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黎智英《我已無求》
2012/01/28 17:24:44瀏覽12107|回應12|推薦102

鼎鼎大名「壹傳媒」負責人黎智英先生,傳奇的一生令人好奇。1948年出生現年63歲,生於廣東窮鄉僻壤。接受台灣三立電視台訪談時自爆父親娶過多個妻子,自己是第二任太太生的。出生後幾個月共產黨解放大陸,一夜間家裡被打為黑五類,家人各奔東西家破人亡。父親逃難到香港,母親初期還可以在工廠工作,後來勞改也坐牢了。家裡有個小兒麻痺的姊姊和孿生妹妹。為了姊妹三餐,到黑市賣火石、南乳花生,到火車站給旅客抬行李賺小費,在大人的世界掙扎求生。跟自己在一起的人都是被排擠到社會邊緣、受歧視、被壓迫的出氣筒。縱使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也沒有自怨自艾。給人發脾氣打了一頓,擦乾眼淚,挺起胸膛,就又帶著笑容去賺下一口飯。不怕挫折、不向命運低頭的勇氣與自信,使他初嚐創業成功的滋味。少年得志大不幸,書中闡述腳踏實地的努力、千錘百鍊摸索出來的人生智慧和生意場上的經營管理哲學,自嘲幸運地躲過命運的詛咒。即使跌入人生的溝渠,仍充滿信心仰望閃爍的星斗,他的人生觀:從不為過去的卑微爭回一口氣,即使最卑微時依舊覺得受上天眷顧,是幸運的,「自信」使他永遠對未來充滿希望。

本書2011/03/17商周初版,5月已11刷,足見受歡迎的程度。全書219頁,蒐錄37篇散文,想不到外型粗獷、豪氣干雲的背後隱藏一顆柔軟纖細的心,文筆出奇地真摯感性。寫對父母的感念、人生中特殊難忘的人事物、甚至紅粉知己,寫愛情觀、金錢觀、人生觀,寫創業凶險、經營策略,富豪心態、甚至躲在暗夜哭泣空虛寂寞的名流雅士,也寫到近年與藝文界朋友的交往、對藝術家獨特的觀察和有趣的生活點滴。是一本多元豐富蘊含人生智慧勵志的好書,更是想揭開黎智英神秘面紗的讀者不可多得的讀本。濕冷的年假裡,猶如一杯香醇好茶溫暖我心,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嘉惠良多。

全書分三部分,第一部「無求於人」。「人與人的交往要如何計較得失?其實,無須錙銖必較,自然就有意外的收穫。那些曾經與我相遇的人,也許豐富我、感動我,抑或挫折我、嘲弄我,都由衷感謝!」第二部「無求於相」。「人都是按著自己的慾念看世界,慾念愈多,世界就愈複雜,做人也因此愈不安份、愈不自在;反之,則愈能看清世事的徵結,萬事皆能迎刃而解。」第三部「反求諸己」。「無求不是放棄所有的追求,而是不做無謂的追求,想要求之有道,擺脫無謂的慾念糾纏,求神、求人,不如反求諸己,始終相信,努力就能改變命運!」

自嘲到香港之初除了自修英文,看小報,還迷上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中文就是靠這些打下基礎的,懂得一些英文後便少看中文書了,喜讀洛克斐勒、福特、卡內基、古爾德、蓋帝等美國大亨傳記。影響一生最重要的書是一位退休的律師朋友送他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的《到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那幾年間進而將海耶克所有著作都看上兩三遍,其中經典啟發最深的是波普爾(Karl Popper),讓他遇見知識的真實世界,見到知識的進步腳印,因而體會自己仍有進步的可能,令他亢奮不已。

接受三立電視台訪問時,提到父親、與前妻離婚的往事不禁哽咽流淚,對父親又愛又恨,不願重蹈父親搞砸家庭的覆轍,無奈和前妻仍因她外遇分道揚鑣。老婆走的那天,小孩哭得要死,四個人跪下來求她不要走,還是走了,留下3個孩子,黎智英悔恨:「她管家、我管事業,如果多點關心,也許情況不會這樣。」黎智英離婚多年才再婚,第二任妻子李韻琴(Teresa),原是《南華早報》記者,因採訪而認識。後李小姐遠赴法國讀書,黎智英追隨她旅居法國,終於贏得芳心。黎智英和李韻琴都是天主教徒,兩人婚後育有兩女一男,婚姻美滿。

接受商業周刊訪問時談到六十歲才得么子的心情,分享對子女教養一番不同的見解,令人敬佩!

