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變態心理學與禁忌之愛的深度剖析,電影《Stoker》的欲謀,南韓導演樸讚鬱,編劇Wentworth Miller
2013/10/14 23:56:43瀏覽29616|回應3|推薦12

今年看過最喜歡的電影,說來個人也覺得頗為訝異,都是些叫好不叫座的作品,為此不免仍然想要寫點感言。

正巧前幾月電影《Stoker》的相關報導挺多,除了這齣電影的藍光版DVD已經發售之外,還有此戲編劇的相關緋聞:為了俄羅斯拒絕同性戀者入境,乾脆表明自己的性向來抗議。

《越獄風雲》男主角公開出櫃:http://www.nownews.com/2013/08/22/340-2977475.htm

《越獄風雲》(Prison Break)曾是本人挺喜歡的影集,Wentworth Miller飾演為了搭救親兄的男主角Michael渾身刺青入獄救兄,他也曾主演過電影《Resident Evil》第四集,可參照〈造物主開的玩笑(中)惡靈古堡(Resident Evil)系列電影與「寄生」(Parasite)最強悍的「黃蜂」(wasp)
〉此篇。

今年抽空看了十幾部電影,電視劇或影集也觀賞了一些,本就打算寫點感想,可惜一直沒有時間整理筆記。

正巧八月有幾個相關新聞,我忽然憶起《Prison Break》(越獄)電視劇系列男主角Wentworth Miller創作相關劇本的英文報導,此片定名為《Stoker》,聯想起自己過去正巧寫過幾篇相關於吸血鬼的文章,不禁恍然大悟。

為什麼《Stoker》要如此定名這齣電影?

很簡單,「血的羈絆」可以說是吸血鬼傳說之中,那些入了歧途的魔鬼得以生存下去的依據,曾經有一位作家布拉姆‧史鐸克(Bram Stoker)寫出了著名的暢銷小說,成就了那位歷史與魔幻小說中家喻戶曉、擁有魅力和嗜血欲望的的吸血鬼伯爵Dracula。

本人那些專門評述吸血鬼和某本錯誤連篇小說的文章,可參照以下六篇早年創作:

從《歷史學家》研究吸血鬼(一)關於一個歷史學家的責任和歷史辨證

從《歷史學家》研究吸血鬼(二)連作者都誤解的傳說

從《歷史學家》研究吸血鬼(三)歷史上的Vlad Dracula(卓九勒)

從《歷史學家》研究吸血鬼(四)卓九勒的對手?St. George(聖喬治)的由來

從《歷史學家》研究吸血鬼(五)文學上的吸血鬼探究

從《歷史學家》研究吸血鬼(六)吸血鬼的歷史理論

海報引用自IMDB網頁連結:http://www.imdb.com/title/tt1682180/

可參考《Stoker》官方網頁:http://www.foxsearchlight.com/stoker/

在某種程度上,編劇Wentworth Miller算是在向過去的作家致敬。

以作品本身來說,Bram Stoker的世界中充滿著情慾和各種人性的掙扎,畢竟題材不同,但對照《Stoker》(斯托克,台灣譯名《欲謀》,香港譯名《私房嚇》)今年這部電影而言,劇情造就男女主角三人之間的懸疑和驚悚,全都根據了「血的羈絆」來展開。

例如女主角India Stoker(Mia Wasikowska飾演),電影一開始用一種黑暗的背景來描述一場生日,她的父親Richard Stoker(Dermot Mulroney飾演)因意外死去,年輕貌美的母親Evelyn Stoker(Nicole Kidman飾演)成了寡婦,生日蛋糕的蠟燭在透明的玻璃罩下黯然窒悶著熄滅,象徵了兩母女的心境,讓少女India在徬徨與不安之中度過了自己少女的十八歲生日。

