐好地方。 

再往上行走,一處空廣平台映入眼際,正前方有座尖塔精神堡,兩側巨石的大字,出自于右任之手。 

粗陋的水泥石碑,刻著『帕米爾齧雪精神堡』。

這些來自中國大陸西北籍耆宿,為紀念遷台,枕戈待旦而成立帕米爾齧雪同志會,意取帕米爾高原為世界屋脊,亞洲各大山脈皆由此衍生,引伸為中國之源;

齧雪乃取意於漢蘇武牧羊北海(今貝加爾湖)時,渴飲雪饑吞氈而其歸漢之志益堅。 

園區約有五甲的山地,最早是一位新疆莆犁邊卡(哨所)隊長張軫,來台灣後,最先在內雙溪這裡開發;

 

民國66年間,有人介紹李健春去勘查,發現此地山林優美,利用假日開始開山闢地;後來,李健春就在張軫的小屋原址,整修後,設一處半文物館、半民宅的房舍。55歲退伍後,即遷居至此定居開墾。所以,帕米爾公園由李健春先生開疆闢土,他憑藉著自己的信念、雙手、和其個人微薄的退休金及近三十年時間的努力,將荒郊野外一處無人,開闢成公園,頗似現代愚公。

 

後來,政府成立陽明山國家公園,將此山坡林地劃歸屬陽管處,地上房舍都被拆除,只剩下于右任的石刻和破舊的精神堡等。 

齧雪即是描述當時逃離時,是連水壺都會凍成冰塊;啃著雪,千辛萬苦才逃出大陸。

『風雪江山』大字,面對精神堡下方右側,字跡清晰如昨。

再往上走,一尊國父石像,孤伶伶地注視前面一片草地。

回程,石階路跌宕錯置,搖擺的扶手,雜草從石縫中盎然成長。 

 轉個彎,另有一條叉路;Manapan沿著佈滿青苔石階拾級而上,兩旁高聳樹林遮蔭,涼風徐徐,一片幽靜之地。

前方用簡陋鐵皮搭建一座聖人廟,孤懸在青山綠野間。

聖人廟起源有兩種說法:

1、是清代有個慷慨濟貧的人,死後沒有子嗣,人們為他立廟祭祀。

2、是日本統治台灣時,起義的抗日份子最後死在這裡,後來當地人蓋了小廟紀念。

    

回途中,依然是青苔石階。

不久,又發現一處于右任手書的石刻,字跡被水漬滲,Manapan找尋圖書,方才明白是帕米爾齧雪同志會成立十週年時,于老親題賜律詩:

 天荊地棘路茫茫,大節南移作戰場。復國有期應自勵,來台作誓詎能忘,十年薪膽人將老,萬里關河劍有霜。白首天山正開朗,問誰大隊唱還鄉?

                                                                         于右任   四十九年四月

 

為民所有,為民所治,為民所享。       于右任

 

此處,石刻的字,Manapan也無法辨識。

離開公園,穿越萬溪道路,來到另一邊,就是『帕米爾文物館』。 

鐵門虛掩,可見幾間鐵皮屋,掩映在樹林間,有種世外桃源之感。

沿著石階而下,回首一望,孫文的『博愛』儁刻在石頭上。

破舊的房舍牆壁上懸掛『中華渡海興台會』與『帕米爾齧雪同志會』,讓人有歲月空嗟老,江山不惜春,浮雲一別後,往事已成空感覺。

目前該址平日無人,仍是中華渡海興台會永久會址。現任會長王應文仍兼帕會副會長(理事長由李老子女出任),海興會目前約300餘會員,傳承李老精神。(備註)

于右任先生,清朝光緒年間舉人,因寫文章譏諷時政,被清廷通緝,亡命上海,遂進入震旦公學,震旦學院肄業。

早年加入光復會和同盟會。1907年起先後創辦《神州日報》、《民立報》積極宣傳民主革命。

1912年後擔任南京政府交通部長,國民政府審計院長、監察院長,前後共任監察院院長34年,後隨國民黨退居臺灣,寓台灣15年,1964年病逝於台北,墓園位於台北市陽明山。

于老一生即如『帕米爾齧雪同志會』宗旨,清白、艱苦、堅貞;身任高官監察院長,卻一廉如水,公正無私;病逝後,沒留下任何財物,隨身的小箱空空如也;

他長子在上海完婚時,也將所有朋友送的禮金全部送回陝西作為賑災款,冰清玉潔,高風亮節,對照現在政治人物表面冠冕堂皇,深愛台灣卻貪贓枉法,求索無厭,衣冠禽獸作為,豈不汗顏無地自容? 