我今年六十歲,肯定和我二十九歲時有第一個小孩很不同。很多人愛孩子,卻把孩子當成自己擁有的財產或東西,把自己所需要的、得不到、做不到的,希望小孩能完成,滿足自己虛榮;那不是愛小孩,是愛自己。我不能幫你面對,但我可以給你安全感,因為我在旁邊不必擔心,你被打出血,但,你知道你不會死。 我要小孩做自己,面對自己的困難、敵人,我只能做一個站在你後面的人。最怕是,他功課不會做(你)幫他、外面人欺負他(你)幫他打,什麼都幫他,他從沒走過自己的路,等於幫他選擇人生,這很殘忍。你放手,他才可以壯膽有自信,有教訓、頓悟、成長、知道是非,知道做對事情有好報,做錯事情有惡報。很多小孩價值觀亂了,是父母永遠保護他,永遠不讓他面對錯的事,沒有是非價值觀,就是這樣害了小孩。做自己就會愛自己,只有愛自己是最真實。小孩你給他愛,他就會愛自己。很多父母可能也不懂愛自己,我覺得自愛很重要,有自愛的小孩,懂得做好人。

談到朋友希望他開六十大壽慶祝派對的心情:「我愛熱鬧,卻喜歡當個看熱鬧的旁觀者,如果萬眾注目會渾身不自在。覺得年紀沒意義,最想踏踏實實地過日子,一家人安安樂樂吃一頓窩心的飯,是看到浸淫在溺愛中的孩子天真的大笑,是老婆無意中執著我的手傳遞的溫馨,是事業跌宕成敗的苦樂。」原來大人物和一般人一樣,渴望的是平凡簡單的幸福。

對藝術也有一些心得,認為名畫有藝術價值不是因成功模仿真實,而是藝術家演繹真實、透過技巧和思考的結晶,真摯情感的抒發,賦有感人的藝術氣質,欠缺感情就如同膺品。曾拜過名師學烹飪和畫畫,才發現大師級的畫家、音樂家和藝術朋友有個共通點,王世襄先生連上菜市場挑選食材都可以達到忘我的境界,那種超然的毅力給他很大的衝擊,嚴肅專注、全情投入,著實令人敬畏,簡直到了生人勿近的地步,戲稱是將靈魂與魔鬼交換。體會到成功是有代價的,大成就的代價是驚人的「自律」。拿黃永玉畫畫老師來說,即使熱愛與朋友交往,堅持每天花8-10小時在畫畫、寫作、構思。牆上掛著一幅字:「良人不示人之補」,意思是不把不滿意的作品示人,大師的自我警惕令他肅然起敬。「成功的道路是很窄的。愈大的成就,路便愈狹窄,便要有愈強的自律才走得過來。」

書中對創業也有相當精闢深入的闡述,是難能可貴無私的經驗分享。14歲的兒子問他做生意入門的絕竅,建議多讀類似《Fortune》商業雜誌入門,潛移默化汲取高人的經驗智慧,甚至失敗的教訓都是最佳素材。創業首要找出市場潛在的問題,以創新方法解決,並創造超值誘因,才能殺出一條血路,而先虧後賺是唯一的辦法,等站穩腳步才能想賺錢的門路,千萬不要本末倒置。誰說一創業便可賺錢?不是會變魔術吧?找出市場潛在的問題,就是找出市場仍未能滿足顧客的原因,解決顧客的困難才是創業成功的關鍵。