這時,痛不欲生的母親終於決定展開新生活,豈料來自遠方的小叔叔Charlie Stoker(Matthew Goode飾演)來到此處,並且住進了兩母女的家中,這個年輕英俊的叔叔開著一輛拉風的敞篷車來到家門前,從此介入了遺孀和姪女的生活中。

Charlie Stoker和India的媽媽開始產生曖昧,望著母親成熟嫵媚的模樣,India Stoker的感情世界也起了變化,對於小叔叔Charlie Stoker也有了許多好奇心。

此時候,India的身邊多了追求者Whip Taylor,這個同齡的少年只想佔India的便宜,當India還在懷疑身邊怎麼許多人無故失蹤或死亡的同時,她差點被Whip強暴,突然出現的小叔叔Charlie Stoker將少年Whip勒死,India雖確認這個小叔叔是所有殺人事件的兇手,卻沒有告訴任何人,包刮自己的母親。

India Stoker對於殺人兇手的小叔叔,心中產生了異樣的騷動,她發現自己看待殺人事件竟然有一種奇特的刺激感,於是在母女與小叔叔三人的曖昧之下,勾搭母親Evelyn的小叔叔竟然在被發現他同時劈腿女兒India Stoker的情況下,想要動手殺死嫂嫂Evelyn Stoker

India Stoker的心中夾雜著恐懼、悸動、慾望、親情、報復和愛,她也變得似乎能夠與小叔叔Charlie Stoker產生共鳴,當Howard警官上門詢問Whip失蹤的情形,十八歲的少女竟然從純真可人,轉變為殺機重重的面貌。

誰會知道在Stoker一家人的背後,竟然隱藏著許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個人挺喜歡這齣戲的海報,特別是三人間的曖昧關係,還有劇中與兇殺案相關的主角,倒映的模樣顯現出內在的真實面貌,這方面頗具藝術性和設計感。 

這齣戲的導演來自韓國,樸讚鬱(Park Chan-Wook)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拍攝得令人印象深刻,本人特別喜愛他的《復仇三部曲》(The Vengeance Trilogy),《老男孩》可以說是非常讓人難忘的故事,看得不覺悲從中來,他能將人性的可悲與可鄙之處拍攝得相當細膩,算是個人最喜愛的一位南韓導演。

《Stoker》延續了那種剖析人性面的角度,具有強烈的詭異、憂傷、懸疑、創意風格,讓本片毫無爭議、無可取代地變成一種具備深度與思考的好作品。

導演樸讚鬱和編劇皆認為此劇深受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一九四三年拍攝的《辣手摧花》(Shadow of a Doubt)所影響,有趣的是,後者的男主角也叫Charlie,名喚如此的同名男主角,兩齣戲中不同的「Uncle Charlie」同樣都是關鍵人物。

以好萊塢的腳本來說,這類題材還是比較少見的,一方面懸疑的內容算是市場上的小眾,再者西部片、諜戰片、科幻片和恐怖片已經太多,反而深沉探討人性面的作品,除非有重量級大明星加持,或者聲光效果強烈的炫目效果,或是情愛冒險類的主題,不然電影票房通常不見起色。

以《Stoker》的劇本來說,整個故事發生在一棟房子內,外景不多,除了演技稍微遜色的Nicole Kidman勉強有票房號召力,飾演十八歲女主角India Stoker的Mia Wasikowska並不出名,外貌也不甚嬌美,那帶有一絲倔強和憂鬱的少女飾演者,卻出乎意料地特別適合這樣一個內向孤僻的角色。

此劇最主要的角色僅有三名:母親Evelyn Stoker、女兒India Stoker和亂倫的小叔Charlie Stoker,劇情簡單,卻需要相當的思考。

母女與小叔同時陷入感情糾葛,三角戀情產生不道德的極端情緒,於是在衝突、矛盾與隱隱的情慾釋放中,看似格局不大,角色內心世界有些扭曲的故事裡面,同一個家族裡面最齷齪的部分隱藏於一樁樁殺人案底下,反而造就了一種帶給觀眾耳目一新及戲劇張力的感受。 