舉頭三尺有神曹,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慢早不是無,做人第一惜本份,死後留名做楷模。

世界上沒有後悔藥,牢獄飯不要錢卻不好吃;被賜死的和珅,白綾繫脖時,才感慨嘆道:百年原是夢,卅載枉勞神淒苦詩句;臨死前才明白,為時已晚,一切都不能再回頭了!

來到文物館,齧雪同志會的後代二人,見Manapan一臉好奇,熱切招待;頻頻追問:怎知此處?又為何而來呢?送我幾本「帕米爾雜誌』與『帕米爾集』(李健中著),返家閱讀,頗為感動。

當年,帕米爾齧雪同志會除了定期集會聯誼,情感道義交流,物質與精神互助,也獎助優秀會員子弟升學,從事圖書文物保存,彼此相濡以沫,精神慰藉,度過慘澹漂泊日子。 

李健春先生胸襟開闊,無私無我,自掏腰包,拿出退休金,帶著自家孩子一起挑磚、擔水、舖路一起開闢帕米爾公園,供人免費入園遊覽,Manapan深感敬佩。如今,戰亂動盪時代裡已經遠颺,百姓不再顛沛流離,不再有家歸不得之苦。

帕米爾公園背後隱藏一段幽微傷痛過往歷史,老兵無奈被迫離鄉背景,爬涉峻山深谷,飽受驚弓之虞,槍林彈雨中逃難故事,也見證,一個淒涼悲苦又無奈荒謬歷史;

當年,四百多人分批翻山越嶺,千辛萬苦逃出大陸;隨著歲月逝去,人員逐漸凋零飄散,第二代的也向心力不足,現在,齧雪同志會幾乎不再有任何正式活動,漸漸地也被人遺忘。

滾滾時代浪潮下,卑微渺小的百姓,只能隨波飄盪;當年堅守的信念,誓死不渝的堅貞,漂盪數十年後,驀然回首,才驚覺自己只是一場悲歡離合權力鬥爭下的小棋子吧!什麼忠黨愛國、漢賊不兩立;堅貞亮節,冰雪情操;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無非就是一撮政治人物為維護權益所喊出動人口號吧!

國共內戰其間,少數人的意念與意志,撼動無數家族和個人的命運,讓無數人民流離失所,顛沛流離,甚至枉送性命;僥倖存活的,來到陌生的環境,憑藉著個人雙手和回饋社會信念,一階一花一木,胼手胝足,由無到有,祇問耕耘,不問收穫,闢建公園,Manapan不禁讚嘆此人寬闊胸襟。 

 「--回憶民國三十年秋,大陸西北各省失守,我們秉持良知血性,冒險突圍,渡瀚海,涉冰川,困頓雪山,浪跡海外,途中死亡離散,孤忠三百餘人,終能達成萬里赴援,保衛台灣的目的-----」帕米爾集p85。

帕原文物區樹林內,幾座帕米爾齧雪同志會前輩石像,色彩斑駁,油漆脫離與雜物共陳,讓人有迷惑之感;千年前蘇武北海齧雪故事,近有老兵齧雪於北市近郊公園,更讓Manapan有時空錯亂,人物錯置迷惑;

憶及,過往光怪陸離之事,不禁啞然失笑,然而,回顧那段過往內戰逃難歷史,卻又令人不得不景仰,這些人堅真情操與不畏艱難意志。

發揚囓雪精神、志切復興;衝破鐵幕,重整河山;堅定反共志節,完成復國大業等當年口號,如今讓人有啼笑皆非之感,然而,卻是當年兩岸對立緊張氛圍,凝聚同志信念的精神支柱。

每個朝代的開始與結束,都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歷程,硝煙四起,烽火連天;位尊者彼此爭權奪利,下焉者人民流離失所,倉皇逃難苟活,處在亂世中,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于右任真乃大丈夫也。

四十多年長期分離,記憶中的故鄉早已成了他鄉,李健春卑微小人物,散發獨善其身處事態度,以實際行動表露對新故鄉的愛;兩岸開放交流,暮年回去探親,娶老伴度晚年,此屬人之常情,誰不想念自己家鄉呢?誰願意孤寂終老一生呢?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生命即使有著萬般的感懷惆悵,也別輕拋一絲遺憾在人間。

明末高僧--憨山德清有首詩: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回頭日望家山遠,滿目空雲帶夕陽。一甲子前,那場悲戚的逃難與離家出走故事,已是曲終人散,期待後人知曉,遠走他鄉痛苦與無奈。

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來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閑今古同,鳥去鳥來山色裡,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台一笛風,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今人不見古人,將來的人亦不見今人,朝代興亡更迭,人物是非功過,將來亦不過是濛濛烟樹,過眼雲煙吧!執著什麼呢?堅信什麼呢?千古興亡多少事?不盡溪水淙淙流!只是歷史的無情、世事的滄桑,人事的恩怨與悲歡離合,常令人感慨人生如夢、虛幻無常。

