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紹興,雨的記憶
2009/06/13 11:06:11瀏覽766|回應0|推薦4

●杜忠全



一窗紹興雨



說起來呵,原來還得怪那西湖邊上的雨,它一路窮追不捨地澆灌著我們的春遊旅程,於是把我的一段紹興記憶,也都全給打濕了;紹興的雨,後來我一直都很清楚地記得,那是從我們在魯迅故里遊逛的當兒開始下起的



在魯迅故里,我們沿著魯迅的童年大街逛了去,也巡禮式地參觀了三味書屋和百草園,然後就下起雨來了。下雨了,我們於是把前大街都交付那逐漸密合起來了的雨簾,然後一夥人都躲到一家小吃店裡,鑽身穿過一張張坐滿了食客的桌檯之後,我們才終於找到一張空桌檯,以及一面臨著水巷的窗。臨窗對坐,臭豆腐的熱氣在我們的視線之間騰騰上冒著,而我們也都在手裡端起了裝著黃酒的酒碗,同時就著窗外的雨、雨中的水巷,當然還有一隻隻沿著駁岸並排泊靠著的烏篷船;伴著我們的黃酒和臭豆腐的,這一窗的紹興雨,那時倒成為我們下酒伴食的地道風味了!只是,待得我們的酒碗都見了底,臭豆腐也都分食而盡了,雨勢卻依然不見轉小;守在雨窗內,這窗外的紹興風情雖然算得上濃郁,但我們的紹興遊呵,可不能就只巴望著這麼一面挨著水巷的窗,然後讓行程給擱淺了!於是乎,冒著瓢潑的大雨,我們還是找到了渡頭,並且坐上了烏篷船,然後沿著讓雨絲給細密縫合起來的一條小水巷,繼續前去下一個景點──陸遊和唐婉的沈園。



烏篷船,酒後



嗯,如果是紹興,如果是雨,如果是烏篷船,那究竟會是如何的一種情味呢?還在來到紹興之前,我就莫名其妙地揣想著這麼樣的一幅畫面,而且是水墨的;然而,兜兜轉轉地找到烏篷船的渡頭時,我卻在心裡嘀咕著:哼,說什麼都不一定靈,下雨倒是應驗了!任憑雨水澆灑的烏篷船,看去盡皆濕溚溚的,我們問艄公說下雨還開船不,他立起身來就說絕無不開船的,你們都上船吧,但可要把傘給撐開來。澆澆灑灑的紹興春雨中,我們一夥人都坐上了烏篷船,但都得把船篷靠在背後,然後屈膝縮腳地坐在船家交過來的矮凳子上。到了那一刻,我才終於知道,原來烏篷船那低矮的墨色船篷,它並不是為船客們擋風遮雨的,而只是讓人們在岸上瞭望的,一道紹興特有的水墨景緻!



從魯迅故里一路延伸到沈園前方的一道小水巷,在我看起來,它其實就只是略微撐大了些許的排水溝渠了。春雨颯颯,小船搖搖,兩面的風景相送迎,途中穿過路橋的時候,應著艄公的揚聲提點,我們都得收起雨傘,而且還要把頭給俯低了,才能讓烏篷船從路橋底下鑽過去──這高度顯然很不合適的漆黑橋洞,後來我私自揣想,它原來應該是形體美觀得多的一座石拱橋或石樑橋的吧?但是,為了讓路面上來往馳行的汽車得以暢通無阻,後來在進行造路工程的時候,人們就把那拱起的弧度給舖平了,所以也就委屈了那些在水路上往來的船客了!



好了,沿著小水巷,我們這就往沈園靠前了去,一路上盡都是紹興的雨,是烏篷船,還有,喔,還有眼前那一張張酒後漲得通紅的醉臉──哼,你們,不就喝下一小碗的紹興黃酒了唄,我說……



傷心沈園



掩藏在宋詞裡頭的沈園,那陸放翁筆下“桃花落,閑池閣”的一園子凋落愛情,它原就合該披上一襲愁雲怨雨的;坐著烏篷船沿水路尋了來,我們在石拱橋的橋墩旁上岸了往裡走,入口的當眼處,據說就是當年讓陸遊給一劍劈成兩半的斷雲石了!



