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後ECFA與第三波台援 ---- 黃天麟
2010/09/28 10:22:57瀏覽427|回應0|推薦0

一九五一至一九六五年期間,美國對台灣提供包括貸款等援助,俗稱「美援」。據統計,美國在十六年內提供台灣經濟援助十四.八億美元,過剩農產品約四億美元,這一期間在國內的生產性投資美援佔了38%,對台灣影響深遠。在這意義上,台灣對中國之生產性投資,對中國而言,具有與美援相同之效果,堪可稱為「台援」。台援的金額特別龐大,19902010年的二十年間約達四千億美元,而且一直是中國經濟的發動機。

1989年天安門事件爆發,各國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中國經濟如一池死水,就在此刻,台灣傳統產業開始湧入中國19901996年短短六年間,把中國蛻變為世界製鞋、製衣、紡織、家電、玩具等王國。此是第一波台援,中國經濟從此得以起飛。

得隴望蜀,羽毛漸豐的中國亟欲發展科技產業,此刻台灣又適時允許包括筆記型電腦等七千多項製造業赴中國投資,20012006年間,幾乎所有的電腦製造鏈都將產能移往中國,中國很快成為全球資訊產業之王國,高科技產品成為中國出口之大宗,也因此快速累積外匯資產。至二○一○年中國的外匯存底達到二兆四千億美元,此一過程中台資產業發揮了極大的功效,是第二波台援。

崛起的中國,現在又碰到瓶頸,它需要產業升級,即更高技術密集的產業及生技農業,亦即正需要台灣的第三波台援,協助其升級的困境。馬政府的全面開放與ECFA之簽訂,正好符合了他們的需求,中國之肯於讓利,其實與此有關。中國海西及沿海各地如雨後春筍開墾的「台灣農民創業園」即是中國讓利的代價,此一代價還包括了簽署前由馬政府開放的晶圓、封測、面板等產業。若台灣晶圓、封測、面板等產業也前往中國,中國的ICT(資通訊)產業將不出五年必能執世界之牛耳,美、日企業亦會跟著台商爭相投資於這「世界最大的ICT產業聚落」,中國之國力(經濟、軍事、政治)必將大增。

ECFA顧名思義,就是要加強雙方經濟進一步之結合,是以ECFA之生效,勢將使台灣加速編入中國的經濟生產體系,透過大經濟體吸收小經濟體的磁吸效應,加速、加大第三波台援之規模台灣經濟未來只會更形邊陲化。這也是中國及親中壓力團體極力推動簽訂ECFA的主要動機與目的。

此次釣魚台事件,中國所展示的咄咄逼人的霸氣,歷歷在前,那為達主權目的,不吝動用經濟不對稱利器的威勢作法,值得國人警惕在心。整個事件之演變與結局,正在告訴國人,這就是「後ECFA時代」第三波台援可能帶來的後果與隱憂。(作者為前總統府國策顧問)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445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