做生意面對的風險是可以計算的,總不會一夜之間翻雲覆雨,除非槓桿過大。自己開過一家小規模成衣廠,初接到大單很興奮,不久又擔心起來,恐怕出差池,其實只要掌握交期,跟大公司做生意的風險有限,不至於突然倒閉收不到貨款。創業可不同,開創一門全新的生意,沒有客源和實績,很可能尚未施展長才便關門大吉。開傳統餐館理應沒風險,卻也有很多缺乏特色的店門可羅雀。標奇立異的產品令人驚喜,也可能曇花一現,這是創業要面對的矛盾。如何藉由管理增加利潤、降低風險,提高競爭力是最好的方法,而傳統生意成功的秘訣在於不墨守成規。例如餐館最要緊的是高薪聘請高素質的人才,做好訓練,建立一個公平的分紅或小費制度。嚴選菜色貨源、提升服務品質都是創造超值誘因的利器。

有些有野心敢冒險又聰明的人,為何一事無成呢?因為那些人愛走捷徑想一步登天,過度膨脹,將資金、人才和所有資源一次投入,只要一個風浪滅頂永難翻身。實力如此脆弱,又事事崩到極限碰上市場低潮,不巧正挑這個時候犯錯,只消一個衝擊,生意就全盤皆輸了,無疑是踩在鋼索上。

書中另一精采的章節是寫當年想收購中天電視台和中時報系失利的過程,原來只想買電視台,透過商場上身經百戰的友人穿針引線,對方希望連同中時報系一併出售,價碼約在佰億間。雙方高層闢室密談敲定價錢,財務人員、主管和律師進入日以繼夜核帳和資產審議,一切順利,卻在死線前五小時,殺出程咬金以更高價碼搶下,收購案峰迴路轉徹底失敗,現在大家應該知道是旺旺集團標下。事後他並沒有特別失望,反而一股平靜祥和的暖流通過,感到釋然的輕快,默默對自己說:塞翁之馬焉知非福?2011年壹傳媒已正式跨入《壹電視》。

問他想退休嗎?有一段坦率真誠的心路歷程不容錯過:年輕時,我身無長物、一事無成,鄙視事業有成的人。想像自己無慾無求,不屑金錢成就。為了滿足無求的虛榮心,常揶揄追求名利的人,認為他們利慾薰心,憎厭有成就的人。到稍有事業,賺到點錢後,以為可以無所求,不再與庸夫俗子追逐名利。於是放下一切,退休讀書、學畫畫,去過清高文雅的生活。這樣的傻事做過兩次,每次都悶到幾乎發神經,發覺自己是矯情作態。最後還是回歸現實生活,追求充實感覺的自我。悟出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追求「無求」,只會求之有道。以不卑不亢、不棄不離的態度對待慾望,有所求是體現上帝恩典的唯一途徑。過分追求名利和成就招致自我損害,有些人甚至出賣良知,不擇手段,連靈魂都失去了,這樣成功又有何用?慾望是一把火,火力太大會燒傷自己,火力太小或無火,到冬天會病倒或凍死,恰如其分才是求之有道。

書中最受用的佳句:「人生最大的挑戰是拿出勇氣面對自己的弱點。拿得出這個勇氣的人不多,因此不少人都是自己最大的敵人。」「甘於接受謙卑、追求平凡,便可以坦然面對坎坷與委屈,就可活出自信,活得更加輕盈自在,對人對事多一分冷靜和理智,成功也許來得容易許多。自命不凡,或不懂得追求平凡的人,大都敗在自己手中。」「做事從不靠運氣,不高估能力,從錯誤中領悟做事的辦法。年紀大了,經驗多了,犯錯的機會是否少了?不會。經驗不會減少犯錯的機會,經驗改變的是犯錯的層次。」

黎先生現在富可敵國最羨慕甚麼樣的生活呢?因為工作繁忙仍有閒情享受生活的人,他嚮往之卻做不到。工作忙一陣子想放鬆身心,多看幾本書已是難得,要全情投入到生活情趣,徹底享受身心靈放鬆萬萬做不到。人在國外渡假,不看電郵、不聽電話,精神輕鬆了,但身心深處、意識上還浸淫在工作中無法徹底抽離,那又怎能真正從生活情趣中得到精神享受?想想自己悠閒的生活也許是一種福份。