每個生命都是一篇精彩動人小說,生命中的每一個細小片段,都可以是一首詩,有悲歡離合,有喜怒哀樂。任何人都無法主導小說該如何開始,也無法預料會如何結束;只是,人人都有無形的影響力,生命歷程的每個小小的舉動,都可能成為自己或別人生命裡的轉捩點。

Manapan相信,只要努力付出,生命中的每個回憶都是一場精彩的戲劇,甚至帶著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豁達開朗。讀聖賢書,所學何事?不就是學習做人處事道理嗎?于右任歸天後,囊空如洗、兩袖清風;李健春逝世,公園土地歸還國家,頂天立地,俯仰無愧,道通天地,明達無求;生而爲英,死而爲靈,倆人在亂世洪流中依然卓然獨立,不同流俗,堅守信念,至死不悔,死後形體雖化,名聲如古聖賢彰顯後世,男兒到此不是是豪雄也難!

做人「清白」、不怕「艱苦」、處事「堅貞」,是帕米爾齧雪同志會的宗旨,不也是傖夫俗子為人處事基本道理和原則嗎?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裡堤。

唐朝詩人韋莊這首「台城」的詩,隔一千多年,至今讀來依然令人慨嘆世事滄桑,人事無常,也道盡花開花落,日昇月落大自然的變化,循著一定的規律在運行著,不因聖賢或暴君統治而有所更易。

Manapan忽然禪悟到,今日所見者小事,所悟者卻深廣;所觀者須臾,所思索者卻久遠;曾經創造的豐功偉業,曾經錦瑟年華的富貴,都將如過眼雲煙,消失在蒼茫歷史灰燼中,終歸空無,只有自然與時間才是永恆的,持續忠實運行著。

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于老清廉耿介舉止,為天地重建精神價值;雪中送炭溫情,為生民確立生命意義,縱然已逝多年,志士風骨,彷彿仍在人間飄逸,霽範永存;李健春只問耕耘,不求回報,一片冰心,宛如人間一盞明燈,信守地亮著,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香。


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王粲 登樓賦),人們懷念故鄉的感情是相同的,哪裡會因為窮困失意或顯達得意而有所不同。

臨別時,回首張望,隱匿樹叢的于右任半身塑像,仿似在寒風悲涼淒切抖著;Manapan彷彿聆聽到于老的思鄉之情,淒涼地在陰霾空中吶喊著: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見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見兮,永不能忘。天蒼蒼,海茫茫,山之上,有國殤。

後記:

一、見微知著,睹始知終,重經濟,輕人文;重政治,輕傳承,是衰世亡朝之前兆。

二、前人種樹闢園,後人發揚光彩,陽管處將帕米爾公園好好整理,定期維護于老珍貴石刻,未嘗不能將此地闢為書香風味的公園。

備註:感謝張家昀先生來信補充資料。

文中所引述李健春老師園中工作小憩的照片,是當年敝人張家昀請獨家報導攝影主任翁先生上山所攝,

看板撰文製作也是我替中華渡海興台會在李老往生後所製。李老同時也是中華渡海興台會創會理事長,該址雖平日無人,仍是中華渡海興台會永久會址。該會現任會長王應文仍兼帕會副會長(理事長由李老子女出任)海興會目前約300餘會員,傳承李老精神。0933833645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u1122&aid=6852219

 回應文章

JanetBarnes
2021/12/25 20:23
Nice article, thanks for the information. It's very complete information. I will bookmark for next reference. best tantrik in Moradabad(janetbarnes124@aol.com)

MattieAbbott
2021/08/14 13:59
Amazing Post This is very informative post.  I think this is engaging and eye-opening material. Thank you so much for caring about your content . dua to make someone crazy in your love
(mattieabbott@msgsafe.io)

AndreaFalcone
2021/08/11 12:15
Great write-up, I am a big believer in commenting on blogs to inform the blog writers know that they’ve added something worthwhile to the world wide web. spell for breakup
(andreafalcone@msgsafe.io)

橙瓢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8/22 15:53
這篇文章寫得真好!讓人緬懷起那些大時代的故事~~現在早已被人遺忘了~
~~少年要狂,青年要闖,壯年要養,老年要放~~

wowr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7/31 11:02
我是因為一本于右任的圖錄才知道這個地方,沒想到于右任在台灣還留有摩崖,希望有機會去那邊看看。

BB 咖啡。以淚封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佳文 佳文
2012/09/18 13:01
謝謝這篇寫作精彩巨細靡遺的歷史考據研究! 
Manapan(馬那邦)(wu1122) 於 2012-11-02 09:46 回覆:

現在安居樂業,滿口仁義的政治人物,看到在戰亂奔波,流離失所的人,顯露的

風骨與操守,不汗顏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