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的書籍魔法在哪裡?
2019/02/18 21:36:33瀏覽1937|回應0|推薦6

【王志鈞商戰專欄】

2019年台北國際書展,2月12-17日間在台北世貿一、三館盛大展開。這個亞洲第一大、全球第四大的國際書展,展現了台灣人均出版量高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英國)的出版之光。

出席開幕式的副總統陳建仁,大膽宣稱要將台灣充滿自由、多元、活力的出版產業推向海外市場,希望國際未來不只看到台灣的滷肉飯,還有可攜帶的魔法--書籍。

的確,台灣出版業活力旺盛,每年可出版高達4萬種書籍。但書種多,並不代表閱讀風氣旺盛。

根據公共電視今年元月的報導,民眾購買紙本圖書的金額,2016年到2017年稍微上升破千元,但2018年1-10月又大幅降低到686.3元(統計數據來源為文化部)。

對比之下,陳建仁在書展現場花了5千元購書,單日消費額就等於是國人平均年書籍消費量的五倍之多!

2018年,誠品書店首度公開200萬名會員閱讀樣貌,其中,26至35歲青年世代平均年購書近10冊。換言之,堪稱全台灣最愛購書的誠品會員中,年輕人每月購書不到1本,消費力之低,令人擔憂。

對照本次書展的主題國--德國,平均每戶家庭的單月購書金額高達50歐元,且德國書店之人均密度也執世界牛耳。台灣書店近年則不分連鎖或獨立小書店,收的收、倒的倒,堪稱是慘澹經營。

為何台灣出版社多、編輯多,但書籍卻叫好不叫座呢?國人閱讀風氣不佳,自然是原因,其次則可怪罪數位資訊浪潮所帶來的破壞性創造,造成紙本閱讀人口轉向數位網路。

但深究原因,台灣出版業自身體質不好,過去競相出版海外作家的書籍,沒有眼光培養本土作家,導致本土作家稀缺,也帶動不了死忠讀者的閱讀風氣,因此當數位浪潮一來,無作家以創新模式來養出線上、線下的死忠粉絲,自然只能固守本業,繼續去抱海外作家的大腿。

經常有去逛書店的朋友,不難發現,近年台灣書店架上充斥著大量中國大陸作家的書,而大陸作家透過數位化經營,也成功延伸出說書、微影片、影劇節目授權等多元化收入,讓作家可在名利雙收下,繼續耕耘文字創作市場。

反觀台灣出版市場,除了繼續批判國人的閱讀風氣不佳之外,還能怪誰呢?怪來怪去,恐怕還是要怪台灣沒有培養出像J.K羅琳這樣具有哈利波特魔法的國際大師吧?

王志鈞  自由時報專欄 

 2019/2/14

為協助更多人邁向職場成功之路,即日起王老師財富管理學院提供下列兩項人生教練與企管諮詢服務,費用僅需NT100888,歡迎多加利用:

 A、馬上心靈自由又有錢

https://pressplay.cc/project/rewardPage/%E9%A6%AC%E4%B8%8A%E5%BF%83%E9%9D%88%E8%87%AA%E7%94%B1%E5%8F%88%E6%9C%89%E9%8C%A2/C06A10C7769AE9EF67932E91A6D40EFC?trial_code=7A5F171D8A3DED5F16B98E73E4475306

B、商戰攻略-風林火山

https://pressplay.cc/project/rewardPage/%E5%95%86%E6%88%B0%E6%94%BB%E7%95%A5%E9%A2%A8%E6%9E%97%E7%81%AB%E5%B1%B1/FC5163BFCB804CB8931550F01940ED83?trial_code=116272E9C5247F6C97F9776E771B86E2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lon8888&aid=12489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