閱畢全書完全顛覆當初對作者的想像,無論做人行事錘煉出自己一套人生哲學,再次映證成功絕無僥倖,一步一腳印,放下身段,累積經驗,樂觀自信,不輕言被困難打倒,以平凡謙卑的態度,活出真實自我。令人心靈喜悅富足的閱讀經驗是本書最大的收穫。

 黎智英小檔案

出生:1948年
學歷:小學畢業
經歷:佐丹奴、壹週刊、蘋果日報創辦人
現職:壹傳媒行政主席
父親資歷:31年,育有4男2女

簡介

1948年出生在貧窮的廣東農村,十二歲那年,他乘著舢舨船偷渡到香港,進入工廠當童工,月薪八美元。 他一路經營自己,做到成衣廠的經理,卻因公司的一場記過處分,下定決心自己創業。
1981年成立佐丹奴(Giordano)成衣連鎖店,快速打響名號。獨創快速交貨系統(Speed-sourcing),美國的Wal-Mart和GAP、英國的Next和FRENCH CONNECTION、義大利的BENETTON、日本的Fast Retailing 都曾學習其經營模式。
1989年創辦《壹周刊》(Next),正式進入媒體事業。
1995年繼發行量破紀錄達到15萬本的《壹周刊》後,又創辦《蘋果日報》,發行量超過70萬份,此時他擁有的財富已超過5億美元。
1995年6月創辦「蘋果速銷」(adMart),以線上零售為主,虧損10億港幣(台幣40億元)。
2001年創辦台灣《壹周刊》。
2003年創辦台灣《蘋果日報》。

作者相關著作:《創新求存》、《你夠拼命嗎-黎智英的創業心法》、《生意》、《我是黎智英(新版)》

註:感謝商業周刊第 1077 期,郭奕伶報導,《做自己 學會自愛和感恩》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fineprint.php?id=33716

感謝臉書故事館2011年4月27日,記者白喬茵報導http://www.facebook.com/notes/%E8%87%89%E6%9B%B8%E6%95%85%E4%BA%8B%E9%A4%A8/%E8%98%8B%E6%9E%9C%E8%80%81%E9%97%86%E9%BB%8E%E6%99%BA%E8%8B%B1-%E8%87%AA%E7%88%86%E5%AA%BD%E5%AA%BD%E6%98%AF%E5%B0%8F%E4%B8%89/220448381299029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i495051&aid=6066656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6 03:56 【udn】 我還找到這個網站!3入 暖流 永遠 映畫比價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羽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閱讀感思
2012/02/05 20:15
凡是生命皆有所求,粗步求生存,細的因人而異,求生存可以立足之後,隨著所聞所見透過歷練思考認知,依著個人天生條件及等流的差異,細的所求差異就更懸殊了,所謂的天生~基督說上帝所創造,佛說是個人累世的業習氣
據貴文所引~書中第二部無求於相之簡述和其對錢財追求的不屑,稍有成就便轉學文人雅士的生活,在學畫的過程悶到幾乎發神經,可見他天生真的是淡泊的人,另外關於60歲壽回答中提及:我愛熱鬧卻喜歡當個看熱鬧的旁觀者,足見他善於樂於觀察和思考

他發覺自己想學習的文人生活是矯情做態,最後回歸現實生活,追求充實感覺的自我,悟出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追求無求,只會求之有道,以不卑不亢不棄不離的態度對待慾望,有所求是體現上帝恩典的唯一途徑,這段話說得很正確也顯示他面對生命的踏實態度和韌度,從中可以感覺到他用心在體驗自己生命的狀態,能夠找出合理說服自己的安住之道
他曾提到上天的眷顧和上帝恩典,他是個感恩念恩的人,也是內心真正謙卑的人,能感恩念恩心中才會真正升起謙卑,他說:有所求是體現上帝的恩典,但上帝賜予每個人的恩典不全然相同,有的人體現上帝的恩典只有部分的;有的人卻是體現恩典的全部--德雷莎修女盡力幫需要被關愛的人解決問題給他們最需要的