進入沈園的時候,淅淅瀝瀝的綿綿雨還沒個休歇的,加上當天並不是周休的日子,進園子遊賞的人很是稀少。寂寥冷清的沈園裡頭,只有滿徑的落花只有引人犯愁的雨了。那仿宋園林裡頭的池塘和庭閣,據說是按照考古挖堀而得的舊地基來恢復舊觀的,然後空蕩蕩地任由綿綿的雨絲,它們在水面上無聲息地點擊出一圈圈的漣漪來;一池子縱橫交錯的漣漪,終究是教人理不出個理路來的──不光是憑著高閣隔著距離俯瞰的我們,就是偎在池子裡戲水的鴨子們,它們應該也都看不出個端倪來的!園子裡的桃花,確實就如陸唐倆的詞意那般,都讓雨水打落了貼著涼濕的園徑,只除了飽蓄著水珠子的紫藤花,它們猶滿樹垂掛著,並且還散發出陣陣的香氣──嗯,這涕淚漣漣的沈園紫藤,那究竟是當前春晚送春灑下的淚,還是久遠的年代以前這園子裡的生離死別流不盡的淚呢?



暮春近黃昏的時刻,我們沿著宋詞的路徑來遊沈園,入目的卻正是“雨送黃昏花易落”的蕭颯景象。喔,800年以前,800年以後,看來這沈園都是傷心的,不光只那《釵頭鳯》的題詞壁,而是滿滿的一個園子,觸目皆是……



水鄉老街,又雨



魯迅故里、烏蓬船和沈園,我們大致上都是在春雨中次第體驗的。紹興的春雨,後來我們打沈園離開的時候,它居然小歇了一陣子。在沈園的前邊,因為出租車的師傅都以交班了,不順路”為由而撇下我們,於是我們便招了兩部三輪車,讓拉車的師傅把我們送到倉橋直街去。穿過了大路拐小巷,兩個為我們拉車的老師傅,他們一前一後地以紹興方言來扯嗓子;坐在車蓬裡,我們當然都聽不明白他們說的什麼,感覺是兩個老人家在相互比試,看誰的後勁來得強,然後就把我們給送到老街的巷子口了。



暮晚時分,夜色漸行籠罩了老街,然後,然後又是下起雨來了。在水鄉老街,我們踏著因為水濕而浮映上一層油亮光澤的石板路,而且又步上了石拱橋,憑著橋欄望向上炊煙的水鄉人家──屋前臨街屋後枕水的,那是散落在紹興新城中的老紹興風情,感覺就像是新刷印的嶄新書冊當中夾藏著的老書籤,你必須著意去翻尋,才能驚喜地發現它隱蔽的存在!



從橫跨水巷的老拱橋走下來,我們就著暮色在老街區漫步,然後在老紹興的情韻當中,我們不慌不忙地踱向前頭自己的晚餐。那當兒依然是綿綿灑灑的紹興雨,加上我們都人手一把撐開的傘,於是便有人零零落落地唸起戴望舒的《雨巷》來了──可惜,可惜當中就是少了一把江南的油紙傘,我想……



暮色淹沒了老街,炊煙也都消隱在夜色中了,但老街卻另有招架之策:錯落在老街區營業的店家門前,它們紛紛都點亮了大紅的燈籠,然後把這有一些寂寥的老街,給裝點出一點兒喧鬧的市井氣息來了──喔,往前儘管逛過去吧,但我們這一夜的晚餐,這會兒究竟是落在那一盞燈籠的後頭呢……



2006402日,星期日,南洋商報,Easy週刊,天下遊版)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htc&aid=3038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