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何不說清楚 非核的代價
2016/06/11 20:40:28瀏覽391|回應1|推薦11
為何不說清楚 非核的代價
劉容生∕清大前副校長(新竹市)/聯合報

最近暑熱,用電量大增,備轉容量己近限電邊緣。核一重新運轉,迫在眉睫。

李遠哲聞訊而言:「非核家園」是此次大選人民共識!

新政府官員最近亦曾宣稱核四停建,核一、核二、核三不延役,二○二五年要完成非核家園,「沒有討論的餘地」。

果真如此,台灣人民不論藍綠將會一道走入一個悲慘世界。

選舉結果固為人民共識,但政治人物在競選過程,若對其政策及其可能造成後果沒有誠實的向社會大眾揭露,選後反覆是一個背信行為。

不僅是道德上的缺失,更可能有法律責任。這些揭露包括:

一、非核電價必須調漲:台灣十八%的電力來自核能,發電成本每年約二六四億元。

如以燃氣取代每年發電,成本將增加超過一千億元的支出;

若以煤代之,增加的成本約二百億。

這筆支出是否要由全國人民埋單?

最近僅核一廠一號機停機十七個月,燃料替代的結果就是費用大幅增加卅三點三億元,這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二、核四廢廠台電破產:核四建廠至今已投入近三千億元,加上原本已有負債約一千六百億元,一旦作廢將等同負債,遠超過台電資本總額三千億元,這將導致台電破產。

而這筆費用是否由「全民買單」?

三、非核增加貿易逆差:台灣能源依賴進口,每年進口能源金額高達美金一點五兆,約相當於我國進出口貿易順差的總額。

能源輸入的增加,等於貿易順差的減少。

福島事件後,日本政府停用核電的政策,導致貿易逆差大幅增加,而不得不重新啟動核電。

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韓國卅二%電力來自低成本的核能,二○三○年比重將達六十%,到那時台灣成為非核家園,兩國能源成本已差一大截,談何競爭!

四、非核必然增加排碳:若以燃氣取代核能,每年增加的排碳量約一千萬噸;以燒煤代核,更要多排碳約四千萬噸。

台灣排碳總量每年約三億噸,約七成來自於能源生產。

台灣人均排碳量每年約十一噸,名列世界前茅,超越日韓,甚至大陸。如果新政府政策不做大幅修正,國民生活方式不做徹底改變,非核勢必增加排碳,我們對世界減碳承諾又如何交代?

其他還有缺電風險、國家安全等諸多項目,不勝枚舉。多年來台灣民粹文化盛行,政治人物投機取巧,假藉民主正義為名,將能源政策訴諸政治手段處理,選後必須面對現實。

政治人物如果選前未做誠實揭露,愚矇選民,選後政策反覆,不僅將會導致國內政治鬥爭惡化,更要承擔公民集體訴訟法律責任的風險!

倘若如此,台灣二千三百萬全體人民皆為輸家!

綠能方案攏係假?
林清淵∕自由業(台中市)/聯合報
林全院長未溝通,只聽台電的數據就想重啟核一機組,引發綠委與反核團體不滿。

能源國家型計畫投入二五○億元節電二%、綠能方案、分時電價等,成果未檢討,行政院竟想不尊重立院委員會決議,就說要重啟有核安疑慮的核一機組,人民能諒解嗎?

選後政策急轉彎,缺電數據一定是台電給的,民進黨一向不相信台電,為何執政不到一個月就相信,要重啟已被民進黨停機近十八個月的核電?

不依據核安、成本、空汙說服環團與反核人士;

未經詳細評估、整頓管理與調度尖峰,就說電力裝置容量不夠;

不去處理低階核廢料及核燃料;反核不立法只喊口號能達非核家園目標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進黨靠反核擁民意而勝選,如今想過河拆橋,輕綠能再擁核,小心民意反撲!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iwanese38&aid=61227982

 回應文章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綠能 → 一石二鳥
2016/06/11 22:15
空心菜老鷹 怎麼看 都令人 想到 芝麻街 的 Miss Piggy ?

若 公餘之暇﹐不妨 踩 減肥機 發电。

非核 綠能 又 健康﹐ 豈不 一石二鳥 ? 
!


懇請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