以個人而言黎先生是成功的,是值得學習和敬仰的
但就利益大眾而言功過各顯,就只有他自己了知了
WWS(wei495051) 於 2014-12-16 23:17 回覆:
感謝羽白精讀並深思黎智英先生自傳
您分享精闢的思考邏輯相當珍貴
讀過書後認為黎先生幼年奮發向上,扛起家庭責任
沒沒無聞白手起家 創造事業成就 值得後輩學習

雖然部分格友對他經營媒體方針異樣評價
我想那不在本書探討範圍內
狗仔文化侵犯公眾人物隱私 卻也盡了媒體監督責任
在商言商 勢必有市場區隔才能生存
讀者可自行選擇報紙取向

香港佔中活動黎先生站在第一線
認為評價人或事, 不要被框架束縛
與其欣賞完人, 因為完人也可能是造神, 勿寧學習如何面對現實殘酷的世界
再次感謝您的交流

Connie*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黎智英
2012/01/31 09:40

以前曾經看過"我是黎智英",對於他的努力與創業精神非常佩服。

他的細膩思維與流暢文筆也令人印象深刻。

他經營事業的成功,不是偶然。

WWS(wei495051) 於 2012-01-31 11:16 回覆:

這本書給了我很大收穫,

無論在性格, 自學, 企業經營, 人生觀

都有不同層次的啟發,

千萬不要因人廢言才是明智之舉!

祝您 元宵佳節愉快!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黎智英
2012/01/30 22:01
其實 辦傳播媒體要很小心
聽說有些傳播媒體為符合民眾口味
對人對事加油添醋 甚至子烏虛有
只為高收視率
對其人因不認識不便發言 但就 已無所求
不敢認同 明明是取之有道啊
哈哈 讓我抓到小辮子了

還是一句話 傳播媒體影響巨大
不可不慎 否則死後很難看耶

俗客祝福
WWS(wei495051) 於 2012-01-31 00:51 回覆:

我以為書名 "我已無求" 如作者所述並不意味能做到

真正無所求, 很多企業主逢退休年齡依舊無法退休,

他們所追求的已不是財富,

照書中說的是想挑戰市場的困難度.

他認為凡人是不可能做到無所求的,

他自己最想追求的其實是一個充滿愛的家.

子虛烏有最終會吃上官司, 可能不會拖到死後! 哈哈~

經營媒體和寫部落格一樣要小心,

不然一樣會吃官司!


浮雲任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原來如此
2012/01/30 11:50

出書或辦報很多的文字會影響許多讀者

..有好的也有壞的..就看吸收與消化


浮雲任游
WWS(wei495051) 於 2012-01-31 00:22 回覆:

汲取有益的,

成年人多已定性,

要再受到媒體左右與汙染的情形不大,

黎智英先生很多好的人生智慧值得學習!

感謝您來賞讀, 順祝 元宵佳節愉快!


沉潛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黎智英
2012/01/30 09:33

黎智英辦報,據他自己說,是「尋找與觀眾的共鳴」,所以他的媒體上有的,當然「都是觀眾愛看的」。風俗教化,與他何干。。。。

這些論點,在下固然無法苟同,但仍很佩服「肥佬黎」能善用別人的智慧。他常讀書,這點,值得敬佩。


WWS(wei495051) 於 2012-01-30 12:11 回覆:

他具備做生意的眼光和敏銳度,

懂得經營學, 成功切入台灣傳媒,

現代人的口味太平淡已如嚼蠟, 沒收視率, 瀏覽率!

市場取向, 還是媒體汙染市場?  說不清! 哈哈~

無論如何, 這本書重新認識了黎先生另一面人生,

見多識廣, 自學, 多讀書, 對子女教養, 對企業經營

都有獨到見解, 勘為借鏡.

更感謝您來交換意見!