出色的演員陣容,特別是名氣不甚響亮的兩名男女主角,反而表現相當亮眼,而運鏡裡面的各種暗示,是普通好萊塢驚悚片所遠遠不及的。

例如上面這個鏡頭,是整齣戲開始的時候,字幕剛打上編劇Wentworth Miller的大名,只見安靜而沒有絲毫慶祝或歡樂感的客廳內,點上蠟燭的生日蛋糕上寫著女主角的名字,女兒India Stoker在缺乏母親關愛、冷清、寂寞的狀態下,度過了自己的十八歲生日。

十八歲的象徵意義,表示一個少女步入成人世界,這是一個無論東方或西方都十足尷尬的年齡,但她如此值得慶祝的成年生日卻被玻璃罩所蓋住,蛋糕上的蠟燭便悄然熄滅。

接著,長相乾淨、氣質高雅的英國小生Matthew Goode出現,他從敞篷車走了出來,Charlie Stoker這位小叔叔的驚人存在感,在於他顯得紳士而親切,英式嗓音溫柔而頗具韻律感,這是美國好萊塢男演員非常欠缺的特質及表現力。

演員表現分外出色,這是今年觀賞了十多齣電影之後的意外驚喜,影片的層次和質感的確不一樣,也使得亂倫之戀並沒有任何突兀之感,因為一個女孩的魅力不在於長得漂亮,而一名男子的吸引力,也並非是俊俏或年輕的外貌能夠概括,這得表現出一種獨特的個人氣質,方得以將表演的角色詮釋得淋漓盡致。

說到這樣好的劇本,對於編劇Wentworth Miller的構思,或樸讚鬱這位南韓導演的功力,亦或是兩位男女主角搶眼的表現,在許多場景是令人印象極為強烈的。

然而,《Stoker》這樣出色的劇本,卻早在二O一O年就被列為「劇本黑名單作品」(Black List 2010),不過這樣的專業劇作家評選十大年度「黑名單」,卻往往會拍出格外好的效果,例如今年風光拿了許多大獎的《Argo》(台灣譯名《亞果出任務》,內地片名更符合內容,名為《逃離德黑蘭》,取材自真人真事,有空我會寫點感想)就赫然列名其中。

說起這樣的「劇本黑名單」,來自於Franklin Leonard這位黑人編劇幾年前的奇想,他和編劇群票選出的結論,名單上的十部劇本全都是相當有意思的故事主題,沒想到此戲被冷凍兩年,於今年三月上映,反而能拍出這麼藝術性的成果。

可見得,電影公司未必能挑到好作品,這種專業編劇的票選,更能說明那些好劇本不該被埋沒,也必然有發光發熱的一天。

〈"Black List" 2010: The Top Ten Best Unproduced Screenplays〉報導,英文原文內容可參照:http://news.moviefone.com/2010/12/13/black-list-2010-best-unproduced-screenplays/

〈二O一O電影黑名單公佈十大未能拍出的潛力劇本〉報導,中文翻譯(簡體中文)內容可參照:http://news.mtime.com/2010/12/14/1446791-2.html

這齣戲描寫男女之間的曖昧感情,最出彩的就是「四手聯彈」的部分。

本人曾經學過鋼琴,不過當年這是奢侈的興趣,自己的才能也有限,因此也就簡單摸了一年,不得不為了種種原因而放棄。

不過,說來這樣的「彈琴(談情)說愛」畫面,劇中高明地沒有任何對話,只有十八歲的女主角India Stoker那疏離卻有些逐漸情動的表現,小叔叔Charlie Stoker那勾引親姪女的表情非常隱晦,兩人間的曖昧表現於眼神中的交流。