小民
社會教育
2012/01/30 00:14
黎老的樂觀態度與不怕苦肯拼肯學的精神,確實令人佩服,能夠從如此困苦卑微的成長環境中,闖出今天的局面,誠然也絕非易事...........然而這樣透過違背傳媒道德尺度,刻意公開張揚別人隱私以譁眾取寵,大量利用人性弱點陰暗面,完全不顧社會教育淪喪,而大賺其錢的做法,實在讓人無法茍同!
WWS(wei495051) 於 2012-01-30 02:57 回覆:

揭發隱私有些也具正面影響力,

譬如高國華的桃色糾紛就凸顯婚姻問題.

坦白說報紙在網路和電視台夾殺下已無太多生存空間,

他是掌握那些還願意掏錢出來讀者的口味,

自己從沒買過壹週刊,

蘋果電子報會挑一些特定專欄瀏覽,

您的寶貴意見也是他經營上的矛盾.


Steiff Bea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功過
2012/01/29 17:59
謝謝您用心分享。

黎先生的艱苦奮鬥以致成功,值得尊敬,但他創立的壹周刊和蘋果日報破壞了台灣媒體道德標準與傳媒生態,也值唾棄。

WWS(wei495051) 於 2012-01-30 03:19 回覆:

覺得那是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

高道德標準或正經的報紙早已多到無法生存,

而且那些取向的讀者恐怕根本不買報紙, 哈哈~

至於蘋果電子報, 自己會挑一些特定的版面或專欄瀏覽,

不符標準或口味的就略過.

您的批評與寶貴意見相信也是他經營上的矛盾.


Bianc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盡得精髓
2012/01/29 13:31
很喜歡您的介紹─盡得精髓!
一個年假,例行的瞎忙!收假前喜由您這篇文章汲取養分。
對黎智英的粗淺印象改觀,重新認識一位堅毅而有一顆溫暖的心的成功人士。
謝謝您!
WWS(wei495051) 於 2012-01-30 02:34 回覆:

除了讀這本書, 還多方查閱其他資料,

對作者的印象同樣有了轉變和深一層了解.

他像一位坦誠率真誠的長輩,

見聞廣博, 語言充滿人生智慧,

恨自己如果早點讀過這本書,

也許可以少犯很多致命的錯誤.

同樣感謝您的賞讀與意見分享, 也希望您有收穫.


客旅貞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自學
2012/01/29 10:37
謝謝你詳細的分享﹐提到他自學的經歷﹐真是很傳奇﹗對於困難能坦然面對﹐那麼小﹐就能眼淚擦乾淨﹐再為下一口飯而努力﹐這樣的心志﹐就已顯出他的不平凡。而因著他自己的刻苦經歷﹐使得他對下一代的教養﹐也是充滿智慧。
WWS(wei495051) 於 2012-01-30 02:26 回覆:

無論他經營的報紙是否具爭議性,

對他自學成功,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仍無比敬佩!

他出身生意世家, 耳濡目染也是得力的因素之一.

書中提到自己的人格特質:  無畏對方拒絕,

欲達目的, 不在乎對方眼光, 全心投入的精神, 適合從事業務人員.

見多識廣, 生意手腕靈活, 敏感度高都是經驗與智慧的累積,

如您所言, 對孩子教養也有自己一套方法, 值得學習.

感謝您來賞讀並分享心得. 


洪明傑〔洪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已無求
2012/01/29 06:58

精彩的介紹

一位很傳奇的人物  正在想水果報的經營方式很特別

到底黎氏是怎樣的個人  在您這文章似乎都有了答案

佐丹奴  Wal-Mark , BENETTON .... 等都是經營成功的企業

最喜歡他那句話: 慾望是一把火 ...........

WWS(wei495051) 於 2012-01-30 02:12 回覆:

傳言當時佐丹奴做大陸生意,

他卻經常發表爭民主等言論, 遭當局封殺.

後將佐丹奴賣掉, 轉向傳媒.

沒想到也一炮而紅, 身價倍翻,

自己覺得他掌握到社會脈動,

具市場敏感度, 靈活與彈性, 是竄起的原因之一.

不過樓上格友對壹週刊揭發名人隱私和八卦褒貶不一!

我認為市場區隔和訴求的讀者不同,

有時不是道德能批判的.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