Philip Glass的琴曲很簡單,不過兩人一開始各彈各的,卻聽來頗為和諧。

例如最初,少女India Stoker是對小叔叔的肢體接觸有些抗拒的,隨著四只手在琴鍵上滑動,兩人卻愈來愈有默契,從各自彈奏旋律,最後一起融入音樂的情境中。

此劇的鋼琴曲來自於Philip Morris Glass這位迄今七十六歲的美國作曲家(他最有名的原創作曲是二OO二年的電影《The Hours》,台灣譯名為《時時刻刻》原創音樂獲獎與提名),他的維基百科介紹:http://en.wikipedia.org/wiki/Philip_Glass

彈琴(談情)彈到後來,這幾分鐘沒有任何兩人之間的對話,卻將叔姪之間的互動拍攝得十分挑逗。

從肩並肩的狀態,小叔叔故意彈到曲中高潮處,雙手穿過姪女的腋下,猶如摟抱住她瘦弱的身體,然後兩人表情顯得十分陶醉,小叔叔Charlie Stoker展開與姪女India Stoker的曖昧,但都是些發乎情、止乎禮的眼神交流。

據稱,女主角India Stoker本來想找的是Kristen Jaymes Stewart(《暮光之城》系列電影女主角Bella),還有Patricia Rooney Mara(Män som hatar kvinnor《千禧三部曲I:龍紋身的女孩》那個慘遭強暴的慘綠少女Lisbeth Salander)、Emily Browning(Sucker Punch《美少女特攻隊》那個妄想症女主角Babydoll)等演員。

個人覺得雖說這些女演員多曾飾演精神方面有點問題的角色,但是沒有一個具備India Stoker的特質,特別是《暮光之城》的女主演Kristen Stewart則完全不搭調,也缺乏相當的演技。

幸虧找了Mia Wasikowska飾演女主角,在這方面聽說Carey Mulligan(The Great Gatsby《大亨小傳》的女主角Daisy Buchanan)本是內定人選,但後者也極度不適合,只能說,一個好角色得找最合適的演員來扮演,這齣戲真的做到了。

但女主角和男主角的感情世界著墨得並不誇張,而具備一種隱約感,這些內容都是在為故事、影像服務,也沒有喧賓奪主。

這齣戲關於心理的描述,個人認為相當有意思,能夠用各種回憶與現實場景進行穿插,將故事描繪出完整的邏輯推理,值得細細審思。

好比小叔叔Charlie Stoker的心態問題。

親情就像是建築在沙地上的城堡,只要用了心思就會坍塌,更會掩埋住真相。

上下幾圖就是小叔叔的故事,上圖是女主角India Stoker的父親Richard Stoker和小叔叔Charlie Stoker最小的弟弟,Charlie Stoker小時候嫉妒大哥Richard Stoker疼愛幼弟,因此設計挖了一個大沙坑,然後將上圖的幼弟活埋而死。

下圖是Charlie Stoker殺死幼弟之後,滿足地躺在沙地上,絲毫不管長兄Richard Stoker的驚恐呼喚,也不願去救底下被活埋在沙坑裡的幼弟。

下圖是兒童時期的Charlie Stoker,他如蝴蝶一般在沙地上揮動雙手,造成一個蝴蝶狀的圖形,象徵他拋開了人性與理性面,破繭而出的謀殺慣犯,第一次下手只為了嫉妒和情緒,就能豪不眨眼地設計殺死親弟。

因為他的心理因素,Charlie Stoker後來雖犯了殺人罪,卻因年幼而去精神病院療養多年,長兄Richard Stoker深怕他的事情被人知曉,於是給了弟弟Charlie Stoker一些錢和那輛敞篷車,希望這個有精神疾病的弟弟不要來打擾自己的家庭。

在長兄Richard Stoker死後,Charlie Stoker來到他家,謊稱自己開著敞篷車四處旅遊。

女主角India Stoker後來發現了一切真相,除了連串殺人事件,連自己的父親Richard Stoker也被小叔叔所謀害,但她始終沒有揭發,或許是由於這是家醜不可外揚,可是從劇情中的連貫細節來看,十八歲的India Stoker與謀殺慣犯小叔叔Charlie Stoker合拍,乃因兩人都有類似的精神問題。

Charlie Stoker也認為如此,因此他動手要殺害女主角India Stoker的母親Evelyn Stoker

這種「血的羈絆」構成了整齣戲的內涵,也將女主角的內心世界跟謀殺慣犯做了各式各樣的連結,從血親一直到遺傳的血緣,最後女主角India Stoker的轉變,訴說著逆倫之愛的背後,全都是各種謀殺的障眼法。

演員們的表演,塑造了電影的主體和質感,也將精神病的黑暗面由淺而深表露出來。

在這部電影中,心理和情慾貌似貫串全戲,亡夫仍屍骨未寒,年輕的寡婦Evelyn Stoker就和小叔叔Charlie Stoker打得火熱,而女兒India Stoker也跟這個男人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

風度翩翩、談吐得體、溫柔高雅的小叔叔Charlie Stoker,發狂時用殺人來宣泄情緒,但也在各個方面尋求各種欲望的滿足。

受到小叔叔Charlie Stoker顛覆人生的India Stoker,其實面臨著少女和女人的煩惱,戲中沒有任何一句台詞提及這種憂鬱的青春期問題,卻從象徵女人的「高跟鞋」和比喻少女的「平底球鞋」來對照。

下圖就是其中最令我難忘的一景:十八歲的India Stoker躺在床上,十六雙裝著球鞋的盒子圍繞著對小叔叔芳心可可的女孩,床下還有第十七雙她的舊布鞋,這時小叔叔Charlie Stoker拿了嶄新的高跟鞋給她試穿,兩人無言地沉默相對。

這樣的場景是最曖昧的,因為在拋棄了十七雙舊布鞋(象徵十七年的女孩時期)之後,十八歲的India Stoker已經是可以跟母親Evelyn Stoker一樣談情說愛的女人了,套上高跟鞋的舉動,是小叔叔Charlie Stoker鼓勵她和媽媽爭奪男人的表現。

這樣具有深度的電影,在好萊塢一片膚淺的新片中格外使人驚艷,從各個角度觀察,都是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India Stoker本來膽小內向,可是在內心的欲望卻像是烈火一樣熊熊燃燒,好比她嫉妒母親Evelyn Stoker,或小叔叔Charlie Stoker嫉妒被殺死的幼弟,這樣的「血的羈絆」成為了謀殺的傳承,充斥著使觀眾驚悚的想像。

在整個故事的開頭和結尾,女人之間的嫉妒或男人之間的嫉妒,看似變化很大,實際上說的都是雷同的精神扭曲。

一個少女最後變成了殺人犯,或一名兒童成長時何以想謀害血親,要表現出這其中的落差和種種心理的因素並不容易,拍這種劇情片最困難之處,就是將關鍵點串連起來。

樸讚鬱導演將人性、角色和慾望接續起來,以藝術性的鏡頭來拍攝這些難以描繪的畫面,可以說相當值得讚佩,因為在一部電影中,男女主角的表演僅僅是其中的組成部分,並不是電影的全部。

將故事說得如此扣人心弦,將深度與廣度進行得如此徹底,這樣的作品是值得激賞的。

(代貼)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sylovesyou&aid=9016689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2 16:38 【udn】 這裡便宜!RESIDENT 英文 美版 惡靈比價

 回應文章

passyby
2016/08/16 04:32
評論的很棒,讓我不懂電影中的一些情節有更深層認識(taipeilondon7387@gmail.com)

:D
2014/01/18 02:21
很藝術~喜歡這樣的片

唐芯
2013/12/02 02:31
這篇是我看過這部電影眾多影評最好的一篇~非常有層次~^^(angela522544@gmail.com)